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军 张玉霞 (.临夏回民中学 甘肃 临夏 7300;.临夏中学 甘肃 临夏 7300)
为了不断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努力完善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与水平,文章对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州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摸底调查,试图探讨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州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解决目前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建议,为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顺利实施和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以甘肃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 (即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1831所农村中小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情况展开调查与研究。
表1 调查对象情况一览表
通过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和数据,并查阅和体育课程有关的基础理论书籍以及近年来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之后对搜集到的相关材料、信息加以分类与总结,为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文章设计了和课程实施有关的学生、教师调查问卷,在甘肃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农村中小学随机抽取了33所学校的部分年级或班级进行现场投放和收集。为保证问卷的效度,在发放前用回测法对问卷进行检验,结果信度为92%,效度为84%;对学生发放问卷965份,回收有效问卷926份,有效率为95.96%;对教师发放问卷235份,回收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为98.72%,取得预期效果。
根据制定的访谈提纲,对有关专家和学者以及经验丰富的一线体育教师进行走访,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数据收集后,对其中的有效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按照统计学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调查发现,各学校教学场地设施良莠不齐,田径场大小不一,篮排足场地只有个别乡镇学校才有,羽毛球场地几乎不见,最多的是散落在校园周边的乒乓球场地。以上情况乡镇较好于山村,山村较好于牧区,高中好于初中,初中好于小学;在体育器材方面,各学校并没有专门的器材室,甚至没有体育教研室,体育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同在一个办公室,不多的体育教学器材散放在办公室的角落。据统计,有11.62%的学生认为学校场地器材的质量和数量能满足日常体育活动需要;17.52%的学生认为场地设施一般,能基本满足体育活动需要;68.23%的学生认为场地器材缺乏,满足程度很差;还有2.63%的学生没有明确表态。综上说明,现阶段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州农村中小学还存在场地器材不足的问题,各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改善体育场地设施和学生活动空间,以保证体育教学和业余体育活动的充分开展,是目前体育与健康课程顺利实施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据调查,自治州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上较以往有了很大的灵活性,课程内容的涉及也较为广泛,教师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和学生爱好安排调整课程的实施方案与教学计划,既满足了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又融入了地方民族特色。总结和分类发现共有三十多种,各学校平均开设8-12种;从各学校课程实施内容的不同性质所占比例来看,计划性活动约占总体的70%,非计划性活动占30%。在对两个州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调查中,71.37%的教师以体育与健康教材内容为主授课;9.15%的教师根据场地器材实际情况个别选择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民族传统项目;19.48%的教师直接选择“放羊式”教学。目前两个自治州的农村多所中小学在新课改下设置的内容较为丰富,模块重复率较低,学生参与度较大,某种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学习和单一枯燥所导致的学生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等现象。
有关专家指出,选择设置更贴近学生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选择的灵活性,能更进一步实现五个方面课程内容的目标,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多所学校(尤其是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质量并不高,体操等危险性较高的项目从无涉及,体育课成了活动课,课外活动成了自由活动,“放羊式”教学凸显。
根据调查,自治州的农村中小学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上,80%以上的学校采用单一的以班级教学为主的常规教学模式,这是由于大多数中小学场地较小,器材严重缺乏,再加上同时上课的学生人数较多,根本无法选用其它教学分组形式。有30%左右的学校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以学校普及的运动项目为主,小学和初中分别以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初一初二年级、初三年级等为单位,按不同年龄阶段和学生特点,编制体育兴趣班或是特长训练队,组织开展一些体育竞赛和体育训练活动;还有10%左右的学校在课外活动的组织上创建以民族特色为主的体育教学组织活动,每周或每学期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体育娱乐活动,全校所有师生参与;每周定期按民族传统需求,在规定的地点分别进行以男生或是女生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以这种内容或形式进行,打破了传统的分级分班教学模式,以学生兴趣和特长重新组织体育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民族传统特色。
由上可知,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农村中小学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上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多样性,并能兼顾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促使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以保证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顺利实施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学校体育教学要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不断完善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农村中小学统一存在教师数量少、水平低、专业性差等现状。据统计,各中小学体育教师人数,小学1-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初中2-3人、完全中学和高中3-5人,教师数量极度缺乏;其中男教师占94.4%,女教师5.6%,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本科以上体育专业教师占3.82%,大专及以下占82.6%,非专业教师占13.58%,有50%以上学校的教师不着运动服和运动鞋授课,30%左右的教师着西服和皮鞋授课,教师专业素质和结构很不合理;有89.36%的教师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7.52%教师参加过一次州县组织的公开课或教学观摩课的讨论,3.12%的教师参加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的培训,教师培训力度非常小。
调查显示,22.8%的学生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指导能力满意,33.69%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40.2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其余3.3%的学生没有给出明确答复,这说明教师在学生的认可度方面还需不断努力和加强。访谈中还了解到,体育教师很少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体育课程也不被领导所重视,与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师相比,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几乎没有,培训比例为1∶8.9,培训工作严重滞后。体育教师培训机会少、时间短且方式单一,体育这门综合性和探索性较强的学科被边缘化甚至被搁置,只留老师们在教学中独自探索。在部分中小学,尤其是六年级和初三年级的体育课由班主任代上,还有部分学校由其他课任老师代上,上课形式都是“放羊式”;体育课随时被其它课所替换,体育教师也不时被其他科任教师所替代。所有这些现状的出现,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校领导心中的地位以及小升初、初升高的制度所造成的,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关键环节忽视而引起的。
调查发现,甘肃省少数民族自治州农村中小学在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方面的力度非常薄弱,只是在教学过程中选用一些民间游戏来代替部分因器材或设施不足而无法进行的项目,不对民族和地方优质素材进行加工和改造,进而创编成地方或校本教材;只是在课程实施中选择现有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场地器材进行教学,不对校内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器材设施以及校外可利用的体育人力资源和设施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甘肃省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农村中小学并没有表现出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优势,课程的地方化、校本化进程相当缓慢,学校和体育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意识不强。总之,努力挖掘校内外的优质体育资源,利用和开发好课程资源,是为了学生学的更好、学的更多、学的更有趣。
各学校课程内容安排较为详细,但课程整体实施质量不高;学校活动场所和设施有待完善,还无法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课程组织形式较为灵活,一定程度上能够兼顾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体育教师过少,各校要在师资队伍建设和结构方面做出适当调整和补充。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实施有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地方经济发展、学生锻炼意识增强、学校体育竞赛开展和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等多方面有利条件,这对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有重要作用。
师资结构不合理、课程长久规划不足、教学监督体系不健全、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是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应该积极面对,着力解决。
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要利用好现阶段存在的有利条件,积极解决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