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与薛生白对湿邪为病认识异同的探讨

2019-01-29 06:34梁润英姚振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张仲景苍术风湿

梁润英 姚振发

(河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湿邪是中医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妨碍脾的运化。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阳失运。由于感受湿邪原因众多,并且湿邪粘腻重浊“难解难分”的特性,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张仲景和薛生白两位医家分别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湿热病篇》中做了详细论述。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后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著作。其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对于湿邪为病,张仲景指出“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对于湿邪为病造成的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命名为湿痹。对平素湿重患者,多有身疼肢重,发热、头汗出,胸满,小便不利等症状,又提出“湿家”作为此类患者的统称。薛生白,名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晚年自署牧牛老朽,以字行。薛生白少年学诗于同郡叶燮,博学多通,工画兰,善拳勇。“所著诗文甚富”(《吴医汇讲》)。乾隆初举鸿博,两征不就。母多病,遂研读《内经》,究心医学。医理晓畅,治疗每奏奇效。《清史稿》称他“于医,时有独见,断人生死不爽,疗治多异迹,与叶天士先生齐名,然二公各有心得,而不相下”。对于湿邪为病,薛生白绝大多数直接以病因作为疾病的名称,如“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等。个别命名为“暑月病”,如“暑月病,初起但恶寒,面黄口不渴……”。又如“暑月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等。还有一条直言“暑湿内袭,腹痛吐利,胸痞脉缓者,湿浊内阻太阴……。”

可以看出,张仲景和薛生白对湿邪致病皆有很高的建树,本文通过探讨两位医家对湿邪为病认识的异同,希望对湿邪为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认识,以便更好服务临床治疗。

1 相同点

1.1 湿邪为病与内伤脾胃有关治疗注重顾护脾胃 《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人体的水液代谢是以肾的气化为基础,以肺的宣降为动力,以脾胃的升降为枢纽。薛生白尤其重视脾胃的枢纽作用,认为湿邪为病的原因是“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非由腑及脏之谓。若湿热之证,不夹内伤,中气实者,其病必微[1]。”所以薛生白在治疗湿邪为病时十分注重顾护脾胃阳气,而非一味清热除湿。用药方面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病机合理选取药材,出现脾胃升降失常证时,运用莲心、扁豆、薏苡仁、半夏、茯苓等味药恢复脾胃正常升降;出现胃气亏损证时,运用理中汤等甘温之剂理温煦中焦则湿证自除。此外,如遇脾失健运的患者,薛生白应用消食导滞药,帮助患者恢复脾胃功能。而仲景云:“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正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张仲景在治疗湿邪为病遇到脾虚证时,运用苓桂术甘汤以温中健脾化气利湿[2]。

1.2 通过利湿治疗湿邪为病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其侯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3]”。湿为六淫之一,先伤太阳而见表证。但湿为阴邪,易流关节,阻遏阳气,以致脉道痹闭不通,故有关节疼痛而烦的症状。湿邪重浊凝滞,故脉沉细。符合上述病因、病机和脉证者,即称为湿痹。湿痹又见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证候,乃外湿困脾,脾失健运,气化受阻,清浊不分之故。当利小便则里湿得去,大便自调,阳气得通,湿痹亦随之减轻。《伤寒论》中指出“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4]提出用茵陈蒿汤清热利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病因皆因邪热人里,与脾湿相合,湿热壅滞中焦所致。湿热壅结,气机受阻,故腹微满、恶心呕吐、大便不爽甚或秘结;无汗而热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则湿不得下泄,以致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湿热内郁,津液不化,则口中渴,舌苔黄腻,脉沉数为湿热内蕴之征,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

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指出“湿热证,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痛,湿在肌肉,不为汗解。宜滑石、大豆黄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叶、鲜荷叶、白通草、桔梗等味……”,“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膜原,宜柴胡,厚朴、槟榔、草果、藿香、苍术、半夏、干菖蒲、六一散等味”;“湿热证,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佩兰叶、六一散”;“湿热证,数日后自利,溺赤,口渴,湿流下焦,宜滑石、猪苓、茯苓、泽泻、萆薢、通草等味。”[5]通过用药可以看出多用到了滑石、茯苓皮、通草、六一散、猪苓、茯苓、泽泻、萆薢等利水祛湿之药,湿滞下焦,以分利为治,不予湿邪之郁热上蒸,而欲湿邪之淡渗下走,湿去则诸证自除。

2 不同点

2.1 张仲景多用辛温发汗而薛生白善用芳香化湿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此言风湿当汗解,而不可过也。谓风湿相搏疼痛,原当汗解,值天阴雨,则湿更甚,可汗无疑。而不愈何故?盖风性急可骤驱,湿性滞当渐解,汗大出则骤,风去而湿不去,故不愈。若发之微,则出之缓,缓则风湿俱去矣;又指出“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表邪未解,湿热内淤,身必发黄,故以麻黄解表,连翘、赤小豆等味利肺气以清热。其邪在经络,故从表解之。

薛生白在《湿热病篇》中指出“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藿香、香薷、羌活、苍术皮、薄荷、牛蒡子等味。头不痛者,去羌活”。此为阴湿伤表证治,阴湿伤表,尚未化热,与寒湿近似,湿伤于表,卫阳为之所遏,故恶寒无汗。湿为阴邪,其性黏腻重着,气机被困,则头痛身重。湿未化热,病在卫表,故用藿香、苍术皮、香薷等芳香辛散之品,佐以羌活祛风胜湿,薄荷、牛蒡子宣透卫表。“因于湿,首如裹”,湿热病头重头胀者为多,而头痛乃夹风之征,故头不痛者去羌活[6]。

3 结语

《伤寒论》中有大量阐述湿病发病过程和治疗方法的条文,为我们治疗湿邪为病提供了大量的具体治疗方法和理论指导,尤其在 《金匮要略》 中对湿病独立论述,开创了湿病辨证论治的先河[7]。张仲景确立治疗湿邪为病的治疗大法,对于湿邪在表宜采用发汗的方法,《金匮要略》中记载了麻杏苡甘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等6首治疗湿邪在表的方剂。对于湿邪在里仲景重视利用利小便的方法,再根据具体证候辨证论治,如水停中焦之实证用茯苓甘草汤治疗;水湿内停下焦兼表之实证用五苓散治疗。薛生白结合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遣方用药,并且根据湿邪侵犯人体的不同程度和不同阶段,综合病因、病机、病势,确定治疗方法,理法方药,丝丝入扣。笔者初步对比张仲景和薛生白对于论治湿邪为病的学术思想,对两位医家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今后指导治疗湿邪为病具有一定意义。

猜你喜欢
张仲景苍术风湿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举办诊疗规范研讨会
悬壶济世的张仲景
苍术行情疲软运行
GC法同时测定不同种类苍术中6种成分
此人是中国古代名医,也是欧洲人最敬仰的中国医生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善良的打劫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
中药秦艽治疗风湿痹症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