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生
(肇庆学院 博物馆,广东 肇庆 526061)
清代广东状元林召棠称誉“砚以端最”。广东肇庆(古端州)土产端砚,古为砚乡,今则为“中国砚都”。历代众多端砚著述中,仅有一部是出自肇庆本土砚学家之手,即清代肇庆府高要县人何传瑶所著《宝砚堂砚辨》①本文“宝砚堂”同“宝研堂”,《宝砚堂砚辨》或略称《砚辨》。——这是肇庆颇为重要的端砚文献遗存。然而,地方文献缺乏对清代高要宝砚堂及相关人物的详细记载,以致现今学者多以为“宝砚堂”乃何传瑶个人之斋号。
其实,何传瑶著《砚辨》于高要之宝砚堂,而“宝砚堂”匾额乃清代著名学者冯敏昌为知交何英(传瑶之父)而题。“宝砚堂”是作为何氏之堂号,而非仅为何英或何传瑶个人之斋号。因此,本文拟从“宝砚堂”揭榜时间、宝砚堂具体地址及宝砚堂的主人这三个角度,对清代高要宝砚堂进行初步的考述。
清道光高要知县童光晋曾为何传瑶撰《宝砚堂记》,这是后人研究宝砚堂的重要文献资料。兹从宣统《高要县志》“附志(下)文征(文)”中摘录如下:
端州之东有羚峡,……其阳为端溪,产佳砚。……不为利所疚,无所嗜而珍,此何碧山孝廉“宝砚堂”所由名也。孝廉以乾隆己亥举于乡试,会试不第,担簦以归,澹如也。家不中赀,所宝惟砚。揭榜其堂,以为子孙藏。自予初任广宁,已闻孝廉之名,而未尝一至于斯堂。岁戊申,奉檄来权高要邑,素苦西潦,比年更患盗贼攻剽,兼多火灾。亟集绅庶,访求备御之策,因得交孝廉嗣子石卿茂才。茂才恂恂儒雅,有贤父风。读书课子,间或以医活人。是真笃守砚田,克有其宝者。会予移守阳江,登堂话别,茂才出藏砚以相示,什袭重籍,不啻陈瑚簋而席球图也。吾因之有慨焉。……而孰与斯砚,世为何氏之宝。虽然,亦视其子孙能守否耳。有茂才之贤,乃克承孝廉之志,石卿勉乎哉。宝以人传,斯虽片砚,亦当矜重。而况藏斯堂者为近世希有乎。所藏砚二,云是有明万历年间物,冯鱼山编修为书额,戴醇士阁学咏以诗,予遂为之记。[1]34-35
何英(碧山)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己亥,1779年)考中举人,但是会试落第,于是淡然归隐高要乡里。家中无积蓄,惟以砚为宝,故揭榜其堂为“宝砚堂”,希冀子孙后代永续宝藏之。可见,“宝砚堂”揭榜的时间当不早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又黄登瀛编《端溪诗述》收录姻亲、前辈何英七律诗一首,言“冯鱼山先生题其堂曰宝研堂”[2]264,可见“宝砚堂”乃知交、清代著名学者冯敏昌(号鱼山)为何英所题。《端溪书院志》载,清嘉庆四年(1799年)冯敏昌出任端溪书院山长[3],则冯氏题匾“宝砚堂”时间不早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
然而,民国高要梁赞燊著录“宝砚堂”云:“乾隆间南海何碧山建”[4]108。这里所说的“乾隆间”,当指何英修建“宝砚堂”这一建筑的时间。而“宝砚堂”揭榜的时间,大概在冯敏昌掌教肇庆端溪书院的两三年之间(冯氏嘉庆六年移席越秀道),即清嘉庆四年至六年(1799年—1801年)。
关于宝砚堂具体的方位,梁赞燊著录“宝砚堂”时付诸阙如。李护暖先生在《历代端砚著述》“《宝砚堂砚辨》”条目中指出:“何传瑶,字石卿。清高要西门后街(今属端州区)人。”[5]言下之意,即认为何传瑶所居宝砚堂的地址在肇庆府高要县城西门后街。然而,笔者查阅与高要宝砚堂相关的清人诗文资料,发现至少有三处与李氏该说法不合。
其一,清代何元曾赋诗《随鱼山师登披云楼,寻宝月台旧址道,访何武举英,观所藏水岩旧砚》。“鱼山”,即冯敏昌。冯、何师生二人先是登临游览肇庆古城墙西北段之披云楼,继至宝月台旧址道拜访好友何英。因宝月台位于肇庆府高要县城北郊,则何英所居之宝砚堂地址当亦在高要县城北郊。
其二,嘉庆六年(辛酉,1801年)春,冯敏昌将离肇庆赴广州掌教粤秀书院,临行前特意到宝砚堂与何英告别,赋诗《辛酉春移席越秀道,出端城访何碧山,即席赋赠》,首句曰“城北重寻兴未穷”[2]202。诗题“越秀道”在广州,“端城”即高要县城,“何碧山”即何英。“城北重寻”,点明宝砚堂位于高要县城北郊。
其三,清代黄培芳为何传瑶《宝砚堂砚辨》所作序文云“访宝砚堂于北郊,晤何石卿茂才”[6]。可见,宝砚堂的地址是在高要县城北郊。
综上,不难判断清代高要宝砚堂的具体地址,不在高要西门后街,而是在肇庆府高要县城北郊宝月台旧址道上。
清代高要何传瑶著《砚辨》所在之宝砚堂,是由藏砚家、武举人何英于清康熙至嘉庆年间“揭榜其堂”而成。道光年间,何传瑶继何英成为第二代宝砚堂主。至民国时期,宝砚堂兴废失稽,后来逐渐湮没无闻。
清代落籍肇庆府城的“何”氏,有五经里何氏、城北景星坊何氏、城西庆云社何氏,等等。而宝砚堂主人,为城北景星坊何氏。民国《高要县志》卷三“氏族上”(该卷由县人吴德元初纂,范锡谋、吴远基改纂),载“景星坊何氏”:
其先何许人不详。清雍正间有名(何)英者,始居城北景星坊,迄今凡十三世,散处于十八社间。今属北桂乡。有丁口三十余人。著《宝砚堂砚辨》之增贡生何传瑶,其族人也。地理篇古迹有“乾隆间南海何碧山孝廉建宝砚堂。嗣子石卿名传瑶,茂才,著《宝砚堂(砚)辨》”。据此,则传瑶之先当为南海人。[4]132-133
《肇庆市志》载:“清雍正间有何英,居城北景星坊。民国时传18世,丁口约30余人。”[7]对比可知,《肇庆市志》采用民国《高要县志》著录,但却将“迄今凡十三世,散处于十八社间”传抄成“民国时传18世”,明显舛误。
其实,何英,字碧山。但吴德元、范锡谋、吴远基等却将何英、何碧山视为两人。且未明何英、何传瑶之父子关系,误以为何传瑶仅是何英之“族人”。梁赞燊在民国《高要县志》“古迹篇”中,断言何英(碧山)籍贯为“南海”,吴得元诸人沿袭此说,却不知梁氏所据为何。
宣统《高要县志》卷十六“选举篇·武举”载:“何者刚,乾隆乙卯(二十四年)中举,附城人,督标千总。……何英,者刚子。”[1]69可见,落籍肇庆城北景星坊的第一代何氏,实乃何英之父何者刚。何英为乾隆嘉庆间人物,故吴得元等人所言“清雍正间有(何)英”,此说似乎不确。何者刚家族可能出现过几代“单传”,人丁不算兴旺,至民国时传十三世,平均一世不过三个男丁。
何传瑶祖父辈落籍肇庆府高要县,祖父何者刚、父何英,皆是武举人。何者刚官至督标千总(官五品),其与端砚的关系如何,笔者尚未见诸文献记载。何英,生卒年不详,号碧山,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考中武举人,然其性好砚,且精于鉴赏古器,又有诗名,可谓“文武双全”。何英的人物交游,略见于同时代文人诗文之中。
1.与龚骖文的交游
龚骖文,号简斋,广东高要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中举人,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翰林院检讨,历官宗人府丞,致仕后归隐高要乡里,晚年掌教端江义学,享年七十三岁,道光《高要县志》有传。
黄登瀛跋《宝砚堂砚辨》言:“宝砚堂砚辨者,石卿先生所著也。……道光十年庚寅孟春,姻弟黄登瀛谨跋。”[6]可知黄登瀛与何传瑶两人大概是同辈姻亲关系。故黄氏编纂《端溪诗述》时,特收录龚氏两首与前辈姻亲何英相关的诗歌。
其一,龚骖文《何碧山世讲招饮》:“弱冠我来游,芒鞋尝负笈。山斗老经师(原注:谓罗夫子讳廷举),神恬气冲挹。执经正乐群(原注:谓宗泗先生),冒雪程门立。倏忽五十年,隙驹谁维絷。谈笑君子堂,觞飞斜照人。沉醉复沉吟,情怀万感集。(原诗注:堂为昔年讲学处。)”[2]245
其二,龚骖文《题何碧山世讲天然石佛》:“卷石肖弥陀,弥陀住大罗。偶落人间世,人间降福多。生公尝说法,顽石点头能。石是何年石,真经听未曾。”[2]245
“世讲”原指两姓子孙世世有共同讲学的情谊,后代称友朋的后辈。以上两个诗题中,龚骖文称谓何英(碧山)为“世讲”;又何者刚(何英父)和龚骖文同为高要人,两人中举时间分别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二十七年(1762年),则龚骖文与何者刚父子应当有所交游。龚氏所言“君子堂”,或为何英所揭榜之“宝砚堂”。年届七十的龚骖文重游弱冠游学之地,睹物思故人,感慨万千。何英藏砚远近闻名,前辈乡贤龚骖文来访,当少不了赏砚雅事。故诗题二所谓“天然石佛”,笔者以为此乃何英所蓄的一方宝砚(肖形)之“砚名”。何氏藉用“生公说法,顽石点头”这一典故来阐发他晚年对于佛学的参悟。
2.与冯敏昌、何元师生二人的交游
冯敏昌,号鱼山,广东钦州人(今属广西),进士,清代岭南著名学者,曾任肇庆端溪书院山长。何元,字叔度,岁贡生,广东高要人,为冯敏昌门生,著有《江上万峰楼诗钞》四卷。冯氏与何英的交游,上文已有述及,其中最重要的是揭榜“宝砚堂”一事。此外,冯、何师生二人与何英的交游又有唱和诗为证。
冯敏昌《辛酉春移席越秀道,出端城访何碧山,即席赋赠·其一》:“城北重寻兴未穷,冬阑行夏到春风。君家喜色从何见,庭际山茶烂漫红。”[2]202
冯敏昌《辛酉春移席越秀道,出端城访何碧山,即席赋赠·其二》:“入座同欣送喜茶,杯盘蠲洁更堪夸。称翁未老心殊乐,明岁椒槃看颂花。(原诗注:时令嗣子舟成婚未久。)”[2]202
何元《随鱼山师登披云楼,寻宝月台旧址道,访何武举英,观所藏水岩旧砚》:“撰杖出城头,邀寻林木幽。楼台空漠漠,云月自悠悠。夫子顾徒侣,深杯怀昔游。因过五桥宅,相赏亦风流。”[2]280
从这些诗句,可以窥见冯氏与何英之间的深厚情谊及当时何氏与友朋于宝砚堂中赏砚赋诗的生活雅趣。
3.与李实的交游
李实,号充之,广东新会人,乾隆乙卯进士,肇庆府学教授,端溪书院监院。其自序《梅花诗》曰:“余于嘉庆元年丙辰教授端州,公余得以课子。课子之暇,爱种花木,曾于轩前手种梅,其爱梅也如爱子。然滋培灌沃,于兹七载矣,梅始开花,因用林和靖‘自锄明月种梅花’句,颜轩曰‘锄月’,并赋诗四章以纪之,时壬戌仲冬上浣。”[2]204李实所作《梅花诗》七律四首,时人多有唱和。何英曾作《和锄月轩诗》:
骨韵天生好护持,玉堂高和纪新诗。
垂垂已出无双格,落落先传第一枝。
庭外有香皆雪艳,林中何日不春熙。
吾家水部风流杳,十载凭君带月移。[2]264
肇庆府学训导、清代“粤东三子”之黄培芳,曾探访何传瑶于宝砚堂并有诗作《题宝研堂》:“宝研堂开静不喧,当年诗老驻高轩。等闲出郭亦相过,万叠青山正对门。”[2]148诗中所谓“诗老”,应指何传瑶之父何英。惜不见何英诗集传世,其诗歌亦极少流传,笔者所见仅上文七律一首。
关于何传瑶的基本生平与人物交游,笔者在拙文《清代何传瑶藏“丁敬二十八宿砚”考》已作初步考述[8]。何传瑶,生卒年不详,字子舟,一字石卿,广东高要附城(今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人,秀才,其生活年代大致在清乾隆(1736年—1795年)至道光(1821年—1850年)间。状元林召棠评价何传瑶为“砚之董狐”。在黄培芳的鼓励和督促下,何传瑶著成《宝砚堂砚辨》,颇有时誉,且流传至今,成为砚都肇庆唯一一部本土砚学著述。
何传瑶著《宝砚堂砚辨》,颇得时誉,这主要得益于其家学渊源。童光晋《宝砚堂记》云:“茂才(何传瑶)恂恂儒雅,有贤父风。读书课子,间或以医活人。是真笃守砚田,克有其宝者。……有茂才之贤,乃克承孝廉之志,石卿勉乎哉。”[1]34-35黄培芳序《砚辨》:“石卿家学相承,虽老石工尚逊其精识。”[6]林召棠序《砚辨》:“石卿既生砚乡,承家学,又饮食嗜好于是。”[6]戴熙序《砚辨》:“石卿之于研,可谓精矣,辨可谓明矣。说不固,辨不游,真知灼见,务与人以可信。石卿盖信人也。”[6]这些同时代交游圈文人雅士的言论,无不强调了“家学”对何传瑶著《砚辨》的重要性。
何传瑶的姻弟黄登瀛跋《砚辨》时,更是直言:“苟非家学相承,安能有此真鉴哉?则此一编,即谓宝研先人手泽存焉可也。”[6]黄氏认为《砚辨》的诸多真知灼见,实得益于“宝研先人”(何英)的砚学家传。《砚辨》这一重要端砚著述,饱含着宝砚堂主人何英、何传瑶父子两代的砚学思想与智慧。
综上所述,清代高要宝砚堂位于肇庆府高要县城北郊宝月台旧址道上。宝砚堂第一代主人为何英,其嗣子何传瑶为第二代堂主。清嘉庆年间何英揭榜“宝砚堂”,当时已颇有声望,其藏砚并精于鉴砚为远近所知,慕名来访者不乏其人。诸如端溪书院山长冯敏昌及其弟子何元、出任广宁知县继任高要知县的童光晋,等等。何传瑶能恪守父训,传承家学,藏砚、宝砚并擅长鉴砚,交游广泛,故“宝砚堂”之声誉得以延续。然时过境迁,宝砚堂的第三代主人及其后代已不可考。幸何传瑶积学有年,秉承砚学家传,著成《宝砚堂砚辨》一书,遂使“宝砚堂”这一清代砚乡肇庆最负盛名的“端砚文化名片”永传后世而终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