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脂肪干细胞胶(SVF-gel)在面部容量填充和年轻化中的作用进展

2019-01-29 15:19:21陈杰施珊李守春余婷
智慧健康 2019年13期
关键词:供体存活率干细胞

陈杰,施珊,李守春,余婷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0 引言

随着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对于面部的要求呈现出明显提高的趋势,临床中相关手术的使用频率也呈现出了明显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在女性群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临床中,针对改善面部衰老的手段的相关研究从未停止过[1]。脂肪移植技术在临床中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应用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脂肪干细胞胶是目前临床中较为先进的一种整容方式,本文就对此进行了探讨和分析[2]。

1 临床现状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脂肪组织填充一直是临床中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其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其也逐渐在临床多个领域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而脂肪来源干细胞(ASCs)就是其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法,在整形外科领域中得到了十分有效的应用[3]。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采用脂肪移植术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其远期存活率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因此导致患者的满意度较低,使得临床中并不能够广泛地应用该手术方法[4]。而在临床的研究中发现,在增加移植脂肪中的血管基质片段细胞的浓度后,能够有效地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如果在SVF细胞的分离中需要使用胶原酶进行提取工作,这会导致其临床风险增加,不利于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因此我们主要采用去除脂肪组织中的脂肪细胞,以制备脂肪干细胞胶的方式来进行手术,该物质是一种具有SVF细胞以及细胞外基质较多的,能够用于注射的凝胶状脂肪浓缩提取物,其具有较为明显的特点:①产出率<15%;②SVF细胞的浓度超过了4h105/mL;③能够通过27G针头;④CD45-/CD31-/CD34+ADSCs和CD45-/CD31+/CD34内皮细胞的含量较高[5]。

2 临床应用

临床中首先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临床手术方案,保证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手术开始后,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进行麻醉工作,然后使用含有0.001%肾上腺素的生理盐水对患者的抽纸区域进行肿胀浸润麻醉工作,然后使用内镜为2.5mm的抽脂针将患者的脂肪组织抽出[6];使用专利转化头对Coleman脂肪进行反复推注,进行离心工作,之后将油层下方的凝胶状物质用于临床SVF-gel移植中,采用25G或者27G长钝针进行注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中要将脂肪或者SVF-gel均匀地注射到骨膜上以及皮下两个层次之中[7]。在陈信恺等[8]人的研究中,就将SVF-gel移植与传统的Coleman脂肪移植相比较,结果显示,在采用SVF-gel移植进行手术的患者和采用传统Coleman脂肪移植进行手术的患者比较中,SVF-gel移植组患者的手术满意度为76.8%,明显高于传统组的50%;同时SVF-gel移植组患者的面部在术后仅出现了轻微的浮肿情况,而传统组患者则在手术后出现了明显的浮肿,显示较之传统的手术,SVF-gel移植的预后要更好[9]。

在临床中普遍认为,SVF能够有效促进脂肪再生,进而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在临床中对脂肪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并且去水去油后,我们能够将脂肪分为三层,即上层、中层以及下层,我们将其上层称为低密度脂肪,将中层和底层称为高密度脂肪[10];研究中显示,高密度脂肪相较于低密度脂肪,高浓度的SVF以及细胞因子,其在移植后会有更好的存活率。而SVF-gel与其具有相似的构成,含有浓度较高的CD45-/CD31-/CD34+ADSCs,并且能够通过物理剪切力将大多数的成熟脂肪细胞破坏,使得细胞中的含油部分被去除,并且保留ECM,一方面,SVF-gel通过纯物理的方式富集ADScs、去除含油部分,其对患者的影响较少,不易导致患者出现炎症等反应[11];在临床中ADSCs在脂肪移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在移植后分泌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以及成脂因子,能够有效提高移植后的脂肪存活率并且促进再审过程中的血管化以及成脂化,另一方面保留ECM则能够为移植后的脂肪组织提供再生所必须的“微血管支架”,保证了脂肪组织的再生率[12]。

3 存在的不足

虽然脂肪干细胞胶在面部容量填充和年轻化中较之传统的普通脂肪具有更好的效果,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其存在明显的不足。在临床中尚没有样本量较大、可重复强以及随访时间较长并且具有较强说服力的研究;同时在临床调查中则显示,整容手术的医学证据评估体系仅仅停留在3级证据或者4级证据;严重影响了临床中相关整容手术的发展[13]。

3.1 干细胞自身的局限性

众所周知,任何生物体在出生后即开始了老化的过程,干细胞也是如此。虽然细胞表面的标志物并没有随着其培养和传代出现明显的变化,但是其自身的活性却出现了降低的趋势,该结论是由Hayfliek和Moorheada在其研究中所发现的,其发现在经过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人体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速度较之初始提取时已经降低了50%,而在进一步研究中则显示,细胞增殖减慢的时间与干细胞供体的年龄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供体的年龄越大,其细胞的增殖速度就越慢;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其可能与细胞DNA中端粒酶不可逆转的缩短情况有关。而在另外的研究中则显示,相较于年龄较大的供体,来自于年龄较小供体的干细胞进入加速老化期以及最大的生存时间要明显较长[14-15]。这使得临床治疗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提供临床需要的干细胞数量,临床中基本都要进行纯化、培养以及分离等相关处理,这样就会导致细胞的活性出现明显的降低,影响手术的效果[16-17]。

3.2 临床数据的有限性

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使得临床中整容手术的数量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为了保证临床手术的效果,需要进行随访调查工作,以方便对手术流程和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其进步,但是由于患者出于隐私等因素的考虑,大部分患者往往拒绝参与长期的随访调查,因此导致临床中相关的数据较少,无法对手术进行有效的评价[18-19]。

4 未来的突破方向

4.1 三维技术的应用

在临床脂肪填充手术中,大多数情况下,手术的术后效果都是有医生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判断的,缺乏能够进行深入理论分析的数据依据;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中逐渐开始使用磁共振呈成像以及超声影像技术进行术后情况的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支持[20]。

4.2 建立干细胞库

在临床中,需要接受面部容量填充和年轻化等相关治疗的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群,因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临床中年老供体的干细胞存在明显不同的形态以及性状,并且其生物活性也出现了明显降低,应用于临床中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因此我们是否能够考虑在临床中建立相应的干细胞库,以进行供体和受体的匹配工作,使得临床手术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21-23]。

5 结语

在临床中,较为传统的脂肪移植手术,SVF-gel移植在面部容量填充和年轻化方面具有更加良好的效果[24],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手术的满意度,并且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其较之传统的手术方式其具有微创、流程短以及恢复快和效果好等优势。在临床中推广使用的价值,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其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仍需要不断地研究和发展,其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值得进行探讨研究。

猜你喜欢
供体存活率干细胞
干细胞:“小细胞”造就“大健康”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21:20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捐献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当代水产(2020年10期)2020-03-17 07:02:48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26
干细胞产业的春天来了?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高龄供体的肝移植受者生存分析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干细胞治疗有待规范
中国卫生(2014年2期)2014-11-12 13: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