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内容。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出来。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下,主要教学内容为对阅读教材的内容、句子及段落的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将体验与情感较好地结合起来,丰富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及阅读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0-0082-02
引 言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不仅会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对其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具有积极作用。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提高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并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初中语文教学的每一部分,如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须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兴趣是学生主动投入阅读的动力,不仅能使其进行有效阅读,还能增强其阅读体验,发挥双重作用。课堂阅读氛围的营造,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有着密切联系。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轻松阅读,更好地理解内容。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其轻松面对语文阅读教学,体验文本中蕴含的道理及情感,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阅读内容、深化阅读感受。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春》这一课时,由于这篇课文涉及春天的景色较多,教师在上课之前须借助网络,收集一些有关春天的图片,充分体现出春天的特点,如春雨、春草、春风等。课堂开始时,教师引入:“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都会是新的开始。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春天的到来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呢?”学生说:“草会变绿,天气会变暖,树会发芽……”教师继续说:“是的,春天会带来许多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天的景色吧……”教师使用幻灯片播放课前准备的图片,让学生细心感受,使其被春景吸引,进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春》这篇课文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积极投入阅读,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二、激发学生主动表达的动力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仅对文章进行拆解、分析,讲解重点内容,而学生并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提高了对教师的依赖性,也使教师不能创新教学方式,形成照本宣科的惯性,最终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做出积极的改变。
例如,在教学《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熟读文章,然后提问:“这篇文章讲得很有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求生舍义还是求义舍生?我们应该怎么看待生与义之间的联系呢?同学们可以先讨论一下,然后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经过讨论,学生说:“在抗震救灾中,解放军叔叔营救群众,他们就选择了舍生取义。”也有学生说:“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歹徒,选择见义勇为是一种很高尚的行为,但首先应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并不能将义建立在生命安全之上……”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阅读及分析文章。
三、发展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是递进关系,写作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知识的简单复制和机械记忆,是一种浅层阅读方式,并没有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单纯地进行阅读,使阅读与语文学习隔离开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要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语言应用能力得以发展。而且,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也可通过写作丰富自身阅读经历,将阅读重心放到文本逻辑及感性体验上,从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伟大的父爱。老师每次读到这篇课文时都会想起自己的父亲。这篇文章与其他讲述父爱的文章不同,它没有使用特别的描写手法,但我们都被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请你们思考一下,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是什么感动了我们呢?”学生回答:“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父亲在送作者去车站时给作者买橘子的场景,虽然重点在写买橘子上,但作者通过对父亲背影的刻画,一个个动作描写,使我们感受到深深的父爱。”教师又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又学到一种写作手法,现在同学们以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画面展开写作,写作完成后可以与同学、老师分享,看一看你们能否给他人带来同样的感动?”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有效地将阅读与写作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组织自己的语言,其情感也在阅读及写作中得到升华。
四、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文本阅读就是了解作者心態、性格发展的过程,并且能充分抓住作者对世界的个性化理解。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独特艺术风格,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性格特点有关。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充分掌握作者的独特个性,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而更加准确地掌握文本的深层含义。阅读期间还须注意,作者的情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其经历发生一定的变化,很有可能其他作者也会出现类似的情感,针对这种情况,学生就要进行对比阅读、重点关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联动文本方式让学生从其他文本中获得经验。相似的表达更利于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发散学生思维。
例如,在《永久的生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严文井的其他文章,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精巧的表达方式,感受其委婉的情感表达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阅读时更好地走入作者的内心,增强自身情感体验。再如,在教学《望岳》这首诗时,教师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诗的哪一句让你得到深刻启迪?”学生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教师又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学生回答:“有情感,有哲理。”教师继续说:“是的,这两句说尽作者千言万语,准确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是点睛之笔。”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展开联想,边想边阅读,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从文本风格上体会到语言的魅力,积极投入阅读与思考,进而获得更深的感悟。
结 语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阅读成为一个教学重点,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从客观实践情况来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教师需要引起注意,做到深度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更好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涵。初中语文教师要掌握深度阅读策略,结合学生发展需求,丰富学生情感,使其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1]。同时,教师也须不断反思自身教学问题,不断学习,严格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孙兆勇.浅谈楹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71.
作者简介:朱丽霞(1980.10—),女,江苏阜宁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