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其要点分析

2019-01-30 08:35:55崔建
智慧健康 2019年14期
关键词:法医鉴定脾脏病患

崔建

(昆明法医院司法鉴定中心,云南 昆明 650034)

0 引言

当人体被膜下脾组织受到外伤之后,很容易出现破裂出血现象,从而在被膜下形成血肿,在伤后数小时至数月内发生,可使被膜发生破裂,即为延迟性脾破裂[1]。此疾病属于真性破裂,病患在临床中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十分典型,因此,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科学鉴别,很容易同自发性脾破裂疾病混淆[2]。导致出现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交通事故、高坠伤等,而此类原因导致的疾病不是很容易引起注意,需要数天之后才会发现存在出血征象,因此法医鉴定的难度也会增加[3-4]。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我鉴定中心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开展研究,分析法医临床鉴定方法及其要点情况,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64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等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并行法医鉴定。所选择患者均是腹部遭受外力导致,且在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腹部疼痛等症状及表现,经过影像学等检查,或者开腹手术探查,最终确诊为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其中男性41例,女性23例,年龄18~75岁,平均34.28岁。受伤原因:19例高坠伤,14例交通事故,17例拳击伤,7例砸伤,7例硬物击伤。距受伤时间均超过48h。所选择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知情,签订同意书;且年龄≥18岁。

1.2 临床症状

64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均伴有腹部疼痛,其中49例左上腹压痛,15例全腹压痛;左侧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者消失、腹腔穿刺不凝血病患分别24例、31例、41例、49例。

1.3 影像学检查

对于此疾病,X线检查、B超检查以及CT检查均是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式。经过B超检查后,病患均存在腹腔积液;有50例患者经过X线检查,结果显示左侧肋骨骨折、脊椎横突骨折、无明显异常者分别27例、15例、8例;有28例患者接受CT检查,结果显示在脾实质内存在低密度区(不规则),且脾外轮廓存在模糊现象等。

1.4 病理检查

64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中,中央型脾破裂、边缘性脾破裂分别37例、27例。通过对脾组织取材并送检,能够观察到在实质内存在片灶状出血现象,切面则可观察到存在实质挫裂现象;经过HE染色,可观察到部分组织存在连续性破坏现象,被膜下组织等存在出血,且具有广泛性特征,出血位置可观察到淋巴细胞、多核粒细胞,部分能够观察到小动脉壁坏死等现象。

1.5 治疗方式

所选择研究对象入院之后均接受手术治疗或者对症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脾修补术、脾部分切除术、全脾切除术等,具体选择视病情而定。

2 结果

2.1 损伤程度分析

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作为依据,重伤二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分别50例、3例、11例。

2.2 伤残程度分析

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作为依据,8级、9级、10级分别23例、15例、12例;将《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作为依据,7级、8级、9级、10级分别23例、15例、15例、11例。

3 讨论

对于人体而言,脾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免疫器官,其解剖结构较为特殊,被膜将其外部包裹,但是受血运丰富影响,其实质组织具有薄弱特点;因此,当受到外界重击时,很容易出现破裂[5]。对于脾脏破裂者,在早期需要尽早地正确诊断以及治疗,避免增加病情严重程度,且确保疗效,而法医临床鉴定是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的一项重要措施,非常关键[6]。根据性质,可将脾破裂划分为自发性脾破裂以及外伤性脾破裂,外伤性脾破裂更为常见[7]。

就目前而言,对于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主要是通过相关临床检查,并结合外伤史等进行法医鉴定,帮助明确脾破裂发生与外伤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再结合外伤史情况则可帮助判定外伤程度以及时间,从而客观评价破裂程度等情况,有利于避免脾脏再次发生外伤,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科学依据[8]。具体而言,鉴定方式主要有:(1)在调查过程中,需要掌握外伤史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帮助排除再次外伤史,如果存在二次外伤现象,需要明确划分每一次外伤的参与程度,从而帮助后续正确且科学的提供治疗干预。(2)CT检查、B超检查等,此检查方式能够对被膜下型脾破裂、中央型脾破裂、真性破裂型脾破裂进行有效辨别,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存在脾脏增大等现象,为更好地把握其病情,还需要进行强化CT扫描。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通过对此类病患进行CT检查,其诊断准确率较高,且一方面能够对脾包膜下血肿等情况进行详细掌握,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了解脾实质密度状况[9-10]。(3)病理学检查。对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时候,重中之重是进行组织学检查,为有效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即便是陈旧性出血,也需要同受伤具体时间进行结合判断;在现阶段,若应用组织学改变推定损伤时间,则需要掌握其相关规律,如在受伤之后1~3d属于炎症期,10~14d属于增生期等。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分析,64例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中,重伤二级、轻伤一级、轻伤二级分别50例、3例、11例。

综上所述,在对外伤后延迟性脾破裂患者进行法医鉴定的过程中,需要同其外伤史、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保鉴定结果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

猜你喜欢
法医鉴定脾脏病患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氨磺必利与喹硫平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诊疗效果比较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智慧健康(2019年7期)2019-01-30 23:56:37
法医鉴定结论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
法制博览(2019年31期)2019-01-08 10:28:05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法医鉴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研究
外伤致迟发性脾破裂的临床法医鉴定分析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鉴定探讨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