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山区中学生快乐阅读能力的策略

2019-01-30 02:22:14莫晓明
珠江教育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名著子女课外阅读

莫晓明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张志公先生认为:“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从阅读中人们可以受到思想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可以获得所需要的种种知识,从而能够得到精神上的充实和享受。”[2]通过阅读可以陶冶性情,丰富思想,提升学生素养。大量的课外阅读积累,博览群书,既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又能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从而提高语文成绩。《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明确提出了语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要求,建议老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但在具体教学中,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由于山区中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以至于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差,如何有效提高山区中学生快乐阅读能力呢?下面我谈谈个人对此问题的思考和做法。

一、影响课外阅读能力提升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支持力度不够

由于地处粤西山区农村,地方经济条件限制,大多数农村家长选择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因而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子女,忙于工作的父母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只能把教育这件大事托付给家中的老人,在子女学习上的缺位,导致子女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谈不上对子女课外阅读的支持了。

2.家长自身不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不高,观念陈旧,忽视阅读。他们认为,孩子只要听好课,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就能考出好成绩;更有甚者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子女的正常学习,属于不正当的行为,所以不愿在子女课外阅读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学校对图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大部分学校都开设有图书馆(室),且有大量的经典藏书,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的渠道,但由于学校对图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大部分的图书只藏不借,大大浪费了课外阅读资源,起不到图书馆(室)的真正作用,形同虚设。

(三)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不够

目前,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甚至“题海战术”,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正确引导,只是“蜻蜓点水”,不够深入,导致学生课外阅读能力较差。

(四)学生阅读兴趣不浓

当下社会诱惑太多,许多学生认为读书是痛苦的事,他们更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玩游戏、玩手机、玩电脑、看电视上,自小缺乏阅读的兴趣。

二、有效提高山区中学生快乐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搭建家校合作平台,营造浓厚的快乐阅读氛围

1.营造家庭快乐阅读氛围

教师应抓住学校召开家长会的契机,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明确课外阅读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并向家长展示初中阶段要求掌握的16本名著篇目以及一些推荐阅读篇目。向家长推介班级读书计划,争取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同时还建议家长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订阅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拓宽学生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培养学生渴求新知识的期望心理。

2.营造校园快乐阅读氛围

“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其为学校。”[3]首先,要让学生在校园里可以随处看到书的影子,随手有书拿来读,因此,我们在校园里除了开设图书馆(室)、阅览室外,还应在宽阔的楼道、班上开设图书角。其次,在校园文化栏、黑板报栏、班级文化建设栏等地悬挂有关阅读方面的名人名言条幅,以达到启发、激励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3.教导学生快乐阅读的方法

(1)授学生以“渔”。授人以鱼只解一餐之饥,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没有正确的方法,就难以提高读书的效率。因此,作为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如粗读、精读、略读、跳读......不同的书籍,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做笔记,如把书中优美词句和精彩片段、名言警句等摘抄下来,或在文章中做批注、圈点、勾画,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搭建家校合作平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快乐阅读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最大的快乐体验,让学生自发地爱上阅读。

(二)开展多种形式读书活动,激发快乐阅读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各种形式活动,汇报读书收获,以此激发学生快乐阅读兴趣。

1.开设读书交流活动课。每个星期开设一节读书交流活动课。让学生畅谈阅读感受,推荐名著,就自己所看的课外书中认为最有意义的内容作评价等,这种形式不仅激起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分享他们读书的快乐,还为同学们推荐了更多优秀作家作品。

2.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别林斯基所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4]我们在语文课课前开展三分钟演讲,让学生把课外在报纸杂志等看到的重大新闻、有趣的故事、有哲理的文章等与大家分享,把快乐阅读渗透到每一天。通过这个方式促进学生去寻找好书,阅读好书。

3.开展读后感征文比赛活动。每周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在写作过程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并通过征文比赛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写作兴趣,以此提高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4.开展手抄报制作比赛活动。每个学期举行一次手抄报比赛活动,通过制作精彩纷呈的手抄报,以图文并茂直观的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平时,我们制作手抄报如《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等等,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热情高涨。

(三)多角度阅读名著,体验快乐阅读感受。

面对阅读基础较差的农村中学生,要使他们从初一就开始阅读“大部头”作品的中外名著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我国文白夹杂的古代名著。如何吸引学生阅读原著,保持阅读热情,是需要教师用心想办法去引导的。

1.寻找亮点,趣读名著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部名著,不同的角度阅读,必定会有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和收获。如何寻找一个能激活学生兴趣的切入点,显得尤为重要。如面对《西游记》这一部洋洋洒洒82万字的文白夹杂的作品,要吸引学生阅读原著,寻找亮点。《西游记》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普及版或观看电视剧等方式已经对作品进行过娱乐性阅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娱乐性阅读走向文学性阅读呢?我让学生找出《西游记》中有关人物的诗文,如27 回三打白骨精中,师徒四人在初见白骨精时各自的表现,温柔敦厚、慈悲善良、谦恭儒雅的唐僧眼中的白骨精“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峨眉柳带烟。”,她就是一个为夫送饭的美貌农妇,他毫无防备。好吃懒做、见识短浅、贪恋好色的八戒眼中那女子:“冰肌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半放海棠笼晓日,才开芍药弄春晴。”八戒见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动了凡心,明是个妖怪,他却分辨来出来。但最终还是被摘桃回来的火眼金睛、勇敢机智的悟空一眼识破,“睁火眼金睛观看,认得那女子是个妖精,放下钵盂,掣铁棒,当头就打。”一棍打死。白骨夫人留下一具假尸首,脱身而去。第二次,白骨夫人变成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假装寻女,又被悟空识破,一棍打死。学生兴趣马上就来了,他们惊奇地发现,原著中竟然还有这么有趣的地方。由于人物性格的不同,同一人物在不同人物的眼中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

2.影视欣赏,直观激趣

我们学校在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因此,我们进行了影视名著欣赏活动。通过影视欣赏,让广大学生直观去感受品味名著经典,能够让学生尽快熟悉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影视作品曲折、唯美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继而将这股热情带到名著文本阅读中去,这个做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从屏幕中走进文本中,进行名著深度阅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

猜你喜欢
名著子女课外阅读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语文知识(2015年11期)2015-02-28 2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