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从爱护、引领到放手、开放,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自己“会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主动权;自主探究;创新;表达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课程改革纲要》中也强调:“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要求学生在各个方面自主发展的基础上经历一个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过程,在此当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和措施,从爱护、引领到放手、开放,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自己“会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 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思维从动作开始,儿童可以从自己的动手操作过程当中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学习知识,思维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柱。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让小学生自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感受形成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还能够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课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讲,较少参与探究活动,一味处于被动状态的地位的现状。要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根据教材资源,精心设计问题的探究情境,放手让小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当中,共同探索数学知识,发现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二、 将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到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出发,创设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自主探究的数学活动的时候,为了尽快完成教学任务,合理地安排教学进程,经常会对小学生说,“现在我们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了,给你们几分钟时间把这个问题探究一下。”或者说,“请同学们用十几分钟的时间找出这道题的规律。”小学生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探究活動,寻求数学的奥秘了。这看似一句不重要的话语,却能给学生探究活动带来巨大的压力。因为他们知道,课堂探究的数学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要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找到老师所需要的满意的答案,才算完成了探究任务。这样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完成的时间的限制,不能够放松地充分利用时间去大胆地想象,猜测,质疑。有时问题较难,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完成探究任务,教师就让完成的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自主探究活动自然就成了形式主义。另外,有的教学课堂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分析、画图思考、讨论交流等各种教学环节,但因为个体上有差异,时间上有限制,小组内经常是中下等生被优等生牵着鼻子走,成了他们的旁观者;还有的数学问题,小学生刚刚探究到一半,还来不及讨论,验证,结论还没体现出来,教师为了教学下一个环节的顺利开始,索性就直接把答案给了学生,或者以问答的形式,一步步“引导”学生说出答案。在教学课堂中没有给中下等生参与探究的机会,没有给学习小组充分的探究时间,没有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三、 将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也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更放松地进行自主探究,树立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信心。一个甜美的微笑,一句温馨的鼓励,都会使学生在倍感亲切的民主气氛当中,不断深入思维,并且在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之后进行交流讨论,清晰地发表自己探究所获得的见解,锻炼自身的数学表达能力。“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小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先是“爱上”老师,才“爱上”老师的课堂。儒雅和蔼的老师,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都会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热情,并在活动中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将自己的求异思维表现出来,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表达,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在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在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潜力过程当中,学生会将自己的思维过程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将思维和语言的表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 将课堂还给学生,教会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
“学贵质疑”。教师在数学教学课堂中要巧设疑问,引导小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小学生有了对问题的质疑,才会具有积极探索数学知识的动力,才会有探求数学奥秘获取知识的可能性。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知识的认知水平有限,经常会在数学活动中产生疑问,提出自己的质疑,而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对数学知识的质疑,有些是荒唐的,有些是幼稚的,有些提出来之后,自己都感觉到好笑。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极为重要,如果直接进行否定,或者半途中叫停,不让他把自己的看法说完整,就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感觉自己很不好意思,没有面子的心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产生不善于思考、发言的现象,也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应该切实地以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出发点,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发言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鼓励,让其产生勇于提出问题的成功和满足感。同时,也对问题的提出讲明要求,教会学生提问题的技巧,切实落实学生是课堂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一切都应该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总之,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尽量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机会,让数学课堂绽放光彩,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丹.小学社会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吴玉华,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