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歌
安阳地区医院慢性病门诊,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脾虚夹湿型慢性结肠炎属于常见的一类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具体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其危险因素包括过敏、遗传、免疫等,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便、腹部有下坠感,病程较为漫长,且容易发作等特点,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为此,本文收集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慢性病门诊治疗的92例脾虚夹湿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分组,分别采取中医(参苓白术散加减)、西医(培菲康片剂)两种治疗方案,对比分析其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慢性病门诊就诊的脾虚夹湿型慢性结肠炎患者92例,依照就诊时间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26~61岁,平均年龄(42.63±2.51)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5.21±1.42)年;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42.57±2.14)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2±1.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均经过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安阳地区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长时间大便每日超过3次,腹泻时间在2个月以上,大便见红细胞、白细胞与少量的脓细胞,部分患者伴有腹痛感,可伴随心悸、乏力、失眠、胸闷等症状,中医检查参照《中医内科学》[3],可见稀水样腹泻,存在少量的脓血,久泻不愈,食后腹胀,体乏无力,脉象细濡,符合慢性结肠炎的判定标准。排除标准:具有其他证型的慢性结肠炎、精神疾病史患者;合并心、肺、肝、肾重要脏器恶变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药物成分过敏者;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方剂组成包括党参30g、茯苓15g、白术15g、厚朴15g、陈皮10g、木香10g、枳壳15g、薏苡仁20g、山药15g、郁金10g、甘草5g、砂仁6g。对于腹泻、腹痛较严重的患者,加用乌药10g、延胡索10g、诃子20g;对于形寒肢冷、腹痛腹泻、便稀黏冻的患者,可加用补骨脂10g、干姜10g、肉桂10g;对于胀气的患者加用苏梗10g、槟榔10g;对于出血较多的患者加用地榆炭10g、仙鹤草10g、槐角10g,以水煎服,每日服用1剂,分为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患者采取培菲康片剂(上海信谊医药有限公司;2015-06-19,2g)口服,3次/d,2粒/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结肠镜检查后恢复至正常的黏膜,无腹泻、腹痛症状,大便检查正常,6个月无复发现象;有效:存在轻微的炎症或者形成黏膜假息肉,明显改善了腹泻、腹痛症状,大便正常,但是随访时疾病仍然存在复发现象;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4]。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病情随访,分析随访1年之中的每日大便次数与1年内疾病发作次数。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随访情况 观察组每日大便次数恢复至正常情况,疾病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中医认为,慢性结肠炎属于久泄的范畴,是由于食物中毒、暴泻失治、误治,长此以往,导致脾胃虚弱、内湿由生、肠道失传失调、运化失常等。以大肠作为具体的发病部位,其与脾胃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多半是由于饮食不规律、劳累、心情抑郁等因素的影响,脾虚湿盛是引发该类疾病的关键因素,以标本兼治为治疗原则,因此,本文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
表2 两组随访情况比较
药物组成方剂包括党参、茯苓、白术、厚朴、陈皮、木香、枳壳、薏苡仁、山药、郁金、甘草、砂仁、乌药、延胡索、诃子、补骨脂、干姜、肉桂、苏梗、槟榔、地榆炭、仙鹤草、槐角等。其中白术、甘草、党参、茯苓可达到健脾燥湿的功效,槐角、地榆炭等具有止血的功效,郁金、木香、枳壳、厚朴可达到解郁行气止痛的功效,仙鹤草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诃子可达到涩肠止泻的功效。多种药物调和使用,可达到健脾渗湿、理气止泻的疗效,陈皮、砂仁可达到祛除肠胃积气的效果,山药、薏苡仁可将机体的免疫力递增。现代药理研究指出,白术、茯苓可将肠管对于氯化物、水的吸收效果递增,可有效调节对于肠管的收缩活动,对消化道黏膜提供保护。
对照组患者采用菲康片剂口服治疗,该类药物可用于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急慢性腹泻、便秘、常见消化不良、腹胀等病变,可直接对人体正常的生理细菌进行补充,对肠道菌群平衡情况进行调整,将肠道致病菌有效抑制并清除,将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减少,利于激发机体免疫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用药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药物依赖性,增加用药不良反应。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排便情况、疾病发作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脾虚夹湿型慢性结肠炎患者采取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