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霞 郭栋
(山东中医药大学健康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学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优势,中医养生学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医养生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食疗、针灸、推拿、刮痧、气功、太极拳、导引等。但是在当下大健康战略、新旧动能转换、医养结合背景下,中医养生学需要与时俱进,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应当被重新审视和定义。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突出“天人相应、医养一体”的优势,结合预防医学、健康管理学、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对中医学养生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推进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加强中医养生学科建设,积极培养中医养生专业人才,将对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健康服务发挥重要作用。
1.1 国家大健康战略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服务,充分发挥中医养生保健在大健康产业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
1.1.1 当下中国人的健康状况并不容乐观 2016年《中国人健康大数据》发布,我国慢病负担沉重,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严重影响国家长远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有效解决“就医难、就医贵”问题、包含具有中医特色养生服务体系的医疗体制势在必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可以从根本上转变“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观念,进而引导国民把维护自身健康状态作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对推动我国医疗改革,完善中西医预防保健和治疗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最大程度实现人民健康权益,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的生产力基础。
1.1.2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大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服务,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将中医药优势与健康管理结合,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中医健康保障模式[1]。这些无疑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政策上的有力支撑。
未来15年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医养生学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普及中医健康养生知识是实施全民健康战略的重要一环,是把预防为主的战略落到实处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中医养生在大健康产业中将大有可为。
1.1.3 事业要发展 人才最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养高层次的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是国家大健康战略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勇于担当,责无旁贷。
1.2 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2015—2020年)》,明确了七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条重点任务就是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中医养生保健机构的发展,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开展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
在2016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13次提及“养生”一词,且在七项“重点任务”中再次提出“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这充分说明国家对中医养生保健事业的高度重视。而在保障措施中,纲要特别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2]。有关部门已经将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中医“治未病”列入了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工作。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需要众多通晓中医药理论、养生保健知识及实践能力的中医养生人才。因此,设立中医养生学专业,可以为落实国家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据中国保健协会2012年《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蓝皮书》统计,我国大大小小的保健服务企业总数已达140余万家,从业人员3700余万,而其中多数没有经过系统专业培训,服务欠规范、技术水平不高。到2020年,我国保健服务业年平均增长率有望保持在20%以上,而目前预防保健服务的各类教育、技能培训与社会需求脱节,服务人员跟不上预防保健服务的发展需求,尤其是专业的高端预防保健服务人员严重缺乏[3]。中医养生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培养高质量的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迫在眉睫。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山东中医学院等多所中医院校曾先后开设中医养生康复学本科专业,但是当时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还处在相当落后的阶段,大众对养生的认识和社会需求不高,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不理想,后因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而取消了该专业。时过境迁,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疾病谱发生变化,老龄化程度加深,人民群众对养生保健的诉求日益高涨,中医养生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2016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全国率先申办中医养生学专业并顺利获批。2017年又有云南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贵阳中医学院和辽宁中医药大学等五家单位申报并获批。至此,全国共有7所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为中医养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不过与当下和将来社会对中医养生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相比,中医养生学专业的培养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2017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试办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设立中医养生、中医康复、健康管理等专业,加大应用型中医药健康服务专门人才培养[4]。在日益增长的社会需要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相信会有更多高校加入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队伍中,承担起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养生人才的重任。
3.1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强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掌握系统的中西医和中医养生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预防医学、健康管理、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与技能,能在各级医疗卫生、养生保健相关机构从事中医养生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3.2 综合素质培养要求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忠于人民,志愿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奋斗;热爱中医养生保健事业,积极运用中医药理论、方法与手段,将保养生命、预防疾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崇尚科学,具有科学的态度、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自我完善意识与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3.3 专业知识培养要求 掌握中医学包括中医养生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健康管理学、营养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其他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熟悉国家医药卫生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熟悉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的工作流程和制度;熟悉中医养生研究和医学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熟悉卫生法规,了解国家有关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
3.4 专业技能培养要求 具有运用中医养生学与预防医学、健康管理学、营养学等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进行中医养生健康服务的能力;具有追踪和了解中医养生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前沿和进展的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对中医养生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和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
目前,国家已经将中医“治未病”列入了国家“十三五”发展重大项目,未来全面发展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养老服务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必将引来社会对于中医养生人才更大需求。中医养生学专业培养的人才可以在各级医疗机构、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等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中医养生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中医养生学专业人才的就业去向包括。
4.1 医疗机构 全国各层级的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纷纷设立中医“治未病”中心、养生保健科室或中医体检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维护、健康管理等服务,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养生保健人才。中医养生学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医学+预防医学+健康管理学+营养学”的复合型养生人才,是更全面、更精湛的“上工”,是既会治病更会维护健康的中医养生人才,可以为各级医疗机构治未病科提供亟需的对口专门人才。
4.2 养生保健机构 人民群众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高涨,顺应这种需求,各种养生保健机构的开设,直接需要大批的高素质养生人才。目前,各种养生机构的门槛较低,人才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行业发展,亟需高素质专业人才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健康服务业的良性发展。
4.3 中医药企业 为顺应社会大众的养生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企业调整战略发展规划,把中医养生保健产品的研发纳入企业的发展目标,把引进高素质的中医养生保健人才作为人才战略加以实施,因而使中医药企业的养生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
4.4 中医药院校 中医养生教育是中医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而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师资。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中医养生人才队伍,中医养生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代代传承。因此,中医药院校加强对中医养生保健高级人才的师资培养,乃是当务之急。
4.5 科研机构 中医养生保健的科学研究,是中医养生保健人才培养和学术进步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发展中医养生学术,深化中医养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养生科研机构对高素质的中医养生学术型人才有直接的需求。
4.6 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机构 随着人民大众对养生读物的需求增加,中医养生保健各类图书音像制品成为出版业的重要业务领域,国内各级各类广播、电视、报刊及网络媒体都已经广泛开辟养生保健专栏或频道,大众传媒业需要大量专业的中医养生人才。
中医养生学是一门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新兴交叉学科,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的设置和建设是国家大健康战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应抓住机遇,把握好人才培养定位,着力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及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的“中医学+预防医学+健康管理学+营养学”的复合型中医养生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