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宾国父大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各国之间的不管是经济交流还是文化交流也在不断加深。所以,目前在中国家庭中孩子出国留学也是很常见的事情,因为现在掀起了一股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热潮。在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儿童学习英语,但是在儿童3~6岁期间的心智是否成熟?是否能掌握好第二语言?这些疑问也是在家长心中一直徘徊。同时在儿童学习第二语言,也对教师水平、配套设施等因为有所选择,。最主要是家长疑惑,孩子在3~6岁期间是否已经成熟掌握自己的母语,在未成熟掌母语的前提下,能学习好第二语言吗?
现在关于3~6岁儿童是否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定论,但是现在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在从各个方面去证实这一定论,即便是如此,一些反方派别也并没有否认关键期的存在优势。本文就是通过对第二语言3~6岁学习的介绍以及与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比较,来探讨3~6岁儿童学习第二语言。
1.家庭状况对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然而家庭的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在家庭教育空间中,孩子会学会习惯、语言以及行为。在家庭中,陪伴他的基本都是父母,所以说父母是语言关键期的主力。儿童接触到的第二语言绝大多数来自电视中的英语动画片,只有极少数的儿童在家长与孩子的对话中习得二语,这也就说明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孩子的二语习得具有影响,由于一些父母学历比较低,没有办法辅导儿童作业甚至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孩子获取第二语言的途径比较狭窄,只能通过动画片或者字母卡、外语练习机等其他途径接触第二语言。
2.传统教学对儿童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
在现在社会3~6岁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虽然很多家庭开始重视,但是因为我们传统的教学现在的公立幼儿园还是没有开展第二语言的学习。在儿童3~6岁期间,仍然是对母语的学习以及一些其他的拓展思维的学习,传统教学不会涉及第二语言的学习。因此,现在社会上也存在很多的双语幼儿园,但是因为社会阶级的不同,社会上的双语幼儿园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校教学质量基本过关,但是有的学校不免出现广告与事实不符合的情况,其教学质量不过过关,更多的是在利用家长想培养孩子第二语言的思想,收取更高的学费。
两门不同的语言,肯定在发音、音节、语法以及词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有些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要更好的掌握第二语言,也是非常有难度的。然而3~6岁儿童因为接触母语的时间不长,受到母语在发音、音节等方面的干扰程度不高,相比之下,成人因为学习第二语言直接就是在成熟的母语系统下接触学习的,肯定受到母语的影响更加深刻。3~6岁儿童因为他们的语言简单,仅掌握了一些少量的语句和词汇,所以接触新的语言的时候更加适应,而成人学习第二中语言更多的采用的方式是将第二种语言转化为母语后来学习,这样的过程学习都是建立在母语的结构和内容上的,学习效果不会很好。
在认知方面,成人侧重于利用一般的认知能力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则,在使用语言时能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规则;相对之下,3~6岁的儿童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在一个发展的阶段,甚至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学习另外一门语言的时候,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在学的是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可能他们在还会将第二语言更多的作为表达的语言工具。儿童只看到相似性,缺乏理性思维,并且以自我为中心,元语言意识的缺乏恰恰是语言习得的先决条件。3~6岁的儿童对于语言或者可以说是文化没有相对固定的态度,所以他们在接受第二语言的时候显得更加简单。但是,成人在认知发展独立的条件下,他们的认知在大脑中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这样叶使得成人在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会更多的被母语左右,这样必然就成了学习第二语言的障碍,这样的语言潜意识,让成人学习第二语言的掌握程度会不及3~6岁的儿童掌握速度。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与情感因素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出,3~6岁的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在生活中他们都是以自己的观点去看待和学习,在语言的学习之中,也存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比如有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自言自语,即便是没有任何的听众,他们还是说的不亦乐乎。这样的一个自我的状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会慢慢的淡化。对外界的反映越来越敏感,自然地产生一种心理防御性,不会那么容易去接受新的事物。在成人之后学习第二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自我抑制,对自己产生怀疑,因为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肯定会暴露出很多的不足或者直接表现出自己的短板,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学习了第二语言之后仍然不敢使用第二语言来交流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害怕所谓的出丑,这样最终可能导致错失很多的机会。或者甚至,他们更多的愿意只使用自己的母语,因为他们已经全部掌握了母语的语句、语法或者说固定的表达方式,从而限制了语言学习得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自然成长过程中,早期的学习语言是为了获得交流的能力,可能更好的适应生存的环境。在整个人的一生中,都会在一直使用语言,但是这样的语言模式,在儿童3~6岁期间就已经完成了早期语言学习机制的使命了。然后语言进化的模式就是在掌握了一门语言之后还需要适应社会变化掌握另外一门语言,开阔视野,提升自我能力。然后现在关于学习第二语言的关键期,成了大家研究的对象,是否存在“关键期”这个说法?“关键期”又是指的哪几年?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中国国内的研究相对比较少,但是在国外这样的研究相对较多,特别是在集中迁移地区,第二语言的学习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另外,语言学习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在研究语言习得时,对听、说、读、写等不同技能进行区分研究很有必要。
目前,从一些研究和实验结果来看,儿童学习第二语言存在“关键期”的说法还未被证实。但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两点:
(1)语言环境,较大程度影响对第二语言的掌握程度,儿童在语音和语法的准确性上更具优势。
(2)3~6岁儿童在还未成熟掌握母语的时间段,去学习第二语言他们可能会潜在使用学习母语的方式学习第二种语言,从而使得未来他们对第二种语言的掌握程度接近于母语。
当然,现在关于儿童第二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这样的研究让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好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缩短孩子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同时因为熟练掌握另一门语言,可以活跃儿童大脑,获得更大的成就。同时因为在3~6岁期间学习了另外一门语言,从而拓展了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以后将更容易掌握理论知识的学习。
很多人并不支持幼儿时期的孩子学习多种语言,认为幼儿时期学习多种语言会对以后学习语言产生干扰,担心孩子学习跟第二语言会产生混淆,最后哪种语言都学不好。还有一些家长不认同语言存在关键期,也不认同第二语言学习存在关键期,觉得幼儿时期学习的第二语言不会对以后学习第二语言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使过了语言关键期后也有学习第二语言达到母语水平的人,还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由于自身的英语水平较差,如果在幼儿时期教孩子读,会使孩子产生潜意识的错误,对以后的学习纠错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一直沿用错误的语言。
但实际上,双语儿童大脑的语言中枢中有两套不同的、并行的语言系统。简言之,如同大脑中的两条轨道一般,在遇到不同的语言环境时,信息的传输会走上不同的轨道,不会相互影响。双语儿童做强大的能力之一就是抑制能力,就像抑制非目标语言,选择性激活目标语言,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针对说话对象、说话场合和其他因素转变自己的语言,甚至有时候为了特定的表达效果同一句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可以确定的是,只要保证足量、优质的语言输入,孩子完全可以掌握并区分不同的语言。
让孩子从小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的确是一个捷径,但还是需要结合我们的家庭实际,有能力去营造语言环境自然很好,如果不然,倒也成了需急于求成,靠后天的努力,依然可以在这一方面有所建树。在现在这个社会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这里指的有条件不仅是指经济条件还包括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等条件,我们可以利用好儿童在3~6岁这段时间,进入良好的学习环境去学习一门第二语言,为将来学习外语打一个基础。当然在在儿童的第二语言培养中,我们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一个小孩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适合的方式和学习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要结合实际情况出去,让还是学习第二语言,才会达到预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