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灯火盼人归

2019-01-30 09:08郭忆静,惠子,萧扬
厦门航空 2019年2期
关键词:祭灶

寒冬腊月,在这极其寒冷的月令,人们用炙热的火焰,点燃一个月的节日庆典。取悦神灵,礼赞生命,庆祝丰收,祈求未来无尽的光明,人世间的平安喜乐,都浓缩进这一片红火中。

人间烟火时

编辑_罗元廷

味的道

jì zào

祭灶

农耕社会前,烤炙食物、防御野兽等的火堆就是原始的“灶”,人们对灶神的崇拜就始于此。

传 承

我国祭灶的传统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秦汉时代,灶神与门神、井神、户神、中溜神共同负责家宅平安,为重要的“五祀”之一。那时候的说法是“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也就是说每月最后一天都要送灶王爷升天。后来大概是觉得太折腾,老百姓终于从月祭改为年祭。南朝时,祭灶是在腊月八日,与腊八节重合。最迟到宋代时,祭灶已经与小年合并起来,定在了腊月二十四这天。在北宋时,小年不叫小年,叫“交年”,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南宋时则称为“小节夜”。《武林旧事》记载“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小年能与除夕并举,可见相当重要。在交年之夜通过光照把虚耗赶走,和过年时扫尘、送穷一样,都是希望新一年能够平安吉祥,祭灶也是同理。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王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王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棱有声,说明灶王爷已经领情。

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老百姓把酒糟、蜜糖等各种甜食抹到灶上试图醉倒灶王爷,为了让灶神上天言好事,别打小报告,所以祭灶又叫“送甜”。

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祭灶的风俗保持到清朝入关,灶神上天仍是二十四,但是祭祀迁移到了二十三。按传统,官方和民间的祭灶都在腊月二十四,但是这样腊月二十四在朝廷值班的军机大臣就不能回家祭灶,思前想后,紫禁城里决定提前一天祭灶。官方祭灶提前一天之后,上行下效,清朝贵族官宦都纷纷效仿,逐渐移风易俗。京城里不需要分祭官灶和家灶的平民百姓,也跟风沾贵气。原本只是提前祭祀,却也逐渐变成了提前过小年。但是大多数地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老百姓仍然固守腊月二十四的小年祭灶,所以就逐渐形成了“官祭三,民祭四”的说法。

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中的“柴”排在首位,家家户户都需要个大灶头,可见灶有多么重要。小年夜祭灶送神,是老百姓年终一场欢喜的仪式。

灶 火

撰_文林碧莲 摄影_卢文

天气阴寒,我想念灶火。

家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大灶。小时候最先学会的家务活应该就是烧火。烧火有讲究:要虚心,虚心才能保持空气的流通;要中心,中心才能保证饭菜的火候。新手烧火容易暗灶,就是柴火堆太实了,空气不流通,火烧不起来;火焰要在锅脐周围燃烧,太前了,浪费柴火,太后了,前锅未开后锅抢着开。

烧火有好多便利:烘烤一下冻僵的手,烘干被雨淋湿的布鞋;放学路上捡到的几颗豆子可以放到火铲上伸到火上烤熟吃,往灰堆里埋一颗土豆或红薯,都是美味的零食。农家没有客厅,一家人除了睡觉,主要聚在灶房,特别是冬天,灶房有火,暖和。一家人一起干家务,聊天,嬉闹,温馨又快活。

最热闹的当然是过年时候。

天阴沉沉的,偶尔飘着毛毛雨。田野一片空旷,只在人家房边有这儿一垄那儿一丘的绿色,那是各家各户的菜园子。入冬了,芥菜长得粗壮翠绿,白菜则卷紧了身子蔫头蔫脑地,花菜撑开了脸盘,却被农人用菜叶子盖上了。路上不时走过一两个行色匆匆的人,都是去村上的小店买东西的,路上的冷清让人们更加留恋家里的热闹和温暖,都加快脚步向家里奔去。年底了,外出谋生的人都回家了。

农历廿四是祭灶的日子,祭灶是大事,送灶公灶婆上天,汇报这户人家一年的善恶,决定来年的福报,所以马虎不得。祭灶过后,过年的许多事情就开始了:廿五廿六杀猪、杀鸡鸭,廿七廿八蒸年糕、捶白粿、打糍粑,廿九三十祭天地、祭祖先、过大年。过年事情多,最忙碌的当然是灶了。积攒一年的大柴火都拿出来烧,一天到晚灶房里水汽蒸腾。母亲在灶房进进出出主持着各项事物,其他人都听她的安排,父亲联系屠户,捶白粿、打糍粑,奶奶帮忙给鸡鸭放血,翻白粿,搓粿条,孩子们在帮忙烧火,端送热水等。

杀猪是大事,我们家一般一年就养一头猪,养十个月左右。一年到头要采猪草,煮猪食,夏天还要用艾草帮它熏蚊子,用竹枝给它挠痒痒,精心伺候着,就为了这一刻:猪是家里的一大收入。杀猪那天,父亲很早就起来,去叔公家扛来杀猪桶放在场院里;母亲也早早起来,煮好早饭后,还要烧两大锅满满的开水用来褪毛。按规矩内脏是屠户的,主家只有猪肉。但母亲每年都把鸡冠油留下来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用它来炖淡菜干吃,据说可以明目;猪心猪肾肉嫩,向来留着炖给我们姐弟吃,这是我们一年一次的美味;然后东家送点肉,西家送点骨头,自家再留下过年的肉和油,剩下的就卖了。大概可以拿回大半头猪的钱,用以安排明年的学费和开春的农事。

捶白粿是重活,平时做不来,只有红白喜事和过年时才做,这时有男人在家。白粿用粳米做的,工序比较复杂。前一天先把粳米泡好,第二天上蒸笼蒸,蒸之前先到邻里各家打招呼,要大家一会来帮忙。当米粒熟到一半,父亲吆喝一声拎起滚烫的蒸笼,一边喊着:“让,让让……”,一边疾步往厅堂走。厅堂的一个角落放着一个石臼,早已清洗完毕。父亲把米饭倒入石臼里,然后抓起同样清洗干净的木槌开始捶米饭,邻家的叔伯兄弟听到声响,都聚了过来轮流帮忙。男人一边抢着出力,一边互相问候,询问一年的收获及明年的打算。农家无闲时,农忙季节在家帮忙,其他时间能出门打工的都出门了,只有过年一起帮忙时能聊上几句,亲热亲热。当米饭粘连成一块整体,不再散开时,粿青打好了。妈妈把粿青掰成小孩巴掌大小的块儿,重新放回蒸笼,继续蒸。等粿青蒸得完全熟透,再无半点硬米粒,就再捶打一遍,只是这次翻动时不是用清水而是凉开水,打得所有的饭粒散开,彼此融为一个整体,粿体细腻筋道,白粿就成了。接下来是女人和小孩的事了,在桌子上铺一张干净的大匾,涂上茶油,妈妈把粿体放在匾上搓揉,揉成一个圆球,然后挤出一个一个拳头大小的粿团,我们抓着粿团,把它往粿印里按,粿印底部刻着“牡丹富贵”“喜鹊报春”或“喜”字、“福”字等图案,涂上茶油,粿团按实后就成了一块印着花样的粿饼。粿饼五块为一摞,最上面那块点上食红,以示吉利。新捶出来的白粿混着茶油和蒸笼的独特味道,香滑筋道,十分好吃,可惜现在吃不到了。

大年三十准备年夜饭,要丰盛。鸡鸭鱼肉,样样有,来年才有好年景。此外还得把鸡鸭鱼肉腌的腌,炸的炸,有的摆盘里,有的装瓮里。过去,这些年货要备着正月招待客人用,初十之前,没人动刀杀生。还要准备初一早晨的素菜,我们随爷爷奶奶新年第一餐吃素。这些活主要是妈妈在忙碌,我打打下手,别人帮不上忙。妈妈在切白斩鸡的过程中,偶尔塞给我一块边角料,我就又心虚又开心:弟妹们都没吃,我懂事,妈妈偏疼我。因为除了年夜饭,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用来招待客人的。

年夜饭后要炊“火饭”,就是用蒸笼蒸一笼白米饭正月吃,以示传承好日子;还要“压火种”,要把硬木柴火埋在火炭和灰里,保持火种的彻夜不熄,以示火种不熄,人丁兴旺。我常常在想,“灶火”在乡村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农村争执,最气愤时便是拿把锄头要扒了人家的灶;骂人最狠的话就是“倒灶”。

《白虎通·五祀》载:“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人类懂得用火后,从火塘到陶灶、固定灶,一步步地追求安定富足的生活。灶火,温暖了人类在广袤的自然中奔波求生的凄凉,是我们集体潜意识中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我想念灶火,亦不过是想念那份家人团聚的幸福安然,想念族亲聚居、相亲相爱的人间烟火之情。而灶又似乎与女主人联系密切:灶地的选择、灶门的朝向、做灶的时辰都与女主人的生辰八字相关,以利于女主人为家庭兴旺之吉兆。女儿出嫁时,母亲给女儿一块灶心土,嘱咐她过门后第二天泡水请一家人喝,以求女儿在新的家庭和和美美,顺顺利利。最早的灶神是女性,她的形象与守着那一口灶、守着一家的温饱安足的女人密切相关。

所以,我想念灶火,想念的其实是母亲给予我的安宁和温暖吧。(转载自《闽都文化》)

相守夜欢哗

编辑_罗元廷

村的火

shǒu suì

守岁

有人说,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

送 迎

旧岁次夕而除,明日另换新岁。辛苦忙碌了一整年的你,风尘仆仆、长途跋涉的你是否已经平安回到温暖的家中,回到亲人身边与他们共同迎接新年?

守岁是汉族民间最重要的年俗之一。亲朋好友在除夕之夜,团聚在一起,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古时候,守岁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年长者守岁,意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而年轻人守岁是为了和父母长辈一起守住时光,为父母长辈延年益寿。因此,守岁的意思是对即将逝去的旧岁的留恋,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的满怀希望。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慢慢吃,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饭甚至能吃一夜。红烧扁鱼,年年有余;四喜烤麸,喜庆临门;手工蛋饺,招财进宝;糖心年糕,岁岁高升;吃个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人们在对食物的讲究中凝聚着家族的关爱与亲情,寄托着对来年的期望与祝福。大部分家庭会在吃过年夜饭后,将茶点瓜果摆满一桌,围桌谈话。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流光溢彩。

守岁之俗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曾为守岁赋诗:“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有人说,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来。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以“辞”和“迎”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完成“天人合一”。

大地上的狂欢

编_辑 郭忆静 图片提供_视

灯笼是人丁兴旺,火光是辞旧迎新;焰火照亮了土地,仪式温暖了人心。

社火

陕西陇县“社火”一词是指节日迎神赛会扮演的杂戏杂耍,其渊源是汉族劳动人民在祭祀土神谷神的活动中,逐渐加进了其他杂戏杂耍的“百戏”广场娱乐活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小县城——陕西陇县,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因为社火而生生不息。春节期间,这里依然保留着耍社火的民俗传统,民间艺人在山间地头,扮演成各路神仙鬼怪、民间传说人物,趋吉避凶,迎接新年的到来。

打树花

河北蔚县

摄影_缪明俊

中国新年离不开热闹的节日氛围,河北张家口蔚县暖泉镇的“打树花”却独树一帜,既是最壮观的,也是最危险的民俗活动。民间匠人用热熔铁水,飞溅出无数火花,在夜空中迸射出最绚丽的光亮。在这令人震撼的视觉背后,观者无不触摸到贫瘠岁月普通老百姓对未来满怀热情和希冀的心,只不过,曾经“穷人的烟花”早已蜕变成一项民间绝技,只有不惧灼烫的火星,不畏烧伤的痛楚,才能打出满天的火树银花。

烧火龙

广东丰顺

丰顺埔寨元宵节烧火龙活动始于清乾隆年间,是当地百姓为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百业兴旺而举行的祈福活动。火龙由铁丝、竹料、纸等扎成,先用竹篾扎好每一节的龙体轮廓,再裱上白纸,然后用彩笔画上龙鳞、角、爪、眼睛等,再用硫黄、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药,做成“土火箭”。龙身最长可达十五节,长度四十多米,一条火龙一般要由三四十个赤膊青年合力手擎,加上鼓乐手、舞龙虾金鱼等人,整个队伍达二百余人。

元宵的夜幕降临,广场已是人山人海,在一阵锣鼓声过后,火缆队舞动着半圆状的火把在人群中开出一条通道,接着喜炮队点燃了缠在高高竹竿上的鞭炮绕场跑动,并不时地将鞭炮炸向人群,其震耳欲聋的气势让人纷纷退避。鞭炮声歇,“火龙”在鳌、鲤、虾、绣球等的引领下出场,先绕场三周,寓意“金龙出洞”,然后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点燃“火龙”,几十名赤膊大汉手擎火龙,在绣球的引领下舞动游走。龙的全身火花四射,千万道各色各样的火花交织在一起,伴随着漫天烟雾,天地间仿佛浑然一体,火龙在火海中翻腾,让人观后经久难忘。

营老爷

广东普宁

中国各地大抵都有土神的祭祀,潮汕地区这种对土地崇拜的节日,称为“营老爷”。这个“老爷”的身份可以是进入朝廷规定把典的神明,也可以是民间创设奉祀的杂神,一般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在村里轮流举办仪式,如同北方的庙会一般,鼓乐喧天,男女老少盛装齐集。其间还有一个独特的拜神跳火堆仪式,年轻力壮的男子抬着神像跳跃跨过火堆,只要跳过了火堆,便去掉一身晦气,迎来一个新的开始。青少年跳过火堆,也喻示着已长大成年,要勇敢刚毅,围观的人群无不呐喊助威,燃烧的烈焰营造出最热情的乡野民俗。

在营老爷的日子,除了要演戏酬神,还有巡游。人们自发组织成仪仗队伍,鞭炮齐鸣,绕村奔走,乐此不疲。对火的敬畏和求神祈福,共同达至纤尘无染的欢乐。

摄影_李艺爽

龙灯会

福建长汀

每年元宵节,福建乡村大多有游龙灯的习俗,长汀县彭坊村那长长的龙灯却有一些与众不同。这种龙灯叫“刻纸龙灯”,各家各户自行制作,将泉州刻剪纸艺术、元宵花灯艺术融合在一起,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龙灯主要由龙头、龙身、龙尾三大部分组成,整条龙的骨架都是用竹篾扎成,其中龙头、龙尾的表面多采用扎、剪、贴、裱的工艺制成,制作十分精巧。龙灯上的图案有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客家人祈求幸福、安宁的心愿不言而喻。

元宵节那天,等各家各户在自家祖堂由长辈在祖宗牌位前上好香,放好炮后,再把点上蜡烛的灯笼扛出,用撑杆一节挨着一节,相连龙身,共聚成五彩斑斓的刻纸龙灯,最长能达百米。龙灯接好后,还要绕着村子走上三圈,最后在起点十乡坪聚首,整个线路有如两环相扣又似中国吉利数字“8”。

摄影_卢文

灯上闹元宵

编辑_罗元廷

城的灯

yuán xiāo

元宵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赏 玩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古代称为“上元”,其夜则称“元夜”“元夕”或“元宵”。我国古代的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日必逢满月,叫作“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在正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被看作是吉日。据《史记·乐书》记载,早在西汉初期,宫廷中就有了正月十五祭祀太乙神(天帝),祈求福佑的礼仪活动。

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元宵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 间,高150 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猜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恰似元宵,必须削圆了才能继续生活,吃一口香甜软糯的元宵,未来一年的日子也必然甜蜜如斯。在大地回春之际,在元宵月圆之时,天上玉兔婵娟,明镜清辉,地上彩灯万盏,车水马龙,人们观灯会、猜灯谜、吃元宵,阖家团聚,其乐融融。

有一种光亮

撰文_方凤燕 摄影_陈健

那时候我以为,父亲是不爱我的,至少没那么爱。

大约一岁的时候,我被送人过。是一户远房亲戚,家境殷实,已有两个儿子,还想要个闺女。见我乖巧可爱,便萌生了抱养之意。那时候母亲身体不好,经常卧床,没有心力照顾我,加之生活清贫,日子过得拮据,便问父亲的意思。两人商量过后,觉得我如能在富裕的人家长大,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时候我还太小,话都说不利索,当然不会有发言权,也更不会有人来问我愿不愿意。我就这样被亲戚抱走。父亲有没有不舍,母亲有没有掉眼泪,幼小的我也不得而知。当然最后我还是被抱了回来,也才有了接下来这些故事。

2004年秋天,我离开家乡去到昆明上大学。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父亲送了我一程。路上他说了一句让我能记一辈子的话,他说:“这次把你送走,我从此就当你出嫁了。”这话让我鼻子发酸,陡然生出一股离别的伤感。这一去,故乡还是故乡,只是注定会成为回不去的故乡。父亲没有回头地走了。大学四年,我每年只在春节回一次家。那时候昆明到武汉,往来还是绿皮火车,28 个小时的硬座,常常坐得人面色晦暗,双腿浮肿。火车一路穿贵州,经湖南,一座座山穿过去,一条条河跨过去,到站经停时,我会下车呼吸一会新鲜空气。车站见证了这世间最多的迎来送往,那些在站台瞭望的人,有很多母亲,也有很多父亲。我看着那些一步三回头的父亲,心里就有了情绪,为什么我的父亲,离开时从不回头?

岁月里藏着答案,但岁月也从不回头,像一条河,以不可阻挡的气势,一路奔到2016。那年我出了一次车祸,在医院躺了近半个月。那时候已近年关,医院天天往外撵人。我的主治医生是个戴着眼镜的白净年轻人,他一次次在病房门口探头问我,什么时候出院?家人什么时候来接?我总是说,快了。说这话的时候我很心虚,家人在千里之外,况且大雪封路,他们没有办法赶过来接我出院。医生第五次过来的时候,终于失去耐心,白净的脸严肃得像一张黑铁皮:医院不是救助站,你还是赶紧收拾一下出院吧。我脸红耳赤,说了声好。我的腿伤已无大碍,已能架着拐杖走路,再这么占着病房,赖着不出院,的确说不过去。最后我找了一个老朋友帮忙,才算顺利回到自己的窝。晚上父亲打电话,问我过年怎么打算。我说:不回家,就留在厦门。父亲又问:有人照顾你吗?我说:有,护工阿姨又体贴又周到。父亲似乎信了,没有多说什么。事实上,没有什么护工阿姨,我是一个人。护工阿姨也有家,也要回家过年的啊。后来一直到我腿伤痊愈,父亲都不曾来看过我。

故事讲到这里,似乎父亲真的没有那么爱我。然而这并不是事实的全部。我是长大后听说,我被抱走那个晚上,父亲坐了一夜,床前的小灯也亮了一夜。第二天天没亮,就启程赶去亲戚家,把我抱了回来。走之前留下一句话:自己的闺女自己养,哪怕吃糠咽菜。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父亲走时从不回头,只因他不喜欢离别。这个5 岁开始就活得像一个孤儿的男人,最害怕离别,他害怕让女儿看到他的眼泪。他也是第一次做父亲,也会脆弱,悲伤,也会慌乱无措。我还知道,我车祸住院那段时间,父亲关节炎犯了,痛得走不了路,他没有办法奔赴千里去接他的女儿回家。那年除夕,他在灯光下,默默抽着烟,就像多年前我被抱走那次一样,一夜没合眼。烟抽了一支又一支,指间烟雾袅袅绕绕,他守着灯,坐成一尊雕塑。我更知道,离家的这些年,无论我回不回家,每年除夕,父亲都会把家里的灯擦得干干净净的,天没黑就亮起,那是牵挂,是念想,是为人父母最热烈的希冀。

父亲把灯守老了,灯也照老了父亲。他背驼了,看不清近处的东西,牙齿也不大好,咬不动硬的食物,关节炎让他走路再也不能带风,而是慢吞吞,他彻彻底底成了一个老父亲。这让我每每想起来觉得悲伤。就像是眼睁睁看着花朵被风雨打落,月亮被乌云掩埋,太阳被地平线吞没。而我只能看着,无能为力。

有什么办法呢,双脚也有到不了的远方,爱也有做不到的事,我对父亲的老去无能为力,正如父亲对我的离家在外无能为力。但就像仰望天空,总会找到光的方向,当爱抵达不了的时候,至少可以为爱的人留一盏灯,光亮的那方,是我们的来处,也是我们的归途。

林间鸟

撰文_无名之辈

几个月前,我终于研究出如何关掉朋友圈。世界一下变得漆黑又清净,就像是每个日复一日的夜晚一般冷清自在。我站在窗口,不禁想问,这片万家灯火下,是否真的每个人都如朋友圈里面演绎的那般快乐幸福。

摄影_孙霖

几天前张小龙在腾讯公开课上花了四个小时畅叙他和他的团队是如何定义微信,就连张小龙都意识到这个产品离“真实”越来越远,朋友圈已经成为一个“人设表演场”,人们又回到了面具世界的社交目的,演一个想让别人看到的“自己”。点赞成了社交上寒暄的握手,留言成了点头哈腰的恭维,点赞加留言再主动发条朋友圈成了温情脉脉“一表忠心”的投名状。迟迟还没能研发出异地隔空投射AI 技术的科研人员们倒是可以向朋友圈的“投名状”族取取经,我隔着屏幕都闻到了那股靴臭味,这个技术早就在朋友圈被广泛使用,他们那些科学的木鱼脑袋实在有些“迂腐”。原来所谓身不由己,不过是乐在其中。这是社交场的表演,非正式演出时间还为大家安排了24 小时不打烊大型“人设独角戏”现场。你向往什么你就“塑造”什么,完美诠释了幸福靠自己“创造”的真谛。仅仅如此还不够,如何跟上时代参与每一场“演出”,名人悼念必不可少。把一个老名人或者名老人“裹上重重纹饰,不许它露出本来面目”,他们的至高无上,纯洁无瑕,是我们最好的春药。在这个时代,朋友圈最饱含深情,最高尚无私,最美好如初,最坚贞不渝,人人都在攀登高尚的山峰,下面跟随摇旗呐喊鼓吹喧阗的信众,套子里也挤满了“追求幸福”的人,还有些人或躺在喷绘板前,板上喷着随风摇曳的幸福的麦田。与其说那是我们的“人设”,不如说那是我们的期许,期许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和勇气。西班牙有一句谚语:“如果常常流泪,就不能看见星光。”我们说:“如果常常微笑,你的运气总不会太差。”不能哭,义乌小商品市场的18K 皇冠会掉下来。

睡觉前那条朋友圈,是我们给自己睡前最后点的“灯”,它照亮了都市人漆黑的夜。生活明明令我疼痛,演戏却让我短暂快乐。李志在2018年的尾声接受国内知名男刊《GQ》的采访,关于几个月前他签约麦田音乐的事情又在民谣界掀起了一波讨论。于是微信接二连三在夜里抖动收到“好事之人”给我发来的文章链接。我不过是两年前写了一篇不算正经的散文,回顾我那几年误打误撞参与了几个朋友“没事吃饱撑着请独立歌手来厦门演出”的青春荒诞事,这里面恰巧有李志。于是朋友圈里不知情的人都以为我和他可能有些熟,又或许觉得我们都应该更关心一点我们的“名人”朋友。其实,比起独立歌手李志为什么签约厂牌,我更关心时尚杂志给他拍的肖像照,四十岁的他怎么变得这么苍老又瘦嘎嘎,像个刚从大病逃脱还未痊愈的脆弱病人。是的,我还是没忍住点开看了那几篇文章。

除此以外,这个采访者还有一篇番外篇阐述自己是如何在2018第四季度满世界找李志想做采访最终得偿所愿,聒噪的人群都说自己关心的是:你是独立歌手,你这是背叛!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只记得李志说:“当冬天来临的时候,抱团取暖好过单打独斗独自面对。我还有很多人需要养活。”

这就像几房在家靠别人喂养坐吃等死的太太小妾们,一天远处天空飘来几个字:“独立靠自己培养,幸福靠自己争取。”平日里把精神食粮当“爹爹”一样膜拜的大家坐不住了,尔等独立高贵与众不同的人设不全靠你来打造吗?你改了我去哪重新找标榜,不行,你不能改。“爹爹”表示很无奈,明明自己一辈子追求的是不用装“孙子”,谁想要做一群不想断奶人的“老子”,给你们穿上这件外衣是想你们找回防御的本能,不是让你们凑活过着并不独立但多一丝文艺气息的生活,让生活看上去假装很有意义的样子。抖完文艺老中青三代的外衣,我紧接又在ofo的维权人群中和一群叫“佛系青年”的人相遇。看完文章打开手机桌面上的“小黄灯”ofo(ofo 的logo 极像灯泡),关注一下我那199 元的押金退还进展如何。点上好几个接口,通过极为复杂和曲折的路径才能找到退还押金的界面,状态停留在:排队中。点进去我的排队号:12532514 位。

摄影_辛晓峰

199 元对于我而言,只是让我失去吃一顿大餐的不错机会,它并不会真正影响我的生活。反而是那些满大街横七竖八好无规矩可言的小黄车,更直接影响了我的生活环境。但199 元x1000 万,我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站在一千多万人的人群之中,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

很少有人提起王晓峰了。几个月前,美团收购摩拜,王晓峰卸任CEO,淡出公众视野。很多人依然讨论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她在摩拜被收购后出任CEO,8 个月后宣布离开,她说她仍然会在出行领域投入精力去创业。注意,她不再提“共享”这个风靡了2017年,在2018年最惨淡落幕的年度词汇,她只说自己会继续在出行领域。“共享”这个立足于“乌托邦”世界的美好愿景,已经和一大批共享单车一起沉入了现代城市的垃圾场,在焚烧炉里化作乌有。还有更多“免费”与“共享”有待淘汰和去等着被拖回。

非著名作家刀尔登说过:“中国人只有在安全的时候才是勇敢的、在免费的时候才是慷慨的、在浅薄的时候才是动情的、在愚蠢的时候才是真诚的。”我看这句话是不对的,当“免费”的时候,同样没有人会是慷慨的。创造所谓“免费”的人,争先恐后侵占“免费”的人,最后都成了同一批人,削尖了脑袋,如何从别人的“免费”权利中挤占权益的人。高速上不要命抢翻车物资的人,他们不是觉得命不重要,是觉得比别人多抢到一些“免费”就是挣到,他们又怎会想到他们抢到的本该是谁的权益。侵占,早已被他们与生存画上等号。

那些远比199 更为严重的数字,可能是每个月四五千的固定收入,它负责三四线城市一家几口的生活,一到两个孩子的教育,还有两位年迈至亲的晚年生活。于是一辆在台风中可能被刮走的贷款买的货车会比命还重要,一份城市人均收入的固定工作会比理智更重要。

也有另外一些“更重要”的,一个创业者失败如何继续体面活着比一群人失去工作生活保障重要,一起“一般事故”的车辆刮蹭中一个小康家庭坚持获得足够赔偿比逼人走投无路藏起匕首重要,一个绝症患者对世界的不满如何发泄比几个无辜生命重要,一家疫苗企业股东如何快速成为财富阶层比一个国家的孩子疫苗有效无效重要。

当再无什么可以抛弃时,便只剩下牺牲一个选择。为了赢可以牺牲一切,包括责任感,包括底线。有人凭借着求生的本能就做出了按下一百人那条船上的按钮,有人凭借着权力的欲望就主动炸沉了诺亚方舟,却不知那是最后一艘船。抛弃众人的人,最终,被抛弃者也可能成为践行这句话的动手者。工具可能是一辆车,可能是一把锤子,甚至可能是两手空空,一张嘴,一个不知要开往何处去的方向盘。

如果大海决堤希望那洪水灌满我的胸口,如果大地消失希望人类可以被再次塑造。对我而言,现在最好有一针叫作“岁月静好”的疫苗,或者来一颗“没心没肺”药丸。毕竟,我理性不够,血性渐凉,人性又总在隐隐作痛。最该补脑的人都选择去补肾,最该去学一技之长的人都选择去买彩票,最该去点灯的人走在灯前罩住了光亮。

我还会时不时发一发我设计好的朋友圈,提供给那些爱我的人观赏,城市里的万家灯火,即便没有收留我的那一盏,我也仍然可以归家,即便归去时没有灯火迎接,却仍有声音,而那声音里,唱的是:“我爱着你。”

九月的诗歌已经被风雪掩埋,斜阳永远不能在孤独中得到解放,青鸟到不了你在的地方,但它仍在林间呼唤你。万盏灯火即便没有一盏为你而燃,它仍然是那宇宙中永远免费的分享者,收留每个人,无论你是山林的樵夫,还是夜里的守墓人,星空下的流浪者,还是那个大海上迷航的人。

猜你喜欢
祭灶
祭灶节
———二十三,糖瓜粘
祭灶节——二十三,糖瓜粘
过小年,真热闹
小年究竟是哪天
过年说祭灶
甜甜的祭灶果
关东糖
祭灶神
乡村祭灶年味浓
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