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视角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019-01-29 16:08齐贵云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移情培育价值观

齐贵云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移情”又可译为共情,是一种理解并可分享他人情境的能力。世界万物是息息相通的,各类生命在本质上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感性存在的统一体,人正是因为具备这种基本的感受能力才能对他人、自然万物乃至自身产生同情,移情可以通过喜怒哀乐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移情现代意义的使用最早见于休谟关于“同情”的哲学论述中。现代道德情感主义路线的主要代表人物迈克尔·斯洛特认为休谟在《人性论》用同情来解释各种心理现象,将其看作对人性来说沟通的至关重要的原理。休谟使用的“同情”实质上就是“移情”[1]。这两个英语单词看上去非常接近,但是“移情”是晚近才出现的新单词,而且也不是直接从英语sympathy 转译而来。20 世纪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铁钦纳在翻译德国美学家利普斯作品中出现的德文Einftihlung(感受到……之中)一词时直接使用了empathy,于是一个被赋予了与休谟使用的sympathy 同等意义但形式不同的新单词empathy 应运而生。移情一词产生之后虽然在西方美学、心理学、哲学领域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流变,但其基本内涵没有改变。近年来移情理论的研究也获得了实验数据的支撑。巴伦基于多年的实验基础出版了《零度移情:人性残忍的新理论》,对移情作了深入浅出的解释:“移情指我们具有确认其他人正在想什么和感觉什么的能力,并且以适宜的情感回应他人的思想和感情。”[2]他认为那些具有极端低水平移情能力的人可能就是残忍的人,希望人们重视移情这种最宝贵的人类资源。

1 移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迈入新时代,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主义建设成败终究还要取决于建设者自身的素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战略任务。对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即将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去承担民族复兴的大任,因而对在校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步养成爱党爱国爱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大多数学生虽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耳熟能详,却不会自发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或可借鉴移情理论,移情理论在德育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需求。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体现了移情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本质上说仍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遵循思政教育的规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通过启发、感化、示范、引导等形式在相互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实现情感认同,进而转化为行动上的自觉。这就要求师生在情感上能共鸣。学生是具有各种丰富情感体验的个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灌输,更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析、讲解问题,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体验、分享学生的内心感受层面上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容易被接受。

其次,移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从宏观向微观拓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弘扬与新时代所处的复杂国际国内环境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第一次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以此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并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曾经历了一些曲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中,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树立了健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也要看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开始滋生并日益泛滥,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价值秩序的纠偏和重建刻不容缓,这就需要一套科学的价值观来引领和规范每一个社会成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是代表着新时代多元化的社会主体的价值共识,是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提炼出的、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的共同价值取向。在宏观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理论,还必须在微观上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微观上得到人民群众的移情性理解和共鸣,人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按照要求改造自己的价值观,才可能内化于个体的心理结构并外化为外在的社会行为。

最后,移情是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重视,但其实效性并不强,课堂效果不佳。传统的理论灌输、训导等教育方式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背诵既定政治、道德观念,并没有去体验、感受学生的情绪、情感,对学生的内心世界知之甚少。内心世界虽然归根结底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内心世界的变化与客观世界的影响往往并不同步或对应,它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潜隐性[3]。不了解学生复杂而潜隐的内心世界,就无从掌握学生真实的想法与需求,也就无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通过移情的方法,教师积极聆听并感受学生的情绪、情感,在理解、尊重、关怀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掌握学生真实的心理需要和内心感受,避免教育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并进一步外化为自觉的行为。

2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报告将其提升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层面,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教育要立足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更好地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复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但是目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现状却并不容乐观。

首先,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存在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贯穿于学校各部门和各课程中,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收效不佳。

其次,大学生价值取向过于功利化、世俗化。在校大学生除了要完成学历学位考试之外,还要完成其它各种考试,如职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应试体制下,大学生会觉得思政课不如其它课程重要,是可有可无的,只要能拿到相应的学分即可。他们对各种资格证书的取得非常积极,甚至把入党当成找到好工作的一个有利条件。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和社会转型的复杂背景下,不少大学生受西方文化和错误思潮的影响,盲目推崇西方价值观,功利化、世俗化现象比较严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出现悖离。

最后,大学生的知行机制失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及其教育方式方法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党与政府、学校高度重视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能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并不能说明大学生能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是新时代高尚的人格标准,大学生本应欣然接受、推崇这种新时代的价值标杆,但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强,价值取向偏向个人主义,积极追求个人价值,常常忽视社会价值。当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遭受挫折时,情绪就会出现波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践行动力就会弱化,体现在培育过程体验机制中就表现为知行脱节。他们在理论上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期待建立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但在实践中自己却不能严格遵守,而且这种知行矛盾并不会随着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理解而自动消解。

3 移情理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首先要积极推进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人们的价值观和政治信仰往往与其合理利益是否得到满足密切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在全社会得以推广,必须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来规范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非正义、非道德的社会制度可能会诱发人们对不道德的“移情偏好”,破坏正当的竞争秩序,毒化社会政治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追求,因此,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流价值观。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高低往往是衡量一个人社交能力与领导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一个移情能力低下的思政教师很难去体会、分享自己的情感与情绪,难以与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更谈不上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原谅和理解学生的错误与各种过激的想法和行为。一名优秀的思政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还要具备高移情素质,善于用理智调节由于对他人情感过于敏感而体验到的负面情绪,代之以热情、宽容、乐观、公正的心情去体验对方的心情。教师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要让大学生形成认同心理。认同是个体对外界事物认可并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要根据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现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让他们在正确认识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心理认同,并将其转化为心理层面的自觉意识,内化为日常生活中文明行为的内驱力。

再次要提高大学生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虽然是人类固有的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后天训练是可以提高的。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源泉,有助于帮助人们达到思想和情感上的理解和沟通,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移情能力,通过换位思考、角色扮演、情境讨论等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移情能力。

最后要将移情性评价体系贯穿始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靠思政课课堂教学就能实现的,不能用传统的成绩或分数来衡量教学效果,而移情性评价体系作为一种主观性的心理学评价方法则可运用其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否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多大程度上能真正践行及其中原由,教师应设身处地结合学生自身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来评价,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改变学生的“三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这一目标包涵的内容非常复杂,目标的实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其效果显现不明显,因此教学效果评价应该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和目标责任的层级结构,而不能用简单的分数来评价教学效果。

声 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编辑部上述声明。

猜你喜欢
移情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主体的突围
——论移情行为中两种现象的区分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心理咨询中如何识别和应对反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