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姚瑶 郭子宾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市政公共单车服务得到扩展,以私营企业为主要资金和技术提供者的共享单车突破市政公共单车有桩式的限制,以无桩模式极大提高作为交通运输工具所能提供的产品完整性,使用便利性迅速得到发展。共享单车作为深入人们生活的最根本共享出行模式,为长期困扰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即通勤者使用市政公交系统如地铁或公交到达站点后解决通勤目的地与站点间可达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解决途径。然而,在作为新事物出现的共享单车发展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负外部性问题,诸如乱停乱放、私自占用等违规使用现象,降低了城市出行效率和城市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城市治理新问题[1]。
为了共享单车可持续性发展,更充分发挥其便利性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各方都极力解决上述问题。主流观点主张由政府出面规制这一自下而上发展出的自由市场乱象[2],然而也有观点指出政府监管存在滞后性,无法满足共享单车迅猛发展的态势,而能够同时调用多方力量的信用监管可以通过用户间举报、监管和行业间监管相结合,使用积分记录和价值诱导,实现共享单车乱象的有效治理,而这一机制正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长期缺乏的市场力量[3]。
本文使用行为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对共享单车市场用户使用行为乱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反思,证明和思考信用监管机制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
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具体表现。在国外,荷兰最早推出了公共自行车出行方式,由此西方学界开始了对共享单车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的共享单车由政府免费提供,但由于缺乏管理,失窃、损毁严重等问题不得不暂停。直到1995年,丹麦首先推出有桩式公共自行车模式,使公共自行车统一管理、定点停放,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才得到大幅改善,有桩公共自行车的模式一直被沿用至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共享单车的管理越来越智能,GPS技术被广泛运用到共享单车的定位服务中。与此同时,随着私家车数量增加,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缓解城市公共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立起自己的公共自行车系统[4]。
近年来,我国开始引进并发展共享单车。早期我国共享单车主要由政府出资建立,并统一管理,所有权归属于政府。随着共享单车租赁的出现,共享单车管理模式开始转为私人企业承包,不再由政府统一管理,共享单车市场在我国并未非常火爆。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发展,共享经济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OFO、摩拜等共享单车企业以“扫码即骑、无桩停放、按时收费”的新型共享单车,成功将共享单车的发展推向高潮,这一新型共享单车模式得到迅速的普及并开始向海外输出。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共享单车的模式也并未完全解决共享单车的管理问题,共享单车损毁、丢失等问题依然亟待解决[5]。
共享单车信用监管机制主要分为共享单车公司间信用体制和社会水平的信用机制两类。前者由企业作为监管机制的发起人,使用互联网共享单车出行平台进行信用记录和奖惩,从而达到对用户使用行为的监管和约束;后者由相关政府和行政部门执行监管角色,并且使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将共享单车行为和信用数据统筹进入交通运输信用机制以及金融信用领域,扩大共享单车信用监管机制影响力和约束力。
基于单车公司间的合作和用户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可以在公共社会信用体系中建立有效的信用点机制。例如,像“摩拜”现已在移动终端内置的信用积分机制一样,每个注册用户都有一百分的信用积分,当他们正常骑车、报告已有损坏情况或报告他人违规时,用户可以相应增加信用积分作为奖励。对违法行为,如非法停车、忘记锁车、添加一个私锁、或由交警通报的其他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会实施负反馈,即每个被发现的违规操作扣至少十五分。最终,负分数的用户将被禁止使用共享单车。信用积分可用于折价和骑车免费券,从而用货币的方式,在对特定共享单车公司的用户信用制度中引入了行为价值。
社会水平的信用体制发起原因主要在于,即使违法行为人从未使用过共享单车,也有可能实施破坏,偷盗。因此,对特定共享单车公司的用户信用制度对这些人没有约束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引进政府规章。比如通过与共享单车企业共享信息,结合来自交警数据库的信息,政府机构可以建立一个非机动车数据库,用于禁止违法的共享单车的使用。也可以建立个人交通失信行为数据库,将共享单车的信用与汽车驾驶员驾驶证的年度评价挂钩。这些数据库可以进一步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如影响未来的贷款申请、旅游和消费的便利性等。因此,即使是没有在特定共享单车公司注册使用共享单车的人,也会受到信用制度的影响,因为它与政府数据库有关,影响着社会信用体系。
行为经济学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行为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创建的经济学分析流派。行为经济学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相结合,研究社会中人类的理性和趋利避害问题。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拓展了西方经济学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等过于理想的不足假设,使传统经济学的在个体经济决策上应用性更强[6]。
从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思考共享单车使用行为乱象的问题,可以有以下原因归纳。
首先是信息不对称问题,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基于“完全信息”原则,而行为经济学提出不完全信息,即信息不对称。在共享单车使用情景中,用户往往会面临对指定地点共享单车可用情况了解信息不足等信息不对称问题。尽管共享单车作为建立在信息化大数据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共享出行服务平台,相比于传统交通运输出行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丰裕度已经完整许多,但是不可避免地,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尽管共享单车移动终端上显示某地可使用共享单车数量充足,但是使用者往往会遇到区域内所显示可使用共享单车有极大比例存在损坏等不可使用情况,而这些是共享单车平台并不会实时提供给用户的,只有当用户面对某辆特定单车扫码完成后,才会给予相关信息,而此时用户出行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了。这使用户的出行体验大大降低。而共享单车的主要适用目标是完成地铁或公交等通勤的“最后一公里”,使用群体往往是时间价值较高的通勤者,因此当上述信息不对称问题出现时,相比于平静时期,使用者负面情绪更容易被激化,易于作出恶意损毁的决策。甚至部分使用者在多次遇到此种情况以后,为了避免之将作出私自占有等不当使用决策,以减少自己出行时间成本增加的风险。
其次是缺乏对非理性的考虑。受到传统经济学“完全理性人”假设的长期影响,研究者和市场分析者往往忽视了非理性的实际存在。完全理性人假设认为市场行为者的决策是在完全信息下的自主独立,是不受其他决策者影响完成的。然而事实上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市场决策者,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同类效应”,即个体的决策会接受到同样情景下决策个体的潜在影响。甚至人们还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因此,由于市场非理性,在共享单车的使用乱象问题上,当使用者为了自身便利自发地出现不规范使用,在企业决策者还未来得及发现时,该行为将会以较快速度进行扩散,成为现象级问题。而此时进行事后监管成本和难度都大大增加。
最后是忽视认知偏见[7]。认知偏见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行为主体存在“短视”认知偏差,在面临收益即期实现而成本未来支付的行为选择时,会过于重视选择的即期收益。人们本身在进行决策时就有“短视”的决策偏好,即偏爱短期收益,而由于一定程度上的监管不力,共享单车在短期给人们带来的收益收效十分迅速,并且效益损失几乎为零。因此人们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往往考虑的是自身利益,而很难思考到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占用。第二,人们在面临即期支付成本而未来实现收益的行为选择时也常常不愿意为之。在作为通勤者面对“最后一公里”情景中是否进行共享单车违规使用决策时,选择规范使用我们将收益心理道德的认同和长期素质的增长,但是机会成本是无法准时出勤,一个即将在小时单位内兑现的即期成本。因此,人们往往更容易不那么痛苦地选择违规使用。
因此,分别针对上述三点基于行为经济学框架的分析,提出对共享单车使用乱象的约束机制。首先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相比于信用监管机制,政府监管的直接力度不足,因此应当建立共享单车企业水平的信用监管机制。由于决策者和市场的非理性问题,应当建立与货币奖惩挂钩的信用机制,用信用信息显示化和货币价值诱导利用决策者“趋利避害”的天性进行约束。而基于认知偏见问题,信用监管机制需要将违规成本外化,比如信用公示、货币惩罚等,纠正决策者天生的认知偏见。
行为经济学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完善了传统经济学假设的不足,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决策。基于行为经济学分析框架,研究发现,共享单车使用不规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源于使用者与服务提供者的信息不对称、市场行为者的非理性以及认知偏见。因此提出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行为者自身监管的能力,使共享单车市场完成“共享共治”,实现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