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娇 陆 涓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次在教师节前夕用各种方式表达对教师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并分别用“筑梦人”和四个“引路人”来隐喻教师的使命,表达了在网络社会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教师角色塑造的时代要求。 事实上,从农耕时代到工业社会,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抑或从东方文明到西方文明,都有着其赋予教师角色期待的各种隐喻。 习总书记高瞻远瞩、把握网络时代的新变化,以两个新隐喻为当代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完成立德树人使命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们可能以不同表现形式和内容问世,但毫无疑义都蕴含着所在时代对于教师的角色期待,对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塑造好自身的社会角色具有积极意义。
教师这一职业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非专门化阶段到专门化阶段、再到专业化阶段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是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国度,因而农耕时代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很长时期。农耕时代,尤其是在原始社会阶段,教师还不是一个专门化的职业,甚至只是一个角色与称谓,并且入不了“三教九流”。 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教师这一角色对于人类自身的成长、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进步的作用,因而教师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人们所尊崇的社会角色。
在传统文化“天、地、君、亲、师”的位序中,教师虽排最末,但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足见其地位之尊崇。因为天、地乃自然崇拜,以地配天,化育万物;君王在封建社会乃国家象征,地位至高无上;涉及人伦者为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而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将教师与此四者相提并论,足见其地位之尊崇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诚如《荀子·礼论》中所述:“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因而在农耕时代,对教师的隐喻也多与之相适应,其时用“园丁”“孺子牛”等赋予教师以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 将教师比喻为“园丁”和“孺子牛”,在农耕时代无疑是最朴实、最形象,也最富有田园诗意的意境,它将这一时期对社会最具推动力的代表隐喻为教师,而且这些隐喻自农耕时代以来,就一直成为人所皆知、并为世人所认同的角色指代,可见其时对教师这一角色的推崇之意。 虽然在农耕时代之初的原始社会,教师还是一个以非专门化职业出现的角色,只是以长者为师或以能者为师,但人们出于对农耕社会的本质认知,认为教师就应当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应当像“孺子牛”那样辛勤耕耘,对后人或学生就要像对花草树木那样精心培植、倾注爱心、备加呵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任劳任怨,让他们在自己的培育下茁壮成长。“园丁”和“孺子牛”虽然是农耕时代人们对教师这一角色最质朴的角色期待,代表着这一时代对教师塑造角色的要求,但它却更多的是从本质上诠释了教师这一角色的职业特征及其意义。赵朴初先生也曾以此喻作《金缕曲》献给教师:“不用天边觅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 历尽艰难终不悔,只是许身孺子。 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才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 ”[1]可见,在农耕时代教师隐喻的意义在于定位其职业特征, 冀希望于他们培育呵护学生,帮助学生茁壮而健康地成长。
农耕时代除了“园丁”“孺子牛”外,还有“春蚕”“红烛”等隐喻,但无论是以何物来借喻教师,无不反映了农耕时代人们对教师角色的内在企求,这其中“春蚕”和“红烛”可以说是对教师人性品质最具代表性的期待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中的“春蚕”和“蜡炬”,之所以成了比喻教师优秀品格最形象与最真实的写照,是因为“春蚕到死丝方尽”,将春蚕吐丝时那种矢志不移的执着、作茧时专心致志的那份追求表现到了极致,使之不仅成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绝唱,使“春蚕”毫无疑义地成为了世人称颂教师的隐喻。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特征作过这样的界定:“教育者应该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2]。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称职乃至优秀的教师应当像春蚕一样:食几片绿叶,吐一片锦绣;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气质高贵,冰清玉洁;品质高尚,无私奉献。“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将蜡烛那种宁愿毁灭自己,也要照亮别人的高尚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因而人们再次撷取了这句名诗的精华——以“蜡炬”隐喻教师,而且后人还觉得不以“红烛”比喻之显得不能表达崇敬之意。即使是在异国他邦,有识之士也无不认为以“蜡烛”比喻教师最为恰当。 意大利著名人士路费尼说:“教师是伟大的。 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的未来。 教师就像蜡烛,点燃了自己,启发了学生”。 捷克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夸美纽斯还以“蜡烛”来自勉:“蜡烛照亮了别人,毁灭了自己,它的毁灭是光荣的!我愿意做一支两头点燃的蜡烛,照亮更多的人”[3]。可见,人们之所以生动地将教师隐喻为“春蚕”、“蜡炬”,是因为春蚕和蜡炬的精神品质和行为方式比较契合人们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也是在那个时代人们对教师角色塑造的时代诉求。
农耕时代对教师的隐喻主要有“园丁”和“孺子牛”“春蚕”和“红烛”,其中的寓意既期望教师要像“园丁”那样对学生充满爱心、精心呵护、悉心培育,又要像“孺子牛”那样不辞辛苦、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既要像“春蚕”那样对事业不计报酬、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又要像“红烛”那样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甘当人梯。 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由于入职时间不长,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加上有些教师还没有系统接受师范教育的背景,如何尽快进入角色? 成为一名称职乃至优秀的教师,需要加强学习和培养。高职学生相对基础较差,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引导和教育,而一些青年教师还面临着成家立业或生儿育女的压力,甚至还有部分青年教师承担着照顾老人的责任,因此,他们能否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工作、能否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是每一位青年教师必须面对的考验。 可见,教师隐喻对于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角色期待更具有指向性,能够激励他们像“孺子牛”那样去勤恳工作、“红烛”那样舍小家为大家、“春蚕”那样矢志不渝、“园丁”那样关爱学生,尽心尽职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与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在这一时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的地位,成为经济主体。 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了农村人口。“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而西方国家如古埃及也有类似我国私塾类的学校——婆罗门。 但进入工业文明之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规模教育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工厂这一规模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对人才的需求也呈规模化的增长,推动了以规模化形式培养学生的场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产生,并因此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私塾到学校,随着学生规模与培养形式的变化,人们对教师的角色内涵与职业期待也赋予了新的蕴意。
17 世纪时期,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用“高明的雕塑家”这一称号来隐喻教师,这可以说是农耕时代向工业化时代过渡阶段,赋予教师角色期待的另一种形式的、有代表性的隐喻之一,这种形式的教师隐喻已逐步褪去了田园与农耕的色彩。所谓“雕塑家”是以立体视觉艺术为载体的造型艺术家,他们专以塑造为主要创作手法。在他们手中,泥土、木材、树根、玉石、骨头、金属等,无一不能雕刻或雕塑成为艺术品。 夸美纽斯以“高明的雕塑家”,而不是仅仅以“雕塑家”来隐喻教师的目的,就在于他希望教师让每一名学生都能通过他们的教育与引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各种人才。 他们的“高明”之处,不仅仅是能够因势利导,将优秀学生培养成人才,而且是有教无类,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材。 因为在教师的世界里是不存在“朽木不可雕”这一问题的。可见,夸美纽斯不愧是伟大的教育家,其隐喻的目的就是希望教师能成为一名“高明的雕塑家”而因材施教,将所有的学生都能塑造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工业社会的规模化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工程师成为人们最为仰慕与尊崇的角色。于是在工业化时代,“工程师”亦成为新的教师隐喻。 在这一时期还有以“路标”“铺路石”“摆渡人”等隐喻教师的一些提法,充分反映了人们对教师推动社会进步的角色期待。因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然成为了工业社会的教师隐喻。据考证,关于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隐喻有一个衍化过程。 最早近似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隐喻,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而最早采用“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的则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其时以之比喻作家的社会功能。 后来才由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来转喻教师。 1939 年7 月,他在批评当时教育领域的存在问题时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4]。 1957 年6 月,周恩来总理在《教育改革和向科学进军问题》一文中也引用了这一隐喻,他说:“教师是培养下一代的灵魂工程师”[5]。 可见,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灵魂工程师”已成为东西方文化普遍认同的教师隐喻。此外与之相呼应的还有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性人物、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提出的“思想搬运夫”等隐喻,而这些隐喻的角色期待无不认为教师应当是通过“传道”塑造学生性格、沟通学生心灵的道德家,而不仅仅是一个“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播者。
工业化时代用“高明的雕塑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隐喻,显然已经明显带有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特征。夸美纽斯之所以用“高明的雕塑家”,而不简单地用“雕塑家”来借喻,就在于突出其专业性,体现出高明雕塑家的出色技能;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则不仅仅是以工程师来隐喻教师角色的职业化,更主要的是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来界定教师具有思想教育的职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造就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 号)中提出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到《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 号)中提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无不强调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支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来保障。 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应注重教学能力的提升,努力使自身成为一名“高明的雕塑家”,要将所教授的专业课程打造成“金课”,用工匠精神来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让学生愿意听、感到“上课有益”;同时还要注重师德建设,承担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职责,通过课程思政,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
进入后工业时代,尤其是互联网和计算机的出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们给人们生活上带来的改变, 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而且更主要的表现在知识获取、文化传承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它甚至构建出虚拟社会这一人类历史从未出现的生活空间。这些变化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之大,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 面对这些改变,人们往往会表现出迷惘和不知所措,需要通过加强学习来适应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娱乐至死”成为当代青年人文化精神之倾向,更需要通过教育引导来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的精神信仰。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顺应时代之呼唤,将“筑梦人”和“引路人”作为新的隐喻,赋予广大教师以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才能振兴。有国才有家,国家兴旺发达,家才幸福美满,民族才会复兴强盛。然“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因此,一个国家的青年一代是否具有爱国情怀与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兴衰存亡。网络时代,文化传播形式多元化、价值观出现异化、社会生活趋向娱乐化,无不在对当代青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学生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缺乏埋头苦干、知难而进、任劳任怨、不畏艰难、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实干精神;缺乏对生活逆境的体验,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没有顽强的毅力; 自私任性、不懂感恩、情感冷漠,寄希望于捷径,坐享其成。 享乐至死、不崇拜伟人、英雄、模范、科学家而崇拜歌星、影星、富人。 重个人理想,轻社会理想,没有将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并且缺少将目标与理想付诸行动的自觉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因此,在网络时代迫切需要对青年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而这一神圣职责无疑需要承担教书育人功能的教师来担负。 2014 年9 月9 日,习近平在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说:“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用“筑梦人”来隐喻教师的职责,希望每一位教师都塑造好自身角色,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成为“好老师”,成为“大先生”,成为带领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6]。 帮助青年学生树立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追求铭刻到每一位学生的头脑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爱国情怀,让报效祖国成为每一个学子的信念与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热血青年,充满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国家荣誉感,自愿为国家富强、民族强盛奉献青春年华、甘洒汗水热血。并且立志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练好本领。
网络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表现在文化层面是分享、协作、民主、普惠、自由、平等理念成为共识,对以往的独占、封闭、集权、权威等文化传统造成强烈冲击,并借助互联网媒体、社交网站、即时通信等渠道广泛传播,已经开始自下而上地改造着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个体更加自信、开放、包容,更加注重自我表达,也更加关心自己的个性需求与应有权利。 但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学生而言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容易出现迷失方向和误入歧途。 因此,习总书记寄语教师做好“引路人”,就是希望教师为青年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导好航向。2016 年9 月9 日,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回到其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寄语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这四个“引路人”,切中时弊,对于帮助青年学生成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超越自身、有更好的发展,加上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在客观上导致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参加课外活动,更谈不上去艰苦环境中去磨炼自己的意志。 而从主观上来分析,如今的青年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从小就娇生惯养,不愿吃苦,缺少阳刚之气,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这样怎么能担当民族复兴之重任,需要有“强者”做他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网络时代不仅具有知识信息“爆炸”的特征,而且学习方式和途径也变得更加多元,除了传统的系统学习方式外,还出现了碎片化学习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零存整取式的学习方式。面对浩瀚无际的知识海洋和多元的学习方式,一些学生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需要有“智者”通过打造“金课”,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和改革教学方法与模式来实施课程育人,做他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习近平指出“面对信息化潮流,只有积极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先机”。 这就需要有一大批时代青年成为“弄潮儿”,当代大学生若能堪此大任,需要有“开拓者”做他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在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共享化、普世价值泛化的背景下,一部分学生出现理想信念偏差、艰苦奋斗精神弱化、感恩与责任意识缺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意识淡化的倾向,迫切需要有“仁者”做他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因此,总书记以四个“引路人”隐喻教师的职责,无疑是对全体教师担当好青年学生的人生导师、为他们导航引路、担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再次提出塑造好自身角色的明确要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人类造成消极影响。在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让人感到惶恐、躁动的社会让人感到压力、浮华的享乐让人感到迷茫。 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霍吉在《习惯的力量》一书中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也是当代青年中的一员,如果没有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容易迷失自我。 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要达到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做青年学生的“筑梦人”和“引路人”,自己首先应当怀揣梦想,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帮助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要做到这一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修养。要善于运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将专业技能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要将课程打造成“金课”,无论在线上线下都受学生欢迎;第二,要发挥“金课”的课程思政作用,做到“润物细无声”,正如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要求的:“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 ”因此,高职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教书育人,做到“以身示人、以技传人、以德育人”,才能真正担负起“筑梦人”和“引路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