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胜军,付绍武,黄 芝,陈清媚,叶芬芬
(1.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广东 深圳518172;2.启英学校,广东 深圳 518111;3.康乐学校,广东 深圳518115;4.建文外国语学校,广东 深圳518116;5.东升学校,广东 深圳518112)
从2003年末我国教育研究界学者提出“Blended Learning”这一概念[1]开始,混合式学习模式就在我国教育实践领域广泛传播开来,特别是最近3年以来,更是成为了热点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个性化学习,提升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也提到增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推动优秀学习资源的开发与运用[3]。”寇海平[4]认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大概要经过五个阶段:培养信息素养—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课程改革—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全面教育改革,当前大致处在第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时期。
传统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足,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来弥补,且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如利用QQ群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发展[5]。而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已有一线教师在初中化学课程的复习课[6]、实验课[7]做过一些尝试,但教学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验证。本研究试图结合云班课平台及初中化学的特点,构建“基于云班课的初中化学混合式教学流程框架”,并通过教学实施,以期验证该流程框架的教学有效性。
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教与学的特点及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性能特征(如图1所示),参考现有JoshBersin[8]提出的“四环节”、李克东[9]提出的混合学习“八步骤”及黄荣怀[10]提出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三个阶段,本研究构建出基于云班课的初中化学混合式教学流程框架,如图2所示。
图1 云班课平台功能特点
整个学习流程框架是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过程性评价理论及JiTT教学模式[11]等理论提出的,分为前端分析、资源设计及管理与活动设计、评价设计等三个阶段:前端分析更多是对于学生特征、学习内容和目标以及学习环境的分析;资源管理与活动设计主要包括基于云班课平台课前、课中及课后的线上或线下的资源及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同时云班课平台模块进行相应的线上匹配;评价设计主要包括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及学习活动组织评价等三部分。
图2 基于云班课的初中化学混合式教学流程框架
本研究主要是在龙岗区3所学校的3个初三班级实施基于该流程框架的混合式教学,教学时长为8个教学周(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说明
为了了解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初中化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效果,特制定了学习者对该课程实施的学习态度及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问卷设计从“学习活动”“动机(基于 ARCS 模型[12])”“反馈”“评价”及“教学效果”等 5个维度、18个题目展开。利用SPSS22.0[13]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常用的内在信度系数为Cronbachα系数(克龙巴赫α系数),本调查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926。一般而言,当题目接近20个时,如果信度系数>0.9,表明信度很好;信度系数>0.8,表明可以接受;信度系数>0.7,表明应对此测量工具进行修订,但仍不失其价值;信度系数<0.7则应抛弃,需重新设计测量工具。所以,认为本研究所使用的满意度调查表信度很好,可进一步对数据进行后续分析。同时对问卷的各个维度进行信度分析(如表2所示),所有维度的α系数均大于0.7,考虑到每个维度的项目数均不超过7个,所以认为该问卷的各个维度均达到了可接受水平。
另外,为了从多角度收集数据,本研究还设计了半结构化的师生访谈问卷,学生访谈主要从“最喜欢的环节”“哪些积极的影响”及“继续使用的意愿”等三个方面进行,教师访谈从实施该流程框架教学“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对学科教学的支持”“与学科教学的适配性”及“继续使用意愿”等四个方面进行。
表2 满意度调查问卷在5个维度中的信度
(1)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汇总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实施基于云班课平台初中化学混合式教学流程框架的三个样本班级学生,发出问卷121张,收回问卷121张,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20张。具体如表3所示,并从五个维度进行分析。
(2)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从学习活动维度看,84.8%的学生对云班课平台在教学中增加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表示满意,83.1%的学生对云班课平台在教学中增加小组合作探究及动手机会表示满意。反映出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流程框架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推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有促进作用。
从动机维度看,在引起注意(Attention)方面,89.4%的学生对教师上传至班课化学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趣味性及有效性表示满意。在关联(Relevance)方面,85.3%的学生对通过云班课学习,增加了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及化学学科价值的理解表述满意;80.7%的学生对课前通过平台反馈的问题,在课堂中能解决大部分疑问表示满意。在学习信心(Confidence)方面,81.9%的学生对通过云班课中挑战性的“作业/小组任务”活动,培养了思考、探究与合作能力表示满意;71.9%的学生对通过云班课中“经验值”排名,提高了对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兴趣表示满意;76.2%的学生对通过云班课辅助学习的方式,增加了学好化学学科的信心表示满意。在学习满足(Satisfaction)方面,80.2%的学生对通过云班课中同学和教师的“点赞”,更愿意在课堂中踊跃发言、乐于分享表示满意。可以看出,该教学流程框架在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从反馈维度看,82.3%的学生对通过云班课平台将课前或课后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表示满意;86.6%的学生对通过云班课平台将课堂中自己的思考及时记录并与同学们分享表示满意;82.5%的学生对通过平台将化学实验中的关键现象及时记录并上传分享表示满意;88.3%的学生对通过平台及时看到课堂或课后测评题的结果及解析表示满意。综上可以看出,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学习能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问题及思考及时反馈给教师或与其他学生分享,提高了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也提高了学生间的互动与智慧共享。
表3 满意度调查问卷数据汇总
从评价维度看,82.5%的学生对云班课平台的 “点赞”功能进行肯定这种评价方式表示满意;88.3%的学生对通过云班课“经验值”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表示满意。可以看出,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能更全面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对更全面、科学评价有促进作用。
从教学效果维度看,分别有84.8%、87.1%及86.5%的学生对初中化学概念课、实验课及复习课的不同能力方面均有所提高表示满意。可以看出,基于云班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基本适用于初中化学的不同课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综上所述,该流程框架在教学的不同维度都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满意度调查的基础上,本研究还进一步进行了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师生访谈,以期从更多角度收集证据。本次学生满意度访谈每所样本校选取三名学生,如表4所示。
表4 学生访谈对象分析
为保证真实性及准确性,访谈采取一对一形式且在事先征得访谈对象同意的情况下录音,并转成文字以作后续分析用。
利用中文语义分析工具NLPIR[14](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Information Retrieval,自然语言处理与信息检索)对学生访谈文本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从名词分析可以看出,在基于云班课平台混合式教学的化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丰富课堂环节设计,充分发挥小组探究的力量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及知识内化。从动词分析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意愿更强且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选择权及动手权,同时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从形容词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是学习更轻松、目标更明确、有趣不再枯燥、能及时准确掌握学习情况。可以看出,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3 学生访谈文本词频TOP10统计分析
利用NLPIR语义分析工具对前三个访谈内容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为“化学、课堂、课后、测试、风暴、混合式、记录、练习”等8个词,侧面反映出教师对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思维激发、即时反馈及过程管理三个方面。
从文本的情感分析(又名倾向性分析,就是将拥有感情色彩的文本加以分析、处理、总结以及推理的整个过程)利用NLPIR语义分析工具对教师访谈四个问题的回答进行“情感分析”,以判断教师对该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的倾向性。如图4所示(参数设置为“单个对象分析”“对象名称:云班课”)。
图4 NLPIR对教师访谈内容情感分析界面
表5 NLPIR对教师访谈内容情感分析统计结果
从表5可以看出,3名教师对该混合式教学框架总体呈积极态度,说明该模式对初中化学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分析结果看,基于云班课的初中化学混合式教学流程框架对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互联网时代缺的不是信息或资源,而是对信息的整理或资源的结构化管理。利用云班课平台可以对各类多媒体资源进行结构化管理(如图5所示),可以自定义章节管理,并在每个章节下上传相应资源,学习者根据需要可以快速精准学习,且资源存储在云端,在多平台(智能手机、Pad及PC机)之间都可访问。
通过基于该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进一步丰富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选择,可以通过该平台的不同功能模块,如“头脑风暴”“投票问卷”“答疑讨论”“测试”及“小组任务/作业”等,为师生匹配不同维度或层次的教与学活动,提高了教学的参与度与有效性。
图4 云班课平台对化学多媒体资源结构化管理
通过记录学生参与所有“资源”及“活动”的学习轨迹并以“经验值”的形式呈现,激发了学生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动机。同时,通过“手势/一键签到”“摇一摇选人”等功能,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通过利用平台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全纪录,并以经验值的形式呈现。每一个视频资源的学习长度和进度、每一次活动或练习的参与,均能够实时跟踪和记录,从而形成全过程监控,然后通过经验值来进行展现。使得“过程性评价”变得更加具有可靠性,对综合评价的研究提供了实践案例,进一步促进综合评价更科学。
首先,样本局限在3所民办学校,而没有包含办学体制不同的公办学校,这可能影响研究结论的适用范围。其次,利用基于该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流程框架进行教学实施的时长只有8周,略显短促,所以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更长时间的实践来进一步验证。最后,本研究采用多种证据来源,收集足够的原始数据,让数据的解释与证据的筛选具有更强的弹性,但竞争性解释部分考虑不够。
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是新的学习模式之一,然而在基础教育方面,目前运用仍然不够广泛,不过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本研究仅是将化学课程当作典型,运用小样本加以研究。期待往后的研究中能扩大研究样本,涵盖公办、民办学校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并对比分析。当然研究的主体,应当由化学转变到别的学科,才可以使研究的结果具有更强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