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 刘通
摘 要:文章针对模具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了模具行业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提出应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宽基础、备专能和求创新”三个教学阶段实施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技能和职业素养融为一体,能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科院校;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能力;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5-16 文章編号:1674-120X(2019)35-0086-02
模具工业被誉为“百业之母”,是制造业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模具工业的飞速发展,模具行业对高技能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模具专业原有课程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模具专业毕业生执业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不对位,就业时很难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因此,如何构建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院校应极力缩小高等教育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强化学生的就业胜任能力和适应能力。
一、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模具专业人才的培养要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面向模具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来设置课程体系,为模具工业培养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目前模具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工作岗位主要有以下五类:①产品设计师;②模具设计师;③模具数控编程员;④模具加工设备操作工;⑤模具拆装调试工。模具相关工作岗位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及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和对应课程如表1所示。
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对模具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情况以及工厂中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全流程进行分析,确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依据企业实际生产项目来设计相应课程,确定知识点与技能点;遵循由简单到复杂、从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的认知规律设置各门课程;根据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形成专业课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两大模块,理论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实践课程体系将职业能力分解,按照单项技能到综合素质的培养规律来设置相应的实践环节课程,本着“理论知识够用、强化实践能力”的原则,根据企业生产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来整合与优化模具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从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三大方面着手设置相关理论课程,依据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主线设置相应的实践课程,开发与设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应用技能融为一体的模具专业教学项目,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类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从而构建能力渐进型的课程体系(如图所示)。
三、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方案
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为宽基础阶段,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理论知识体系,提升其基本工程素养;第二层次为备专能阶段,主要是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第三层次为求创新阶段,主要选择综合实践性项目,如科技竞赛项目、指导教师的教科研项目或来自企业的生产项目,来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宽基础”教学实施阶段
该阶段课程力求体现“适度、实用、先进”的原则,以学生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为着眼点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公共基础课注重精讲多练,专业基础课推行项目教学。我院将课程划分为若干教学单元,根据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来开发典型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并要求学生以作业的方式完成项目规定的任务,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项目完成后,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二)“备专能”教学实施阶段
该阶段专业方向课程全部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教学,通过项目实现任务驱动,使学生达到“做中学”。依据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开发和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模具教学项目,根据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所选的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在时间上将各子项目拓扑排序成线性序列,根据子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进行课程设计,按照子项目的排序情况来设置各门课程,形成课程链条。教师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活动设计。首先,教师下发项目任务,讲解项目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内容、条件和目标,并指导学生实施项目。其次,学生在做项目过程中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项目实施的难点,这有利于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作任务融合。再次,项目完成后,先由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由指导教师点评,最后由企业专家评价。学生通过实际的项目活动,积极自学并相互学习,分享知识及经验,锻炼了工程实践能力。
(三)“求创新”教学实施阶段
先进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改革,在原来的“思想品德积分+学习成绩积分+体育积分+附加成绩积分”评价体系下,加入创新实践积分,规范化认可学生完成的课外实践成果。鼓励学生开展各类内容丰富的创新实践活动,如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挑战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通过各种竞赛活动传、帮、带、促、发现和培养一批尖子人才,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尤其倡导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的教研、科研项目的研究,形成教师—学生联合体。
四、结语
根据模具行业工作岗位需求情况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整合与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具有时序关系的课程链条,提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的模具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这可以满足工程界对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改革课程体系,可以将各门课程有机地融合成一个联系紧密的人才能力培养链条。学生通过不同项目的实施过程,培养动手能力、独立获取信息和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有助于将各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以项目为载体,可以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技能等方面的课程有机地融为一体,并且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课程安排均具有时序性。学生得到的知识和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助于锻炼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学术月刊,2007(7):119-120.
[2]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