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中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

2019-01-30 20:55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共情关怀素养

王 华

(西安文理学院师范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核心素养,是适应未来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成为统帅各国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世界教育已悄然由“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融合的时代,我们很难预测教师未来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和素质,但毋庸置疑的是,科学思维素养和人文关怀素养始终是人类的核心素养,教育是一种充满关怀与责任的活动,人文关怀是中小学教师的必备核心素养。

一、教师关怀素养的含义和意义

关怀,含有帮助、爱护、照顾的意思,既包含精神上的责任感,又含有情感上的连接和牵挂。素养是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素质和修养。教师关怀素养是指教师具有关怀责任与信念,能够觉察学生需要和情感,善于与学生对话和沟通,以适当的方式积极主动关怀学生的素质与修养。关怀责任与信念是教师素养的基础,关怀能力是教师素养的根本,积极主动的关怀实践是教师素养的关键。教育是一种充满关怀与责任的活动,教师的关怀素养直接影响教育目标达成,影响师生关系品质,影响教育能否有效开展,并成为一种充满温情的富有人性魅力的活动的关键。

(一)教师关怀素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

教育本性即是对人性精神性的关照、关怀。教育目标是培养头脑智慧与内心温暖的人。斯坦福大学的诺斯丁教授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主张,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学生学会关心,教育也应围绕关心主题来重新组织。她提出“普通教育应该面向所有学生,指导他们关心自我,关心身边的人,关心世界上所有的人,关心动植物,关心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关心知识和学问”。教师关怀素养具有生产性、教育性、动力性等特性,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首先,教师关怀素养具有生产性,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关注和无私给予,包含着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和期待,深藏着对教育学生的责任感、对学生无条件的理解和尊重,由此产生的教师关怀行为会促进学生关怀品质的养成,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关怀的品质和美德。“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教师关怀与期待产生教育巨大动力的例证。其次,教师关怀具有教育性,教师关怀意识和实践是学生关怀品质学习养成的榜样。教师的关怀理念和行为向学生传递出人际间彼此关联的信息,引导学生关怀他人、关怀社会、关怀自然、关怀世界,其本身就是展示关怀品质的最好教材,有利于学生体察周遭、体谅他人、体恤弱者,教师的关怀素养及其关怀实践行为能够以积极的情感方式吸引并影响教育对象,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的道德成长。最后,教师关怀素养具有动力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体发展的动力源自对关怀的渴望,渴望他人的接纳和认可,渴望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与共情。未来美好的社会也源自相互关怀的共同发展。正如海德格尔说“关怀体现了生活的终极本质”。

(二)教师关怀素养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师生关系是一种关怀性的相遇关系,是一种以关怀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教育关系,构筑师生关系的主体是教师。关怀性关系是对称的、双向的,但在学校生活中,关怀性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的关怀素养。教师需要积极、持续的付出,需要对学生的需要高度关注,对学生的情绪变化保持敏感,教师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和个体差异,掌握每个学生的认知和智力差异、人格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社会生活背景、家庭情况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教师还要与时俱进,把握信息时代关怀的新特质,建立新型的关怀性师生关系。加拿大教育学家马克斯·范梅南说:“教育者在学生更广阔的生活历史背景中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的特点。理解学生的生活意义可能会引导我们在与儿童相处的关系中作出恰当的教育行动。”教师还要能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欣赏学生的优点,理解学生的不足,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无论成绩优劣,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关注和了解。只有充分了解才能给予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包容接纳,只有接纳才能尊重,这些都依赖教师关怀素养的水平和质量。

二、教师关怀素养的实现

关怀既是一种心向,更是一种行动。关怀行动需要教师恰当的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应以学生的感受度为标准。苏静2006年对全国教师对学生关怀现状的调查显示:学生认为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关怀、严格和责任,教师关怀列为首位,然而,只有四成的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1]。另一项北京市某小学的调查结果同样显示,所有教师都认为自己是关怀学生的,但只有12%的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为什么师生之间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呢?人人渴望关怀但又缺少关怀、不会关怀,这种“欠关怀”或“伪关怀”现象实质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厢情愿的关怀,是不能觉知对方需求而自以为是的简单应付式的关怀,教师关怀意识欠缺,关怀素养不足,没有形成正确的关怀方式,应是主要的原因。

(一)强化教师关怀意识

教师活动是实现价值关涉的活动,教育应关怀人的当下生活,关怀此时此地的人的“在”,教育就是成为此时此刻个体的可能的生活价值完满的一种特殊形式,只有关怀素养的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爱的生活世界,感受、理解、体验,为学生建构其个性化的活的学习体系。教师关怀的缺失,集中体现在教师教学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关怀,教师发展注重技能的技术理性,忽视对生命个体的实践关怀。

教师的关怀意识要求教师应必然成为关怀者,关怀者不必然是教师,但教师必须强化关怀者角色,弱化教师角色,应完全沉浸在与学生的关怀关系中。诺丁斯说:“教师一定要抛弃职业意识,而以共同的人类之爱参与关怀的关系之中。”[2]教师对学生的关怀要放在社会的整个系统之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个时段,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不是限制在学校环境中,而要成为整个社会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关心学业,关心健康,关心影响学生发展的其他因素。

(二)建立与学生的关怀关系

关怀与被关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关系双方相互作用和影响。教师与学生关怀关系是第一位的,是教师以学生为本,如其所是地接受学生,尽最大能力成全学生的关系。只有在师生关系是一种生动活泼的“I-You”的关系,才能看见人,看见美,成为倾听者、对话者,关怀才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关怀性相遇关系,是合作共赢、相互联系、彼此依赖的关系。教师关怀美德之花必须有关怀关系的土壤才能生长出来。诺丁斯指出,“关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关系性,关怀是出于关系之中的一种生命状态,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连接和接触,一方付出关怀,另一方接受关怀”[3]。因此,正如美国作家密尔顿·梅尔奥夫所说:“最严肃意义上的关怀就是帮助他人成长,帮助他人实现自我。”[4]

教师的关怀被学生接受、认可,形成关怀性师生关系,彼此促进、彼此成全,成为更好的自己,实现自我,展现生命的意义和活力。教师要以身作则,在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向学生示范如何关怀,让学生感受到关怀的温暖。

(三)形成教师关怀性思维

1.关怀性思维是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素

关怀性思维是存在于评价与综合之中的情感高级思维,它是伴随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进程的欣赏、关注、照顾等的情感智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人类的复合性思维应由三方面组成: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关怀性思维。教师不仅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更应重视通过欣赏思维、情感思维、动作思维和移情思维四种类型的培养,形成关怀性思维能力,批判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是批判的归宿,关怀是伴随着批判和创新的要素,关怀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助推剂,批判性思维的出发点是科学性与关怀性的统一[5]。

2.教师关怀性思维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没有理性的思维是智障,没有情感的思维是情殇。关怀性思维,唤醒教师行动的教育敏感性,故而关怀者要站在关怀对象的立场上,想他者之所想,思他者之所思,设身处地地帮助他者有益的成长和发展。关怀是以他人的需要为依据,站在他人情境的敏感解读,对他人合理的回应和明示,以及对他人可能需要的判断,在教育活动中,需要教师能够机智地对学生的需要作出合理的价值判断,敏感地把握好每一刻的教育关怀行动。关怀性思维启迪教师的教育行动是教育学式的理解,是一种密切的聆听和观察,也是教师在教育情境中能够机智的行动,这意味着教师在特定情境下能够看到学生所发生的事情,理解学生的体验,明白该情境的教育意义,知道做什么以及如何做,而且真正做正确的事情。总之,关怀性思维就是教师能够机智地支配自己的教育行动,能够读懂、理解学生的言行并对此作出恰当、合理和有力的敏感回应。

3.教师关怀性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品质

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的重要目的。为思维而教,已成为世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已广泛开展,而关怀性思维教育的实践还较鲜见。思维教育不能局限在冰冷的思维课程中的技能训练,而是需要学科课程的积极参与和教育的温情关怀。思维教育不仅包括学生认知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包括学生情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关怀性思维为核心的思维教育,恰好满足了思维教育的情理需要,也实现了思维教育的情理交融,这也是建立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基础上的。

(四)生成教师关怀性实践智慧

互联网、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毫无疑问,未来教育会有很多方面被机器所取代,但教师关怀能够让课堂有温度,让智慧充满温暖,让教育充满个性化的人格魅力。朱小蔓说:“只会统一化、标准化教学的老师,不远的未来可能会被互联网所取代而‘下岗’,只有独特魅力的教师才能符合未来教师的标准。”这句话足以引起核心素养的教育时代对教师关怀素养的重视。德国帕邵大学布朗博士经过大量研究提出,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15%—30%左右与教师的知识传授有关,其余大部分都取决于非知识层面的因素,如教师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问题的角度,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

关怀价值理论、关怀性思维,要变成实现的关怀行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关怀还需要教师掌握关怀的能力和技巧。

1.提升教师共情能力

教师职业是一种助人活动,助人行为需要具备共情能力。现象学对共情的解释是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交互作用,其中在一个人经历的基础上与另一个人分享的感觉,情感的共享通常是理解他人意图的重要因素。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并理解别人的情绪、需要和意图的人格特质。共情促使连结,共情就是情感陪伴。梅洛夫(Mayeroff,1971)认为,共情就是关怀。加德纳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关怀具有生物学基础,人类早期的关怀品质由社会性基因逐渐转化为自然基因,世代相传,积淀为人类特有的高级需要、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认知神经科学最新研究发现,人类的共情是大脑前扣带回皮层、顶叶岛盖、前脑岛等部位被激活[6]。这是人具有共情能力的生理基础,也证实了人有共情的可能。教师共情能力是教师关怀性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提高教师的共情能力,就是提高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敏锐知觉,对学生内在需要的真实判断,从而与学生有效沟通、达成共识。

2.掌握师生沟通能力

教师与学生需要掌握沟通能力和技巧,在熟悉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教师与学生对话以尊重、理解、平等为前提,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教师要学会倾听,甘心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教师在对话时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善于与学生对话和沟通,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怀。

3.提高教师反思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教师反思就是在实践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建构问题,对问题加以探究,找出解释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国际组织和国家都将反思性思维纳入教师必备素养的范畴,如每年欧盟理事会重申的教师素养都会包括教师实践反思的态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期望每个教师都成为反思性的学术专家[7],反思已有经验不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更应该成为从教者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会在自身教育实践中不断反思,进而形成有效的实践性知识,实现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反思对学生关怀的方式、关怀的落实程度、关怀的实现范围、关怀的个体差异等方面,并在动态中不断调整,让教师关怀的和煦阳光照耀到每一位学生,让教师关怀的雨露滋润到学生的心坎上。▲

猜你喜欢
共情关怀素养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