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观分析

2019-01-30 21:25张艳超
职教论坛 2019年9期
关键词:成人学习者办学

□张艳超

2018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8.1%,依据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①,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即将到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未来发展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北京大学宣布从2018年起全面停止夜大学、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各类学历继续教育招生。中国青年报、财新网、搜狐、中教全媒、浙江在线等多家媒体关注、转载,微信、微博等大量转发,引起了业内人士和学习者的广泛热议。有人担心北京大学这一决定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更多高校跟风退出本专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市场;有人认为这与2017年11月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有关;还有人认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或该“寿终正寝”[1]。事实上,首家退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市场的高校并不是北京大学,而是清华大学。早在2002年,清华大学就停办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山大学也从2017年就全面停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招生。北京大学这一决定之所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表明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已经来到十字路口,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认可度,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成为每所办学院校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一、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观变化趋势

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在高等教育领域,发展观是指“人们在观念层面上形成的关于高等教育应该怎样发展和如何发展的总的、较为系统的看法”[2]。因此,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观主要是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办学理念或思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采用的是双轨制办学模式,所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观不尽相同。这和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单轨制办学模式有着明显区别。单轨制的高等教育学历学位制度里没有区分普通高等教育资格和高等继续教育资格,这在总体上保证了高等教育质量[3],英美等国家的高等教育早已完成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进入了普及化教育的较高发展阶段。“终身学习大学”这一办学理念在欧盟等国家高等教育领域逐步形成共识,认为“大学要超越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范畴,在2020年前实现更为综合的终身学习”[4]。根据北京大学一项关于高等继续教育的研究报告[5],目前世界一流大学,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西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对高等继续教育办学一直非常重视,拥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办学类型,具体分为基础(本科课程和项目)、中级(研究生课程和项目)、高级(研究生后课程和项目)三个层次,面向成人学习者的学历继续教育主要以本科、研究生层次为主,其中硕士类项目居多。随着终身教育的快速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传统的大学正在向“终身学习大学”转型,各国成人学习者参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意愿不断增强。

二、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观演变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续教育的重要支柱,其规模庞大、办学形式多样,是一个复杂的人工教育系统,它主要由成人本专科教育、自考本专科教育、网络本专科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通过其发展历程可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高等教育资源过于匮乏,我国开始兴办成人本专科教育,进行高等教育双轨制办学;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进一步缓解高等教育供需矛盾,面向大批上山下乡的知青③,进行学历补偿教育,1981年我国推出了自考本专科教育;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初期,我国开始试点网络本专科教育,使更多地成人学习者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随着国际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由大众化走向了普及化。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分类建设一批世界一流高等学校,成为我国重点高校的根本任务。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得到推广,“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新时期国际教育的核心发展理念和办学目标,也将成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观。

三、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成人学习者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普及化,成人学习者的学历层次得到整体提升,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从专科层次逐渐向本科、研究生层次发展,这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长期是以专科层次为主进行办学,教学质量一直较低,办学院校面临着调整办学定位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压力。其次,成人学习者的学习诉求日益多元化,除了对大学文凭的追求外,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增加,更加注重学以致用。这就要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超越功利主义,尊重人性和文化的多样性,重视人文主义办学理念。

(二)普通高等教育挤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资源日益丰富,供需矛盾基本得到解决,大多数高校的普通高等教育也将面临生源短缺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近年来,多地无法完成招生计划,多所高校遭遇 “零投档” 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6]。2018年高考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各省高考录取率持续提升,例如生源大省河南(84.14%)、山东(84.95%)、河北(高于91%)均创新高;全国招生难问题依然突出,部分省份整体招生计划未能完成现象依然存在,主要集中在专科层面[7]。可见,随着高考录取率的不断攀升,大部分院校,特别是专科类院校亟需扩大生源来源渠道。目前我国对于高考已经放开了报考年龄限制,注册制入学大势所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 万人”[8]。这些成人学习者也是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生源对象,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幅扩招将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空间产生严重影响。

(三)各地高等继续教育水平差距蕴含发展提升空间

首先,国内外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为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带来了发展机遇,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有利于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输出。预计未来三十年,全球人口仍将继续保持增长,预计增加22 亿人口,而其中13 亿人口来自经济落后和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非洲部分国家[9],这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国际输出提供了大量机会。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与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面向一带一路沿线,高等教育相对落后的部分国家,积极开展高等继续教育资源输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例如西南交通大学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轨道交通继续教育项目、北京语言大学的“网上北语平台”的汉语学习项目等都受到了国外成人学习者的欢迎和认可。

其次,我国幅员辽阔,受历史、社会、地理等诸多人文、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各省市、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地高等继续教育在规模、层次、结构、内容、形式以及质量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和地方特色。京津沪地区的继续教育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早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东部地区整体继续教育机会略显不足,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匹配中拓展办学空间;中部地区整体继续教育发展特征与东部地区相似,将在中部城市崛起过程中体现办学的价值;西部地区的继续教育机会丰富,但是存量和资源相对不足。陕西、新疆、西藏等一些地区传统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空间还很大;全国很多地方的医学、学前教育等专业的人员学历继续教育提升需求仍然旺盛[10]。

(四)信息化、智能化有助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

未来社会发展的特征是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智能化。目前在国内外高等教育政策中,都在大力提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反映出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重要影响,将会对高校原有办学生态进行重塑[11],另一方面也表明和经济领域、金融领域、医疗领域的信息化相比,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效果与人们的期望还有距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智能化大势所趋。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更容易接受信息化、智能化,这将有效缓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师资、技术、实验教学设备等严重不足,成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助推器,有利于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可以预见信息技术对我国大学的重塑,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领域将会取得显著成效。信息技术正在推动我国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的建设,会有更多的成人学习者通过非正式、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方式获得相应的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学分,进而增强获取学历继续教育文凭的意愿,选择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来进行终身学习。

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建议

通过国内外分析可知,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既有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观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以全纳、公平、优质、终身学习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可以有效促进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树立基于协同发展的全局观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提升教学质量一直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领域的核心关切问题,但是质量改善成效并不明显。学者薛成龙、邬大光等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命题带有明显的特殊性,从国际视角来看,质量管理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12]。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开放的系统,主要由成人本专科教育、自考本专科教育、网络本专科教育三个子系统构成,如何优化其运行机制,协调各子系统从无序恶性竞争到有序协同发展,促使继续教育整体功能大于各子系统的部分之和,已成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对于整个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来说,亟需建立一种协同发展的全局观。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协作形成拉动效应,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在整合维度上各子系统要加强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的共享与协同;在互动维度上,系统内部之间要进一步加强互惠知识交流,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系统功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二)树立基于师生比例的规模观

办学规模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2017年,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不含自考)招生数已达503.64 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470.94 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27 万人。成人本专科在校生544.14 万人,网络本专科在校生735.93 万人。而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 所(含独立学院265 所),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82 所,平均下来,一所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也就4000 人左右。以各高校现有的办学条件是可以承担这样的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的。目前的问题是各高校的办学规模极不均衡,有些学校办学规模几百人,而有的几万人,特别是一些网络教育试点高校办学规模达到10 万人以上。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的马太效应,不利于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生源太少,没有办学经济效益,高校将缺乏办学动力;生源太多,师资和教学环节保障跟不上,让成人学习者自主网络学习,实践表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依据各高校的师生比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确定各高校的招生数量,有助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基于下限标准的质量观

潘懋元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需要多样化的教育质量观。目前主流的教育质量观主要有发展质量观、适应性质量观、多元质量观和特色质量观等。对于高校等办学机构来说,应该适应社会需求多元、成人学习者个体多元、办学条件多元的现实情况,树立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质量观。作为学历教育,无论哪一种质量观,最低标准应该达成共识,应该有教学质量的底线思维和下限标准,这样才能保证相对的公平。所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入手,设定不同专业的最低教学要求。通过提升“木桶理论”中的短板,来改善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

(四)树立基于差异发展的包容观

包容性发展问题的提出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矛盾的激化。包容性发展具有坚实的伦理学基础,核心要义是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差异性与公平性的和谐统一与共享发展[13]。对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系统来说,构建差异发展的包容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高校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要具有差异性。目前不同学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目标、办学类型、专业设置、教学方式等“同质化”严重,个性缺失、“千校一面”,缺乏办学特色,没有充分体现继续教育的特点,与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联系不紧密。对于应用型本科、高职院校等地方性高等教育机构,应积极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以满足地方对大量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二是各高校相互竞争有余,合作不足,缺乏包容性。取得大学文凭是一个人提升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为此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应该在构建和谐的学习型社会、增强社会包容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城镇社区、农村地区的低收入群体、残障人士进行更多的关爱和教育支持,相应的经费投入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 等是很好的探索实践,应该进一步推广和扩大受益范围。

(五)树立基于国际视野的终身观

终身教育思想已成为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普遍共识。近年来,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教育信息化等新形势,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国际终身教育理念逐步得到树立和广泛推广。先后出台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富尔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德洛尔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很多国家都进行了终身教育的立法工作,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目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与发展也需要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

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要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目前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凭,但是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文凭国际认可度不高。因此,必须积极借鉴国际高等继续教育质量标准,提升我国的高等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继续教育与国际接轨,扩大高等继续教育资源的输出。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高等继续教育要积极实施国际化办学策略。各高校要挖掘自身办学特色,积极与不同国家进行教育合作与资源输出。提升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办学影响力。

注释:

①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当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小于15%时,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高于15%低于50%时,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于50%时,则为普及化阶段。

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指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所开展的,以取得相应层次学历证书为目标的一种高层次追加教育活动。根据教育部年度统计数据分类可知,我国高等学历教育分为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等多种形式。在本研究中,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专指本专科层次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主要包含成人本专科、网络本专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专科(简称自考本专科,下同)三种办学形式。

③知青是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自愿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接受过初中或高中教育。

猜你喜欢
成人学习者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成人不自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