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摘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口岸改革的精神要求,是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通关便利化的重大举措,是与国际接轨、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题中之义,其优势日益臻显。连云港口岸自2014年开始承担江苏省改革试点,逐步探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日益完善,逐渐延伸出出自身的特色。
关键词:连云港口岸 “单一窗口” 路径 探索
近年来,连云港口岸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改革的相关文件、会议精神,先试先行,全面推动连云港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让进出口岸的船舶、货物、物品充分享受网上“一站式”通关和物流服务。大大解决了国际贸易过程中口岸通关程序复杂、多跑腿、低效率等一系列问题,大大提高了口岸运行效率,为加快“两基地”建设、“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先导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①
一、“单一窗口”的概念及其运行模式
(一)“单一窗口”的基本内涵、模式和作用
“口岸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又称“国门”,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是经贸往来、人员交往的桥梁和形象展示的窗口,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之一。”②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物流业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关于加强国际贸易安全与便利的呼声日益强烈,单一窗口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措施。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年大幅增长的国际贸易的货运量和进出口贸易额总量给我国的口岸通关带来了考验和挑战,对通关便利化提出了新的要求。“2005年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商务中心的33号建议书《建设“单一窗口”建议和指南》:“单一窗口”是指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所有与进口、出口和转口相关的监管要求。”③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优化国际贸易通关环境、增强我国产品的综合国际竞争力,其本质是政府向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是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电子政务运作成熟的典范。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能有效提高市场和政府间信息交换的效率,整体提升政府和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贸易便利化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在“单一窗口”建设方面进行了数十年的探索。联合国贸易便利化与电子商务中心的33号建议书《建设“单一窗口”建议和指南》归纳出“单一窗口”的三种基本模式:1.“单一机构”模式:由一个机构集中收取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传递,并在物流环节协调监管;2.“单一系统”模式: 由一个自动系统收集、整合和传递跨境贸易信息和数据;3.“单一平台”模式:贸易商通过这个系统为某一申请的处理和审批向相关部门提交电子化的贸易申报,审批结果自动回传。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根据我国的口岸管理体制和国际贸易信息化发展程度,我们采用“单一平台”模式——即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的模式来运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13年,UN/CEFACT发布了35个建议书、9套标准和5套技术规范,构成了一套解决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简化国际贸易程序、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标准体系。这一标准体系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发展。”④在联合国的积极推动下,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经济体引进了这一模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为世界改革的潮流。从世界各国来看,单一窗口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一种通关管理模式,不仅欧美国家,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东盟,甚至南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國家等都建立了本国的“单一窗口”。
2014年2月,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牵头在中央层面成立了“单一窗口”试点工作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在中央层面对“单一窗口”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并统筹、协调、联系、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单一窗口”试点建设工作。2014年6月18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洋山保税港区开展“单一窗口”试点。此后,“单一窗口”通过全国各地的地方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应用。于此同时,国家也在酝酿出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以下简称“国标版”),2017年5月9日,“国标版”在重庆成功试点,目前已经实现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等9大功能。
(三)我国“单一窗口”的运作模式及实现形式
1.运作模式:我国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采用“单一平台”模式——即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的模式。“2000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电子口岸,它由海关总署会同14个部委共同建设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大通关公共信息平台。2001年,海关总署成立了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负责电子口岸的开发、运维。2002年10月,又在全国41个直属海关成立了数据分中心,负责向当地的电子口岸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培训等。各个地方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设地方电子口岸。”⑤
2.实现形式:以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国家层面依托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省级层面依托江苏省电子口岸公共平台,连云港本地主要依托连云港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
(四)我国建设“单一窗口”的重要意义
1.采用“单一窗口”式的口岸通关模式是我国口岸通关模式改革的一条可行的途径。一方面它对现行口岸管理体制进行全面深度改革,另一方面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企业面临的重复和多头申报和检查等问题,满足相关政府部门共享执法信息,降低协调管理难度,从而极大提高口岸整体监管执法和运作效率。
2.“单一窗口”通关模式是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口岸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它能使政府及各监管部门更迅速、准确地接收、处理单证和数据,压缩货物通关时间,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 连云港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概况
(一)连云港“单一窗口”运行现状:积极主动先行先试
2014年,国务院印发《落实“三互” 推进大通关建设改革方案》,要求推进“单一窗口”建设,将电子口岸建设成为共同的口岸管理共享平台。同年,江苏省省政府专题会议确定在连云港口岸开展 “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试点工作。连云港口岸按照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等不靠,加快推进“单一窗口”建设,积极统筹发挥政府、企业各自优势,由市口岸委作为牵头部门,委托具有口岸信息系统建设丰富经验的连云港电子口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组织口岸路港贸检各方主体共同参与,为“单一窗口”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围绕总体建设目标,编制出台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单一窗口”建设总体目标、定位及4大类15项具体建设任务,成为连云港“单一窗口”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坚持用户导向、效用优先,全面梳理口岸通关环节,深入调研了解口岸查验单位及相关企业的使用需求,邀请口岸相关查验单位及企业深度参与,充分听取意见,尽可能找到查验单位监管与企业便利办事的结合点,确保“单一窗口”既能充分满足查验单位的监管需要,又能真正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经过5年多的建设和发展,连云港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共新开发包括船舶数据申报、货物数据申报、联合查验、电子放行等重要贸易便利化功能在内的应用软件系统,升级改造相关应用软件,在省内外均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并多次接待省内外各相关部门调研学习。
(二)建设目标
建设集口岸查验实时监管、口岸物流全程服务、贸易金融一站式解决等功能于一体的地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信息平台,与省级、国家级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相联通,用户涵盖国际贸易相关企业及口岸监管部门等各类对象,满足生产、贸易、运输、通关、物流、金融及政府监管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三)连云港口岸“单一窗口”主要做法
连云港口岸在推进“单一窗口”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牢牢把握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这一“单一窗口”改革的核心目标,下大力气解决口岸通关流程中基层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了良好实效。
1.改进申报方式,提高数据共享度。“单一窗口”投用前,由于相关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共享,进出口企业每笔进出口业务要分别向海关、原检验检疫、港口、船货代公司等多主体申报,且各主体对申报数据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增加了贸易成本,降低了通关效率。船舶“单一窗口”建成后,船舶进出港由原来的分别向海事、海关、原国检、边检、港口相关部门申报,变为通过“一次申报”平台“一单五报”,通关效率提升至原来的数倍;货物“单一窗口”实现一般货物(非查验、分流、拆装等特殊监管货物)通关的一站式申报,通关效率大幅度提升。
2.改革审批模式,降低口岸综合成本。实现纸质审批到电子审批、串联审批到并联审批、后置审批到前置审批及有时限审批向全天候审批模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节约了企业成本。每批次业务办理可减少人工耗时、交通成本,提高物流速度,提高通关速度,减少纸张消耗。
3.推进实现与“国标版”系统对接工作以及口岸监管单位应用系统开发工作,通过地方单一窗口与标准版不断的融合,进一步发挥地方贴近企业业务流程优势,提供更加优质的“一站式”通关信息化服务,将帮助广大进出口相关企业进一步提速增效,充分享受贸易便利化改革的红利。
4.完善服务功能,推进口岸物流全程信息化。推动“单一窗口”由监管服务为主向口岸全程物流服务延伸。实现散货码头生产作业委托系统、船公司一站式业务平台、集装箱场站一站式提空作业委托系统上线运行。继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规划系统建设,以无纸化为手段,重构业务流程。通过流程再造可以最大限度优化乃至缩减业务环节,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通各相关信息壁垒,将原先分散的各个作业环节,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物流信息服务链条,原有业务处理由“串联”变为“并联”,减少不必要的监管和作业环节,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和通关速度,降低人工流转成本和企业贸易成本,最终实现企业能够通过口岸一站式业务平台,实现全流程业务操作与服务。
(四)连云港口岸“单一窗口”建设经验
1.坚持政府推动,企业运作。政府部门负责建设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重大事项决策,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企业负责整合资源,筹集资金,具体推进“单一窗口”平台建设,进行市场化运作。
2.坚持需求导向,效用优先。深入了解平台服务对象的各类需求,务实推进平台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
3.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按照先易后难、先核心后外延、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和建设,成熟一项,推出一项,逐步扩大信息服务的内容,最终实现业务链完整贯通。
4.坚持纵横延伸,互联互通。纵向向上积极打通数据交换通道,实现上级平台功能的全覆盖,向下不断扩大应用服务范围,形成本地化应用特色;横向实现与口岸查验、民航、铁路、税务、发改、商务、银行、外汇、保险等等各监管部门的互联互通。
三、 连云港口岸“单一窗口”通关模式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
国际贸易涉及范围广、部门多、环节多,因此“单一窗口”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要加大对“单一窗口”建设的组织领导,应研究成立领导(工作)小组,由连云港市口岸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口岸委”)牵头,加强口岸查验单位“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合作机制,协调市各相关部门及相关企业共同参与,以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为主体推进“单一窗口”建设。
(二)尽快打通数据互换通道,推进与国标版的对接
争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各相关方的支持,逐步完成与国税出口贸易退税、商务贸易许可证申领系统等系统的对接,做好与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系统的衔接。连云港地方政府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支持,连云港电子口岸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做好数据通道对接,逐步实现与江苏省“单一窗口”和国家标准版全面的互联互通。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业务技术协作
“单一窗口”平台项目在建设和运营方面需要一定数量既懂IT技术,又熟悉商贸物流、口岸行业监管业务的复合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平台应用方面也需要大量的实操人员,因此,在加大口岸自身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加强与国内外著名教育机构、企业的联系和合作,搭建外部专家技术合作平台,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四)积极探索创新建设模式
在破解资金难题方面,发挥政府、主体企业和平台实体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各方的作用,共同投入进行平台建设。对于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电子政务类应用,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列入财政预算拨款建设;对于电子商务类应用,考虑由相关行业的骨干企业及平台建设实体共同筹集资金,采取企业投入方式进行建设。
(五)加强口岸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
口岸委研究制定《连云港口岸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和加强连云港口岸专项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明确转型补助资金的使用原则、支持范围、补助形式、补助标准、支持对象、申报和审查流程等。每年根据管理办法出台年度专项补助资金申报指南,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查验单位等积极申报。口岸委要加强对口岸专项补助资金的后续跟踪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发挥补助资金的最大效益。
四、前景展望
未来,在连云港口岸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将有望享受足不出户,网上办理口岸通关、查验、缴税、物流等所有进出口业务的便捷服务。在“单一窗口”的助力下,连云港口岸必将在连云港市外向型经濟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仲其庄.连云港“两基地”建设提速 助推“一带一路”交汇点核心区发展——访连云港市政协副主席、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市口岸委主任、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管委会主任 鲁林[J].大陆桥视野,2017,(3);18-22
[2] 高震泽. 单一窗口与口岸部门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 2012.
[3] 刘恩专, 王伟. 浅析新加坡单一窗口建设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24):195-198.
[4] 胡涵景. 加快推进我国国际贸易标准化进程[J]. 中国标准导报, 2012(8):24-26.
[5] 刘方浩.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问题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