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病临床特征与治疗

2019-01-29 08:40张健苏海滨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2019年17期
关键词:塞拉利昂几内亚补液

张健 苏海滨

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既往又称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烈性传染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EBOV 于1976年首次被发现,分为扎伊尔、苏丹、塔伊森林、莱斯顿和本迪布焦5 种亚型。本次EVD 大流行开始于2013年12月,首先出现在几内亚,随后蔓延至临近的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据WHO 2015年10月14日公布的EVD 疫情报告,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报告的确诊、可能及疑似病例已达28454例,死亡11297例。本文就EVD 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进行综述。

1 临床特征

EVD 潜伏期2~21 d,通常为5~12 d。患者常急性起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因人而异,包括畏寒、高热、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消化道症状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黏液便或血便及腹痛等。由于毛细血管渗漏及大量补液治疗,可导致外周水肿。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鼻、口、结膜、胃肠道、阴道及皮肤出血、咯血和血尿等出血表现及低血压、休克等,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他多脏器受损。

WHO 对数据库中截至2014年9月的几内亚、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和塞拉利昂5国3343例确诊和667例疑似EVD 患者进行了分析统计,平均潜伏期为11.4 d,约95%的患者在接触EBOV 后21 d 内发病,大部分患者(60.8%)年龄为14~44 岁,男女比例接近。另一项对塞拉利昂106例EVD 患者的调查研究显示,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89%)、头痛(80%)、疲乏(66%)、眩晕(60%)、腹泻(51%)、腹痛(40%)、咽喉痛(34%)、呕吐(34%)及结膜炎(31%),仅1例有出血表现。对几内亚37例确诊EVD 患者的研究提示,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胃肠道出血最为常见),其中8例为黑便,1例为呕血和血便。

2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 WBC和淋巴细胞减少以及非典型淋巴细胞、血清AST 和ALT 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在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中可见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重症患者可见CRE、BUN 及ALP 显著升 高。Lyon 等报道2例EVD 患者在利比里亚感染EBOV 后血清生化学的改变:由于条件限制,这2例分别在起病后第10天和第14天接受血常规和生化学检查,均表现为WBC 升高,PLT 下降,血红蛋白保持稳定,伴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及低钙血症),ALP、AST 和ALT均升高;经治疗好转后,患者各项指标逐步恢复正常;AST 及ALT 升高幅度小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胆红素升高不常见。一项对2000年乌干达暴发的123例苏丹型EVD 患者的研究发现,死亡组AST 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存活组,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AST 平均水平升高7~12 倍,ALT 平均水平升高2~4 倍。ALP 可表现为正常或略有升高。肾功能在病程早期可表现为正常,但在发病1周后,血清CRE 和BUN 可出现升高,也可出现血尿和蛋白尿。Hunt等的一项研究表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50%(52/104)。EVD 的确诊须依靠病原学检查。

3 治疗

3.1 一般支持对症治疗

目前对EVD 尚缺乏特效疗法,主要采用对症和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预防控制出血,控制继发感染,治疗肾衰竭、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在此次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EVD 暴发中,37例确诊患者在出现症状平均5 d 后收入当地医院,平均年龄38 岁,主要表现为发热(84%,平均体温38.6℃)、乏力(65%)、腹泻(62%)及心动过速(平均心率93 次/min)。其中36例给予口服补液,28例给予静脉补液,在入院后第1个24 h 平均输入晶体液1000 mL。所有患者均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7例给予青蒿素为基础的抗疟治疗(其中4例确诊伴恶性疟),1例因低氧血症给予氧疗。经治疗后16例(43%)死亡,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平均时间为8 d。

呕吐和腹泻是EVD 的主要表现,可导致大量液体丢失,进一步引起乳酸酸中毒和肾前性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治疗EVD首先应给予口服或静脉补液,在补液纠正脏器低灌注同时应密切监测,避免液体输入过多。几内亚的37例患者中有3例在治疗前后进行了实验室检查,1例有严重的肾前性肾功能不全(CRE1229 μmol/L,BUN>50 mmol/L),并伴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pH 值7.21,乳酸7.4 mmol/L),每日给予5000 mL 的晶体液,连续使用3 d 后,肾功能明显好转(CRE 212 μmol/L,BUN14.3 mmol/L,pH 值 7.46,乳酸1.1 mmol/L)。同样,另1例给予每日补充4000 mL 晶体液及根据化验结果补充电解质,连续治疗3 d 后,病情得以明显缓解。

对于无法排除疟疾诊断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疟治疗。对于有感染征象的患者,可给予经验性的抗生素治疗。Kreuels 等报道了1例伴发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呼吸衰竭及脑病的EVD 患者,对其给予积极补液治疗,在入院后前3 d 每天补液量约10000 mL,维持电解质平衡,并给予广谱抗菌药物和呼吸支持等治疗后,患者病情恢复。提示通过给予加强支持治疗,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有效维护各脏器功能,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提高EVD 的治愈率。其他对症治疗可参考WHO 制订的病毒性出血热治疗指南。

3.2 探索性治疗

3.2.1 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法匹拉韦(favipiravir,T- 705)、BCX-4430、AVI-7537 和干扰素等。采用缺乏Ⅰ型干扰素受体的小鼠构建EBOV 感染模型,在病毒感染小鼠后6 d 开始使用T-705,可引起快速病毒清除反应,使与疾病严重性相关的生物化学指标异常降低,100%的实验动物在受攻击感染后免于死亡。目前T-705 治疗EVD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效果仍在进一步评估中,但由于治疗EVD 的推荐使用剂量及疗程要远远超过治疗流感的剂量和疗程,因此使用中须密切注意(由于潜在致畸性,T-705不可用于孕妇)。BCX-4430 属于小分子的腺苷类似物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对感染EBOV 的动物研究发现,83%~100%的动物存活;在感染马尔堡病毒48 h 后用药,效果也较明显,该药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AVI-7537通过基因沉默作用抑制病毒,在鼠和猴的实验中均显示出抗EBOV 的作用。目前认为采用干扰素治疗EVD 无效。

3.2.2 抗体治疗ZMapp 是由美国和加拿大联合研制的药物,包含3 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ZMapp在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实验中效果显著,3例在西非感染EBOV 的医务人员在感染后期使用,2例临床症状得以改善,1例死亡,但由于目前缺乏明确的临床试验验证,以及在使用ZMapp 同时也在使用其他的治疗方案,因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待进一步临床试验验证。同时,ZMapp的供应量有限,规模化生产虽处于准备阶段,但仍需时间。

3.2.3 基因治疗TKM-100802 是一种小片段干扰RNA(siRNA),在啮齿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中使用有效,在非灵长类动物中研究提示:如在感染后48 h 给药,存活率为83%;感染后72 h 给药,存活率为67%。对于健康人单剂量的研究发现,高剂量使用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眩晕、胸部紧迫感及心率增加。但在治疗剂量下,药物耐受性良好。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批准对EVD 患者可紧急使用。

3.2.4 恢复期血清治疗目前已有采用恢复期血清治疗EBOV 感染者及灵长类动物的研究,但其有效性仍存在争论。1995年扎伊尔型EVD在科威特暴发,8例给予恢复期血清治疗,7例存活,生存率明显提高,但由于患者均接受了对症支持治疗,且治疗时可能已处于疾病恢复期,因此对于结果的解释仍存在疑问。理论上被动输注含有抗体的恢复期血清可减少患者体内病毒量,但须进一步研究其作用。

3.2.5 治疗性疫苗一名女性在实验室暴露扎伊尔型EBOV 后,即给予含有扎伊尔病毒糖蛋白的重组疫苗,注射后几小时内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及肌痛,给予止痛药及退热药后缓解。但该例患者治疗是否有效或其是否真正感染EBOV 无法确定。由于不同型别EBOV 之间少有交叉反应,因此使用该类疫苗须区分病毒型别。

3.2.6 其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制剂(克罗米芬和toremiphene)体外显示有较强的抑制EBOV感染作用。C57BL/6 小鼠感染EBOV 1 h 后,分别给予克罗米芬和toremiphen,在感染后第28天生存率分别为90%和50%。对于胺碘酮、决奈达隆以及维拉帕米等离子通道阻滞剂的研究表明这些药物对EBOV 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次EVD 疫情中,在塞拉利昂未经批准使用胺碘酮治疗EVD 患者被认为是太过轻率,并认为可能与患者病死率增加有关。一些其他药物也可能用于EVD 患者的治疗。据文献报道,采用一种凝血抑制剂(rNAPc2)治疗被扎伊尔型EBOV 感染的猕猴,可对33%猕猴产生保护作用;活化蛋白C 可能有一定作用,研究表明活化蛋白C 在恒河猴中的保护作用与rNAPc2 一致。另外,包括氯喹、他汀类药物、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抑制剂、青蒿素以及FTY720 等均有可能在治疗EVD 中起到作用,但须进一步研究。

4 预后及其相关因素

EVD 病死率高,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WHO 将EBOV 列为生物安全4 级病原体。在对塞拉利昂106例确诊患者的研究中,从出现症状到死亡时间为(9.8±0.7)d;存活患者病程(21.3±2.6)d,住院时间(15.3±3.1)d。发病年龄与死亡明显相关,年龄<21 岁较>45 岁的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57% vs 94%,P=0.03),年龄21~45 岁的患者病死率居中(74%)。性别与病死率无明显相关性。从患者入院时症状来看,与死亡明显相关的症状包括疲乏、眩晕和腹泻。出现腹泻的患者94%死亡,而无腹泻患者的病死率为65%。多个研究表明,感染后病毒载量与患者的预后也明显相关。此外,死亡与存活患者相比较,入院时体温、CRE、BUN及AST 均明显升高。◙

猜你喜欢
塞拉利昂几内亚补液
早期液体复苏不同补液速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高精度磁测技术在塞拉利昂北方省GPAFAYA铁矿勘查中的应用
如何用好口服补液盐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对比
几内亚爆发流血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