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9-01-30 05:03盖辰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13期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信息

盖辰星

(石家庄常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石家庄050000)

1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意义

1.1 地质环境信息化的目标

我们即将面临的时代是以Internet 为基本运作模式的经济时代,因此,我们提出了地质环境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舒适的服务和优秀的质量水平,以此来为使用者提供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与此同时,这也是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方向,在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特定的专业领域来说,地质环境信息化可以与其信息共享,然后结合其他专业的数据进行互相交换补充,为政府有关部门专门设计了宏观的决策信息化服务,这样一来也可以为社会领域提供地质环境信息,使得社会公众能对地质信息有所了解。为了实现全方位、多功能化的服务需求,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需要实现多极化,从多个不同的目标同时开始研究。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地质灾害评价系统、地质灾害预防报警系统以及综合治理分析系统和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估评价等系统,在这些系统逐步建立和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实现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1.2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伟大意义

1.2.1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是地质环境领域的全面发展创新战略所在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少史部长曾经指出:对于国有土地资源的管理来说,信息化是一种可行有效,科学高效,简洁便捷的乐观型现状。不过信息化环境建设需要严格遵守三大原则:第一,创新新型管理方式,进行严格的操作;第二,跟着需求走,以需求作为目标来发展;第三,加强统筹、建用并举。这三项原则为地质环境的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目标理念。

信息化要有多样化形式,不能仅仅作为地质环境的一种工具。地质环境工作的竞争力不能断,需要持之以恒地保持着强有力的生命力,所以,这就需要将信息化作为其的一个支撑点。通过科学创新来积极地创造新的工作成果,改善应用服务。让信息技术更为夸大化的发展,进入更扩大的领域,从本质上加强工作流程,改善工作方式,为采集数据要规范准确并且严格,对于地质灾害的数据监测以及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疏导传送、综合治理,最终实现多元化全方位的应用型新型服务,让地质环境信息建设工作踏上一个新的台阶,迈入新的征程。

1.2.2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是政府决策的主要支柱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地质环境问题的恶化是一种突然性的爆发型灾害事件,有着巨大的破坏性,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因此,需要地质环境信息化,让各级政府部门有足够的理论依据来应对地质相应灾害。

1.2.3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得力助手

地质环境改善与净化管理和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是地质环境信息化的两项重要任务[1]。所以就需要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将数据一体化,方能快速地应对突发事件,创建起地质环境改善与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的网络信息平台,更有效、更方便、更有力地进行灾害的防治,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

1.2.4 扩大地质资料成果服务的需要

地质资料成果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地质环境工作的基础资源。当前,地质环境的各项投入比例不均匀,资金与人才技术投入不足,资料信息也分散,严重地制约了地质环境管理的发展,特别是在资料获取,信息处理等方面,公共补救设施建设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质环境信息建设管理的发展进程。

2 地质环境信息的特征

地质环境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使用数据,现在的地质工作已经步入一个较为成熟的阶段,有着大量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对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说我们现在都知道数据对于地质环境工作的重要性,但是谁也不能准确地回答出数据到底有多少?数据在哪里?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就更不要去谈对数据的多元一体化。在地质环境领域内,地质数据有着自己独特的技能方向特点,即先后顺序性特征、空广度范围扩散性特征、不回收性特征、文化多元化特征、数据全面性特征以及追求结果不靠谱性特征。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化,整体信息特征的实现就是通过这些特征进行集中处理融合的。其中广度范围扩散性特征在这些特征中最为突出。

空间信息数据的采集可以在很多引用中一起使用,但是由于缺少高精度的技术人员,空间数据的应用率却不高,实效性也不足。现在世界的空间数据非常复杂,因为他们的来源、类型、属性都各不相同,各种数据交织而成,形成了网状形式的数字空间,另外,处理空间的信息数据的时候,提取信息,处理问题,做出分析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空间数据所需要的数字化分析空间也是相当大的,大多都用GB 来计量,这就使得数据的大量储存有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空间数据也有明显的分布特性,传统的空间数据和共享方式也在随着人们的需求逐渐淘汰。这就需要对数据加工进行改进,包括数据加工、数据管理、信息分析和发布等,对此有一个整体的方案,使用Internet 将数据与地理信息进行采纳收集并进行分析处理,为各种信息系统加入地理化的分析手段,以此来同化数据中的规律,便于更好地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地质环境信息化数据体系,就是以地质环境为基础来对数据进行调查,以地质信息化建设成果数据库为主要内容,借助储备资源人才的专业知识和转移能力,有效分析地质环境的综合数据库,以一体化空间数据库作为中心原件,以此来保证地质环境信息建设的各种特征能够合理的应用与处理[2]。

3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路径

3.1 基础设备的储备及网络信息环境建设

基础设备的储备及网络信息环境建设是构建地质环境信息平台的安全保障。具体包括网络绿色信息建设、商讨会议设施建设、数据设备传输通道建设、现场采集环境建设、线上语音视频通话建设、网络移动数据通信建设。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需要有高配置的软硬件来支撑,然后构建出青海省地质环境信息的数据库,以此来实现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址的数据联通。

3.2 地质环境信息化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需要以数据建设为中心,所以数据建设顺理成章地成了地质环境信息化的基础建设部分。数据信息化建设与土地资源环境建设共通,资源共享。国家数据库中心阶层为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研发出了一系列实用性软件,收集整理了全省所有土地资源环境建设数据,从而有效地创建出了省级地质环境图的实例,以此来拓宽数据获取,信息处理的渠道,从而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3]。从应用型和可行性角度来看,此类数据中心能够大面积地为有关部门提供数据需求,使工作简便快捷。从数据角度来讲,数据中心又集合了各类操作型数据、分析型数据。从基础设备建设角度来说,数据中心还包括了储存器、服务器、网络和整体IT 运行维护服务。

3.3 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创建及服务体系的形成

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虽说是政府的任务,但其实也是社会所有人的共用责任与义务,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地质灾害的防治涉及的部门和单位是十分广泛的。地质防灾减灾工作主要包括监测、防治、管理、预报、应急措施与治理等工作。以矿山地下水为主要内容,开发出地质环境图,通过地质环境图来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矿山地质调查系统、地下水监测系统等,建立有效的地质环境信息化建设平台与相关维护的机制,更快更好地实现了地质环境的信息化的伟大设想,从而形成了更新速度快,应用广泛的局面。

4 结语

地质环境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收集并整理各种基础资料,通过对各种基础数据的分析来建立信息获取体系,地质环境信息系统是以信息集成、共享和运行制度为保证,当今社会地址和环境信息化建设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同时,使地质环境信息也迅速地扩散到了全国地质环境变化状况,继而形成了既为政府提供管理决策信息,又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的地质环境动态数据信息,为地质环境科学研究者们提供了有效的信息获取渠道。真正地成为既为有关部门、社会群体提供高质量服务,又为科学研究创造信息数据一体化的便捷服务。

猜你喜欢
信息化环境信息
月“睹”教育信息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