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群英的历史贡献

2019-01-29 14:13刘希云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群英参政

刘希云

(德州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梳理中国近代的女权运动史,万勿遗漏那些曾在历史上开风气之先的杰出女性,这是还原历史真相,扫除意识形态遮蔽的重要一步。其中唐群英就是后人应该铭记的一位女杰。唐群英(1871~1937),湖南衡山人,是中国同盟会的第一个女会员,她不仅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女革命家,还是近代卓有成就的女报人和女教育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女诗人。其文韬武略,可谓出类拔萃,孙中山先生称她为“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并亲自授予二等嘉禾勋章。她所领导的民初女子参政运动,在中国近代的妇女运动中,开创了先河,时人叹为“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20世纪70年代末,邓颖超同志曾说:唐群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位“很知名”的女界“英雄人物”。90年代,康克清同志为她作了“一代女魂”的题词。1995年,北京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前夕,唐群英与秋瑾、宋庆龄、何香凝、向警予、蔡畅、邓颖超、帅孟奇被认定为中华百年八大女杰,唐群英荣列第四。

一、以凌厉飞扬的个性,开中国女权运动之风

唐群英,字希陶,号恭懿,她出生于一个尚武重文的名门,其父唐星照是清末提督,封振威将军。她从小反对缠足,四岁撤掉裹脚布,爱听父亲讲述英雄故事,养成了刚毅、豁达的性格。她20岁与曾国藩的堂弟曾传纲结婚,不几年,夫亡女丧,她归宁衡山。读书时,她醉心新学,深受康梁变法思想的影响,1904年与秋瑾相约赴日求学。在东京,唐群英先后结识了黄兴、宋教仁、刘揆一、陈天华、何香凝等革命人士,又拜谒孙中山先生,聆听其教诲,成为同盟会的第一个女会员。此后,她与秋瑾、陈撷芬、林宗素、方君瑛等过从甚密。1905年,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唐群英与张汉英等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罢课游行,并加入秋瑾组织的敢死队,向中国公使和日本政府提出强烈抗议。1907年从日本回国后,她与张汉英等奔走于长沙、湘潭和江西等地,宣传同盟会宗旨,开展武装斗争。1910年,她按照组织的安排,再次赴日,组织留日女学生会,担任会长,并主编《留日女学会杂志》,宣传革命主张。武昌起义前夕,她奉命回国,参与起义活动。1911年10月,她与张汉英在上海组织“女子后援会”和“北伐军救护队”,募集钱粮,支援军民,随即开赴战地,救护伤员,亲率“女子北伐队”投入攻打南京的战斗,是辛亥革命的“双枪女将”。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她受到孙中山大总统接见,授勋“二等嘉禾章”。民国建立,首倡女子参政,力争男女平权。1912年,唐群英在南京与张汉英联络林宗素、沈佩贞、蔡蕙等发起组织“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她被推举为会长,亲手制订政纲,发表宣言。4月10日,唐群英发表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宣言书》,严正宣告:“吾女子即居全国公民之半,吾党今日冲决罗网,扫除障碍,其第一步之事业,即在争取公民之地位耳!”“吾党当挟雷霆万钧之力以趋之。苟有障碍吾党之进行者,即为吾党之公敌,吾党当共图之”。①自此,由唐群英领导的一场规模空前的女权运动,很快席卷全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女性的觉醒。后来由于南北议和,袁世凯在北京担任了民国大总统,为了开展女权运动,唐群英与沈佩贞、王昌国等联袂北上,与民国政府中的顽固派展开斗争。1912年7月16日,中国同盟会改组会议在北京召开,宋教仁为了实现“政党内阁”,不惜迁就一些政团的要求,在党纲中删去了“男女平权”的内容。唐群英等提出强烈抗议,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仍无男女平权的内容,唐群体在众多女会员的簇拥下,质问宋教仁。宋教仁沉默不语,唐群英打了宋一计耳光,林森出面调停,也挨了一计耳光。会后,唐群英立即起草了《驳诘同盟会传单》,在社会上广为宣传。为了加强对女子参政运动的领导,10月份,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北京成立,唐群英当选总理。当她得知参议院拟定的《国会选举法》没有女子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立即与张寿松以女子联合会的名义上书参议院,要求补订《女子选举法》,但参议院以“无成立之价值”为由,将《女子选举法》案否决。此时,正值全国掀起了讨袁运动,为了捍卫辛亥革命的成果,唐群英将女权运动与讨袁运动结合起来,在12月9日与沈佩贞等同议长吴景濂展开辩论,声称:“凡反对女子参政者,将来必有最后之对待方法。即袁大总统不赞成女子有参政权,亦必不承认袁为大总统”。并在《女子白话报》上发表文章,抨击袁世凯政府。这让袁世凯非常恼火,继枪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之后,下令取缔女子参政同盟会,查封《女子白话报》,并在全国通缉唐群英。一场轰轰烈烈的女子参政运动被袁政府镇压了。唐群英只好离开北京,辗转回到了故乡湖南。

二、办报兴学,为女性觉醒鼓与呼

唐群英是民国时期较早办报纸,促进国民解放、对女性进行思想启蒙的思想革命先驱之一。她先后在东京、北京、长沙等地创办了《留日女学会杂志》《女子白话报》《亚东丛报》《神州女报》《女权日报》等报纸,她在《留日女学会杂志》的发刊词中指出:“我国女界数千年来,浑浑噩噩,以依赖为生活,以服从为义务,不知国家为何物,因此女子的智识水平远不及男子,要改变这种状况,惟有发顽启冥,振聩启聋,尽鼓吹之能力,采开导之方针”。②在《女子白话报》的简章中,唐群英声称:“本报专为普及女界知识起见,故以至浅之言引申至真之理,务求达到男女平权目的为宗旨”。③唐群英创办的报纸《女子白话报》《女权日报》均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写成,易于被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妇女接受,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时事等,后又增设小说、谐谈、时评等,对广大妇女进行教育,成为广大妇女的学习导向、思想导向。她所办报纸的政治宣传,成为妇女政治上觉醒的重要界标。

辛亥革命时期,正是中国女性女国民意识觉醒的阶段,由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和报章杂志的启蒙作用,一些进步女性开始拥有了独立的国民意识,唐群英就提出了“国家兴亡,人皆有责”的观点。作为一位具有传统诗歌才华的女性,除了创作了大量诗词之外,她还创作了不少政论文和白话文章,促进了中国女性国民意识的觉醒。这些白话政论文章主要在倡导女性的解放,鼓吹妇女的权益。她在《女子白话报意见书》里说:“平等也,自由也,此人类之初生,无所畀赋者也,自呱呱坠地之时,至奄奄垂死之日,无男无女,皆立于平等也。”④她在《湖南女界联合会之宣言》中这样论证女子应享有人权的依据:“一,确信人权由于天性,女子真有天性,应有人权;二,确信人权是人类生活,女子有生活,即有人权;三,确信人权平等,中国男女权力不平等,所以要恢复女子人权;四,确信人权互相维系,现在讲求社会协助,所以要恢复女子人权。”⑤在《女子参政同盟会参政请愿书》中,她从天赋人权的角度论述了女权的合理性:“各种之私权公权等,实天赋人之原权,无论男女,人人本自有之,无待他人之畀予或吝予也。故非个人本身或有抛弃之意思,或为能力所欠缺,或因行为生障碍,均可为充分之取得。”①她在文章中挑战了几千年的男尊女卑传统:“女子无权无地位,倍遭压迫和凌辱,实我国数千年重男轻女之习俗使然,自天高地卑乾健坤顺之说也,瞽儒陋士肆其邪焰,以女子无才为美德,以服役男子为天职,积非胜是,长夜漫漫,坤维不张,女权遂剥。自三从四德之学说中于人心,于是一般男子以有德无才为女子之天职,有耳而聋,有目而聩,有口而喑,有手而骈,有足而刖,起居服食仰给男子。”①在女子参政运动中,唐群英主持起草的《女子参政同盟会政纲》制定了实行男女权利均等、普及女子教育等11条政纲,即一、实行男女权利均等;二、实行普及女子教育;三、改良家庭习惯;四、禁止买卖奴婢;五、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六、禁止无故离婚;七、提倡女子实业;八、实行慈善事业;九、实行强迫放脚;十、改良女子装饰;十一、禁止强迫卖娼。她还在报刊上撰文指出:“女子须取得财产均分权,不受经济压迫;须取得公民选举权、被选举权,得参与政治的创造;须取得教育同等权,以求智能的发达;须取得职业对等权,减少依赖的生活;须取得婚姻自决权,破除专制的陋习。”⑥唐群英试图通过女性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方面的活动,完成女子人格从传统依赖型向现代独立型的转换。

除了办报,唐群英还兴办女子学校,开拓女子教育事业。她和孙中山先生会谈后,孙先生“提倡教育,使女界知识普及,力量乃宏,然后始可与男子争权,则必能得胜”的指示是唐群英思想的转折点。在女子参政运动失败后,唐群英潜心致力于女子教育。从1912年10月起,她先后在北京、长沙、衡山、岳阳等地创办了南洋女子政法大学、中央女子学校、长沙女子政法学校、女子美术学校、自强女子职业学校、白果虹茶亭女校、衡山女校、长沙复陶女校、岳北女子实业学校等近十所女校,办学数量之多,在我国女子教育史上首屈一指。为办女校,她倾家荡产在所不惜。唐群英办学的宗旨在于丰富女界知识,唤起女子觉醒,实现自我,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她的办学原则是:一是在普及妇女教育过程中,努力提高她们的斗争意识;二是实行职业教育,增强女性参加社会活动的本领。她创办的岳北女子实业学校,课程设置除了一般课程之外,还开设实业课,有缝纫、刺绣、书法、音乐、剪花等门类。由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很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为鼓动学生放脚,唐群英还编了《放脚五字歌》:“女子最可怜,自小把足缠。痛苦又难看,行路实困难。父训恪妇道,母命实难违。苦了我女子,有苦也难言。奉劝姐妹们,再勿把足缠。放足行千里,自强争女权。”这首歌在白果一带广为流传,为女子放脚、争取独立自主权发挥了切实的作用。1926年,湖南农民运动中的妇女骨干,绝大多数都是白果虹茶亭女校和岳北女子实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应该说唐群英的办学活动为湖南以后的社会革命准备了火种、培养了人才。

三、以诗词创作,书钧天报国之志

除了领导女权运动、办学办报,唐群英还创作了大量诗词,著有《吟香阁主诗草》四卷,具有不凡的诗才。《晓起》是她14岁写的诗:“清流依村曲,绿树接丹崖。邻村连雾起,山鸟唤晴来。”这首诗在造句用字上初见功底,可以说“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弗尖。”“绿树”“丹崖”“炊烟”“晨雾”“山鸟唤晴”,明快清新,色彩绚丽,把山村早晨的自然风光写得惟妙惟肖,如一幅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首诗不仅对仗工整,炼字稳妥,而且轻灵流动,绝不板滞。诗中的点睛之字:“依”“接”“连”“唤”,不仅用得恰到好处,而且把两个事物串起来,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尤其是“唤”字,既显示出了山林间鸟儿的飞鸣,又写出了乡村少女的天真。唐群英的诗词没有传统女诗人的闺阁之气,纤弱之感,而是焕发着一种阳刚之气,如铜钹铁板,铿锵雄浑,如江涛海浪,浩浩荡荡。1897年,唐群英26岁,刚刚经历了夫亡女丧的悲痛,她写出了这样的诗,《读<大同书>抒怀》:

斗室自温酒,钧天谁换风。

犹在沧浪里,誓作踏波人!

上述感怀,起句描写在斗室独自饮酒,这就有李白那种“长安市上酒家眠”的豪放气度,但她并不甘心在斗室度日,而是一边温酒,一边忧国忧民。第二句就立刻放眼环宇,思想为之升腾,写出“钧天谁换风”的句子。诗人举杯思考、求索:谁主天之中央,谁能扭转乾坤?谁能换风易俗?志气多么宏伟,品格多么崇高!然后笔锋一转,如高山坠石,她要主宰天下,树立新的风尚,改变旧的风俗!置身沧浪之海,蹈海弄潮。1903年,她写下《回赠秋瑾》诗:

荷叶花开夏复秋,西风不识自登楼。

孤灯瘦影难成梦,冷月寒霜不胜愁。

易髻而冠谁解恨?如蚕作茧我何忧!

生为人杰岂无路,且许芳馨结伴游。

秋瑾与唐群英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两位奇女子,她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的出身,同样冲破了封建藩篱,都蹈海踏波,投身革命。她们都擅长用诗歌的形式来抒怀,其风格婉中带豪,柔中寓刚。诗作承接秋瑾的诗而来,追忆姐妹们在双峰荷叶的美好时光,然后夏去秋来,西风渐紧,登楼纵目,情何以堪。颔联写景的这两句,明写景物,暗喻时世,国家的残破,民族的危亡使诗人无限感伤,引得诗人夜不成寐,对月伤怀。然而颈联笔锋疾转,如堤闸顿开,激流奔放。易髻而冠,君知我心,如蚕作茧,义无反顾。最后两句点化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一语,表明了共赴前途的心志。这首诗,缠绵中寓奋发,婉丽中见豪放。跳出了闺阁之情、离别之恨的个人天地,抒发对时代、家国的感怀,拓宽了意境。1906年,黄兴在东京组织同盟会,开设了报馆,办了《洞庭波》,征集党人诗文。唐群英写了这样的诗:“莽莽乾坤何处家,两年栖息走天涯。文明未播中原种,美雨欧风只自嗟。”自1904年唐群英赴日本寻求救国之道,早已把个人的小家抛掷一边,可是来日本两年了,中原大地还是没有播下文明的种子,面对欧风美雨只能暗自嗟叹。还有一首:“霾云瘴雾苦经年,侠气豪情鼓大千。欲展平均新世界,安排先自把躯捐。”诗人在外探索多年,像在迷雾中寻找道路一样,靠着一腔豪情侠气鼓舞众人。终于找到了一条救国之路,建立一个平权的新世界,为此不惜先把自己牺牲,表达了诗人对革命的热烈追随和一往无前。1907年秋瑾遇害,唐群英写下了这样的联句:革命潮流是秋风吹起,自由花蕊要血雨催开。这两句诗高度评价了秋瑾在辛亥革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她的牺牲掀起了革命潮流,在中国要迎来自由必定要有很多像秋瑾这样的人的英勇无畏,不惧屠刀,才能人间遍种自由花。1914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唐群英领导的女子参政运动受挫,她不得不离开北京避难于湖南老家。这时留下的诗作较少,代表性的有《由沪返湘舟中过小姑山,与张汉英和诗三首》:

枫叶经霜贮满酣,谁能夺得小姑山。

恨无长剑斩蛇虎,敢效须眉不踰闲。

蹈海扬波不计年,黄花遍地景依然。

何时广播罗兰种,灿烂神州共一天。

锦绣河山列画屏,谁知姐妹远游情。

傲霜饮露同舟济,北雁南归我独醒。

张汉英也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女权活动家,留学日本,较早参加同盟会,和唐群英是性情相投的好友。这几首诗表达了虽然革命活动受挫,但她依然没有丧失革命意志,和革命阵营中的男同胞一样,不敢偷闲,而且仍然希望着罗兰夫人的“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

唐群英还写过一些著名的悼亡诗。1917年秋,唐群英由京返湘,到长沙后去岳麓山祭奠黄兴墓,写下了《哭黄公克强》:

昔抱钧天志,东瀛幸识荆。

雄风驱鞑虏,建国赖长城。

民失擎旗手,我悲引路人。

千秋遗爱在,遥奠泪沾巾。

黄兴是唐群英革命生涯的引路人,可惜在1916年于上海病逝,只活了42岁,可谓英年早逝。孙中山是她的革命导师,人们把孙中山和黄兴并称“孙黄”,有孙氏理想,黄氏实行之说,意谓黄兴是实干家,辛亥革命的首功之臣。唐群英对黄兴极为敬重、崇拜,这首诗对黄兴的功绩作了充分肯定,表达了她的感激、敬仰、追思,悲痛不已。

1925年,唐群英正在家乡创办岳北女子实业学校,传来了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的噩耗,她极为悲痛,写下悼诗《哭孙总理中山先生》:

愁云惨雾瘴京衢,日落星沉万物芜。

岛国投旌陈腑肺,金陵请愿见乘除。

授勋感愧时时悚,赠句供吟句句珠。

苦雨凄风夜漫漫,挑灯重读龙蛇书。

此诗的起首两句,用了“愁”“惨”“落”“沉”“芜”五个形容词,借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内心的悲痛,烘托伟人长逝对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巨大损失。在日本自己投身在孙先生革命的旗帜之下,可谓一见如故,意气相投。在南京的女子参政运动中,面对很多打击和污蔑,而孙先生始终如一地支持她们,同情她们,一乘一除,对照鲜明。第五句是自谦,对孙先生授予她的嘉禾勋章,和给她题的诗句自己受之有愧。第六句则念念不忘孙先生赠诗,在风雨之夜,回顾这一切,只有重读孙先生的遗著来寄托哀思。由于对孙先生的敬仰,才写出了这情文并茂的悼诗。唐群英还给孙中山先生写了两幅挽联:

列强未打倒,军阀未铲除,天柱遽折,翘首燕云空怅惘;

主义须实行,民众须唤起,党人切记,缅怀遗训共勉旃。

这幅挽联把孙中山先生去世给国民革命造成的巨大损失概括得非常准确,孙中山一直要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实行三民主义,但是这些事业都未完成,先生就撒手人寰,中国革命就像失掉了擎天的支柱,让人北望北京无限惆怅。大家只能记住先生的教诲,互相勉励,把先生革命的遗志继承下去。第二幅挽联:

上下五千年,独国民党能隳帝制;

纵横八万里,惟华盛顿可媲斯人。

孙中山先生作为国民党的领袖,在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只有孙先生领导的国民革命把中国封建专制的君主制推翻了,中国结束了家天下的历史。放眼整个世界,只有美国的建国领袖华盛顿可以和孙先生媲美。这幅挽联对孙中山先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不朽贡献做了准确的概括。

在20世纪初的舞台上,唐群英无论其在辛亥革命中的卓越贡献,还是民国女子参政运动中掀起的历史风云;无论其在女权运动中的鼓吹呐喊,还是在兴办女学中的探索践行;无论其诗词创作的豪迈铿锵,还是白话文章的通俗晓畅,她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人其文值得后人永远铭记。

注释

①女子参政同盟会参政宣言书.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②留日女学会杂志.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③唐群英.女子白话报简章[J].女子白话旬报,1910-01-10.

④唐群英.女子白话报意见书[J].女子白话旬报,1912-02-18.

⑤湖南女界联合会宣言.女子周报[N].1912-12-13.

⑥神州日报[N].1912-04-11.

猜你喜欢
群英参政
山东最受欢迎酒店群英榜
山东最受欢迎酒店群英榜
山东最受欢迎酒店群英榜
颜回之乐
2009,新武器群英荟
基于农村妇女党员的农村基层自治管理探讨
美国华人参政问题初析
湖南农村妇女参政问题研究
“比例尺(一)”导学案
体坛“群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