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
摘要: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适宜与否关系着历史学人才培养的优劣,展开对培养方案的调研与探究极有必要。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使用者调研,与他校人才培养方案对比,拟订完善的培养方案,培养复合型的历史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141-02
为加强历史学本科专业建设,培养优质、综合型人才,急需对历史学人才培養方案革新与修订,更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观念。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改革上,则是通过创新本科教学模式、方式、方法,实现培养会读书、会思考、会表达、会实践、会选择的“五会”的综合型人才目标。因此大学历史专业人才培养应兼顾“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既重“厚基础”,又讲“宽口径”,强调“时代性”,不失“历史性”。为此,笔者对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使用情况调研,对疆内高校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做了比较研究,并提出建议与意见。
一、当前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与建议
为了解当前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的使用情况,历史系特对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主体(教师)、客体(学生)进行了追踪调研,并邀请同行专家和用人单位展开论证。
首先,历史系全体教师先后召开了数次会议,多次征询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初步形成以下建议:(1)减少理论课程上课的学时,给学生阅读、思考的空间,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尤为重要。(2)结合专业方向,整合相关课程体系,避免知识体系的碎片化。(3)厚基础,加大专业基础课学时,整合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基础课。(4)学生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要具体,具有导向性和可操作性。(5)高校各专业应密切联系用人单位,追踪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对在校生和毕业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在校的历史学专业四个年级的120名学生发出调查问卷,收回118份;对已毕业学生发放42份调查问卷,收回42份。概括所有意见和建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学分要求太多,课程太满,没有时间自主阅读书籍。(2)公共课多而杂,应把没有必要开设的公共课程取消。(3)加强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检测与应用,多开设研讨课,举办多种类型的学术研讨和讲座。(4)增加实践课程的操作性。结合新疆历史研究与实践考察,利用假期进行教学实践和考察实践。
再次,邀请同行专家与用人单位人员论证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形成以下意见:(1)厚基础,削枝干,加大通史教育课时,扎实掌握通史课程的知识。(2)加强史学理论,给学生介绍和宣读史学理论的相关书籍。(3)增强实践教学的锻炼,加大实践教学的范围与监管。(4)文科类学生应增加读书时间,提高文化素养。(5)压缩课时,提倡通识教育,提高教师授课质量。
二、疆内高校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比较探究
在此,将石河子大学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旧版)与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做了比较研究。
1.培养目标的比较。石河子大学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按照“全面培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石河子大学“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指导思想,采取“立足专业,多元发展,厚基础、高素质”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历史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理论,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运用,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毕业生能继续攻读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是能在国家、新疆各级行政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在普通中学和高等学校进行历史学教学、科研的人才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2.培养要求的比较。思想品德要求。石河子大学历史学专业思想品德要求:秉承“明德正行 博学多能”的校训精神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理念,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职业观。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思想政治和德育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业务要求。石河子大学历史学专业学生掌握历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并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和运用历史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擅长思辨、表达和写作;(3)了解本专业前沿成果与发展动态;(4)能阅读和运用中外历史文献和书刊,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
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素质要求。熟练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具有从事历史研究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及考古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内外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3.毕业学分比较。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总学分:151分;通识教育类(34.78%):通识必修44学分,通识选修7学分;教师教育类(12.58%):19学分;专业素质教育类(53.64%):学科基础课30学分、专业核心课23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综合实践课16学分、创新课程6学分。
石河子大学历史学专业:该专业毕业生至少修满185.5学分,其中理论学分136.5(必修学分109.5;选修学分27),实践学分49(含12个综合教育学分)。
通过两校的培養目标、要求、课程比分的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我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较为具体,有可操作性。(2)我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过于零散,而他校较为整齐划一。(3)我校专业课程分数设置较高,而他校远低于我校专业分数。(4)当前历史学专业课设置较为类似,但仍应凸显出各校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三、历史学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思路
综上所述,归纳与总结相关调研意见和建议,最终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以下修订思路:
厚基础,削枝干。加大学科基础课学时,整合专业选修课与专业基础课知识的重合部分。如史学研究入门与史学论文写作整合,中国史学史与西方史学史可进行整合,取消历史学专业概论,缩减学时。
加大专业实践课程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力度。专业实践课程应在实施的过程中,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和任务,确实地指导和监督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并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督促学生完成实践内容。如历史学人类田野调查、口述史、历史文化遗产考察、读书报告会等实践课程,都应进行合理的监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构起循序渐进式的学术研究能力训练体系。如实行导师负责制、增开研讨课、创办专业新闻简报和专业内刊、定期开展学术论坛、点评课程论文,通过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操作模式,不断增进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素养。
增设体现地区和民族特色的相关课程。我校位于民族多样化的新疆,可以增加关于民族遗产的课程,探索民族文化与民族遗产的学科体系与实践过程,力图从文化传统和知识逻辑层面总结其理论体系,揭示其保护和利用的本土化经验。其特色是注重将民族文化遗产置于具体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文化的脉络中加以考察。这对于提升西北民族文化遗产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学术与现实意义。
加大历史知识与文化宣传工作。历史系可以增设面向全校的通识课,有助于提高本专业的认知度与认可度。
增强历史学专业与实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增强实务认知,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
以上对人才培养方案所做的系统调研,针对问题和不足,集合全力,参考国家历史学科课程设置标准,进一步调试人才培养方案,使其既能凸显专业特色,又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