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论对老年慢病管理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

2019-01-29 09:07赵佳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针对性医护人员病情

赵佳伊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辽宁 沈阳 110003)

据相关报道可知,我国目前有近85%的死亡率与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冠心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关,老年慢性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本文对治未病理论对老年慢病管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治未病理论对老年慢性病的作用与影响

治未病理论起源于古代的《黄帝内经》,其主要理论为“防重于治”。《黄帝内经》中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明代朱丹溪提出过:“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唐代孙思曾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清代叶天士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以上观点理论均是治未病理论的重要体现,提出疾病防变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强调身体保养、正气培养、既病防变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患病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预防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治疗后服药巩固病情且配合针对性食疗可以预防患者病情的复发。

中医中的冬病夏治就是在治未病的理论下开展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冬病夏治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原则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在夏季阳气上升,医护人员可以根据天灸疗法给予患者穴位药物敷贴,药物从皮肤渗入患者经络和穴位,通过经络气血排除患者体内寒邪气,对于秋冬季高发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胃炎和其他由阳气虚弱所引起的病症有着很好的疗效。因此,治未病理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有着重要理论指导作用[1-2]。

2 治未病理论的护理特点

治未病理论是采取预防的手段,防止老年患者慢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治未病理论的护理特点从整体的观念出发,通过针对性调节患者的饮食、身心、情志、及锻炼机体等多种方法,从而使患者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医护人员通过辨证施护,采用同病异护或异病同护的护理措施达到对老年患者疾病防变的目的,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性别、年龄、所生活的地域、气候等特点给予针对性养生护理方案,从而延缓或阻断慢性疾病的进程,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概率,增强老年慢病患者对治未病理论及健康养生知识的了解。

3 治未病理论在老年慢病护理中的应用

大部分老年患者的慢性疾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息息相关,如身体活动欠缺、饮食不合理、喝酒、吸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针对性给予患者运动、饮食、精神方面的护理,以消除患者精神压力及不良习惯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3.1 病情观察 治未病理论在老年患者慢病护理中,以健康人群的养护方式进行护理,未雨绸缪,以积极的护理方式防止患者疾病的发生,在患者病因未确诊前,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反应症状、患者体征及相关病况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为主治医生提出具有建议性的治疗依据。在患者病情发展的过程中,病情突变或并发症的情况经常发生,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捕捉患者的发病先兆,防止患者疾病传变。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胸口疼痛、言语不利等症状,若医护人员尽早发现患者发病先兆,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即可控制患者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的发生,使患者脱离危险,转危为安。

3.2 饮食护理 治未病理论根据患者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四季气候、患者的生理病理、生活习惯及其他特点进行辨证施事,给予患者针对性饮食护理,帮助患者解除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喝酒。在心脑血管患者的护理中,医护人员可给予患者针对性饮食护理,患者注意日常饮食清淡,少食蛋黄、动物内脏等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多食瘦猪肉、鱼类、牛奶等动植物蛋白较为丰富的食物,患者饮食食用油尽可能选择含有亚油酸和维生素E的植物油,减少患者饮食烹饪的用油量,少食腌制食品、皮蛋、贝类及钠含量较高的食物,据相关报道可知,北方人日均盐摄入量为8 g,南方人日均盐摄入量为6 g,饮食应定量,不可暴饮暴食,医护人员可根据此盐摄入量对患者饮食进行针对性护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医药膳颇受喜爱,中医药膳是以治未病理论及相关中医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辨明患者体内阴阳气血是否平衡,脏腑虚实普及患者津液之亏等体质差异给予针对性药膳,中医药膳中较为常见的有天麻鸡、山药粥、八宝茶、三七汽锅鸡和虫草鸡等,对老年患者的胆固醇控制、高血脂预防、心绞痛、冠心病及脑溢血的等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3-5]。

3.3 情绪调节 患者情绪变化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病理变化及生理功能,患者情绪的调节在治未病理论中有重要作用。人们的情绪应保持喜悦欢乐,才能够心情舒畅,甚至清醒。人们正常情况下的喜怒哀乐不会导致患者发病,只有猛烈、突发或持续、长期的刺激情绪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使患者脏腑阴阳失调,气机紊乱,从而致病。反复且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猛烈的精神伤害能够使患者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导致患者发病。据相关调查可知长期处于郁闷悲愤环境下的人和自卑感强的人病发肿瘤的几率高于其他人;性格急躁的人易患高血压及脑卒中,避免不良刺激能够适当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3.4 运动养生 生命在于锻炼,合理科学的锻炼可以调节气血、使脏腑功能旺盛、肌肉发达、关节灵活,使人筋骨强劲、增强体质,使机体抗病力增强,促进人们健康长寿。华佗所创造的五禽戏是很好的锻炼方式。人们在锻炼中应注意适量运功,持之以恒、循环渐进,才能够达到外以却恶、内以养生的良好效果。

3.5 临床健康教育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因人、因地、因时给予患者辨证护理,医护人员应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与患者面对面交流,倾听患者提出的与疾病相关的问题,以便给予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护理,在老年慢病患者的预防和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论

慢性病形成后就难以治愈,治未病理论适用于慢性病患者,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以健康人群的养护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防止患者疾病的发生,医护人员在患者病因未确诊前应加强对患者的观察,根据患者的病情反应症状为主治医生提出具有建议性的治疗依据;通过给予患者饮食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所在地的环境气候及患者的生理病理、生活习惯与其他特点进行针对饮食护理,帮助患者解除不良生活习惯,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计划;给予患者运动养生护理,以合理科学的锻炼方式调节患者气血、增强患者体质,使机体抗病力增强,促进人们健康长寿,从而达到外以却恶、内以养生的良好效果;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临床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至出院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倾听患者提出的与疾病相关的问题,以便给予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护理,在老年慢病患者的预防和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6-7]。

当今西医的发展与慢病预防思想均与治未病理论相契合,在老年慢性疾病的护理中,医护人员应采用治未病理论对老年患者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使患者发病进程得到延缓,降低老年患者慢性病发病几率。治未病护理方式技术简单,经济实惠,且有明显效果,值得在老年慢病护理中被广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针对性医护人员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