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表达 同步并举

2019-01-28 10:08张庚秀
考试周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

摘 要: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加强感性语言表达训练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步并举,以求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感性语言表达;理性思维训练;同步并举;语文素养

进入高三以后,我发现语文差生的“瘸腿”集中为两类:一类是客观选择得分高而主观语言表达得分低;一类恰好与之相反。前者有蔡世全、郑小霞等同学,客觀选择常常得高分甚至满分,可一遇到语言表述题就束手无策,经常交白卷或者言不达意,讲评时看他们的反应却是频频点头;个别辅导时问他们,回答是:“老师,我会理解,但是写不出来。”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无奈。后者诸如唐鑫、王梅萍等女生,这类同学可算是我的得意门生,是同学们口中所谓的“秀才”;他们的表述题得分不错,作文也常拿高分,可是客观选择却时常错得离谱,有时甚至全错;个别辅导时问他们,回答是:“老师,在考场上我觉得有点懵。”面对这样的回答能说这些同学是差生吗?不能,他们可都是两班的种子选手呀!能说他们语感差吗?我觉得也不能。你说前者语感差,可他们阅读选择强着呢!语感差还会理解辨别选择吗?后者就更不是语感的问题了。那又是为什么呢?

仔细观察分析这两类学生后,我发现:前者几乎都是理科的尖子,而后者则是理科的“瘸子”;前者理性思维的思路特别清晰,后者感性想象能力尤其丰富;前者比较懒惰活泼,通常是动脑动口不动手,后者多属勤奋内向型,不动笔墨不读书。一句话,前者比较辨析、逻辑推理等理性思维能力较强,后者语言的感性理解表达颇好。再深入观察会发现前者多是天赋高但懒惰的智力型学生,后者多是以勤补拙的能力型学生。智和能本是相连的,智力是能力的内质,能力是智力的外化。但是,智力并非能力,它们的发展又是不同步的。眼高手低、气傲心虚,往往是智力高于能力;善于模仿、勤学苦练,往往会能力更强。两者要能结合,那不就是名副其实的“尖子”吗?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这两者结合的实质就是实现“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原则”,更准确地说,则是语言训练中的“读写训练”同思维训练中的“逻辑推理思维”相结合。思维是语言的内质,语言是思维的外形,思维与语言的统一本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我们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已经失衡了,或思维快于语言,或语言快于思维。因此,我们只能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加强感性语言表达训练同理性思维训练的同步并举,以求在短时间内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于是,在高三的复习中,我对症下药,采取以下措施:

一、 夯实基础,讲究入“模”

对于第一类“语文差生”,即智力高于能力型,或者说是思维发展快于语言表达型,表现为客观选择题得分高而主观语言表述题得分低的,我主要采取“三加强”的措施,即加强诵读记忆丰富积累,加强表达标准训练入“模”,加强检查监督展示原题,借此帮助他们夯实语基,做到答题“有法可依”,争取“据点能拿分”。

丰富积累,不仅积累大纲要求背诵默写的“文学常识与名句名篇”以拿基础分,而且积累一些文学作品和诗歌鉴赏等阅读简答题的名词术语:诸如小说鉴赏要紧扣“四关键、五思考”,围绕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从这四角度加读者进行五思考,还要记住“丰富人物形象”“情节完整或波澜起伏”“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或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等答题术语。诗歌鉴赏要紧扣“形象、情感、语言、技法”四要素分类审题准确表达,要求他们记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抒情方式的专有名词,虚实、动静结合等描写方法的专用术语,对比烘托、借用典故等表现方式的固定称呼,熟记诸如此类的专题术语,以帮助学生组织答案时能准确用词、言能达意,提高表述题得分。

训练入“模”,就是在一轮复习中教给学生各类题型的答题模式以便效仿。例如,“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我把它归纳为“分析意境型、分析技巧性、炼字形”等六种题型,每种题型可能出现的提问方式、对应的答题步骤。比如技法题的答题模式通常是“指出技法名称+结合诗句阐释运用+表达情感和效果”;情感分析题的答题模式多是“通过意象+运用手法+表达的情感”等等。再如,“小说鉴赏”的复习,可以归纳为“三要素+主题+探究”五大类相关题型,每类又细分若干题型。譬如人物题可以分为形象特点的概括分析题和人物作用的理解分析题,概括题模式是“人物形象术语(如善良朴素)+文本内容引述分析”;而作用题多从“三要素+主题+读者”五个角度作答,运用之前积累的一些专题术语,基本可以得到基础分。这样强化训练后,他们答起题来就不会无从下笔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了。我想,从模仿到创新是一个过程,教给一些模式是必要的,犹如数学教给答题公式。

展示原题,就是讲评练习时多关注这类学生的原题作答,投影展示,针对性讲评纠错。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有针对性地帮助这类学生尽早规范答题;二是督促他们多训练作业。这类学生眼高手低,教师经常性地当堂展示他们的答案,无形之中迫使他们不得不写答案,而不是停留在“想想”的阶段。《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智力从想到说到写,实质是语言表达能力突破和提升的过程。而这类“偏理轻文”的学生正是长期懒于动笔才造成书面表达能力的薄弱,但又死要面子批评不得,因此可借展示讲评监督他们按时训练。

经过一学期的这样训练,这类学生表述题得分均有所提高,有的甚至超过后一种学生,因为他们思路清晰,表述更具条理性。如果语文老师能在高一高二就把语文的系统知识归纳并传授给学生,犹如数学老师先教给学生公式定理,并在长期的阅读教学中加以训练,或许会有熟能生巧之效。

二、 强化比较,训练思维

对于第二类“语文差生”,即能力高于智力型,也就是语言发展快于思维型,多表现为主观语言表述题得分高而客观选择题得分低的,应在解题时强化她们的比较意识,并且进行适当形式的理性思维训练。

强化比较,就是在阅读训练中培养学生“双比”的习惯,“横比找依据,纵比做选择”。其实阅读题的一切答案都来自文本,横比原文的对应区域,找寻各个选项的判断依据,并对关键词或句子进行标注,思考能否换词表达或换句表述。纵比四个选项,选择“最错”或“最对”的最佳答案。这样让学生养成“在动态中比较,在比较中判断”的习惯和能力,训练识辨迷惑项的火眼金睛。对于他们最怕的客观选择题,受题型本身性质的制约,高考试卷选择题的命题无非是通过设置迷惑项来达到考查知识和能力的目的。我引导他们掌握一些识辨高考试卷选择题中迷惑项的技能,从而提高答题的成功率。一方面是掌握一些解答选择题的具体操作方法。如文言阅读中的实词、虚词用法,多是课内学过的,要善于用迁移法、对照法等。另一方面是掌握一些高考试题的迷惑项特征。如文言阅读题中迷惑项中的任意拔高、张冠李戴等;论述类阅读题选项中混淆时空、以偏概全等。把试卷设题的意图和特征摸透了,就能在答题的过程中形成自觉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具体的语言环境,在动态中阅读,在阅读中比较,在比较中判断,自然就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一些因自身智力所造成的思维缺漏。我觉得这种方法与技巧的归纳与训练也应当越早开始越好。

训练思维,就是在复习中适当训练形式逻辑的三种基本思维方式:概念、判断和推理,加强归纳、演绎、逆向思维等推理训练。其实,学生找原文寻依据并不难,难的是原文与题干的比较辨别。而这种比较辨别的能力其实质就是语言背后的逻辑推理能力。本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是20世纪60年代语文教育界甚为流行的语文的“八字宪法”,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归宿,但是自从20世纪末语文教育大讨论后,其中的部分内容就被淡出了语文教学,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逻”。作为我们学生的80后、90后、00后,他们就是在这种强化语感忽视逻辑的背景下接受的语文教学,我感觉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是一届堪比一届弱。犹记得,去年2017届的学生走出语文的高考考场后几乎都是哭丧着脸,“没有一道选择题是我可以肯定的,老师!”,这是我去年的学生语文考试结束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作为高三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我,至今想起犹泪盈。其实,分析2017语文全国卷,选择题也并非那么难,还是囿于逻辑推理的范畴。例如,得分率最低的論述类文本阅读的第1题,其实就是要求学生比较“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两个句子,判断能否将“气候变化的影响”等同于“气候变化”,其实质就是概念置换,显然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不同,错误就是学生常见的“偷换概念”,可是我们大部分学生因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而无法对考题做出准确的答案。因此,今年再接高三,我用了两周多的时间给学生粗略地补上了“逻辑”一课,结合试题进行简单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初步辨别充分、必要等条件关系,初步掌握“类比”“三段论”等归纳、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效果颇佳,今年语文高考,学生反应甚好。

“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这是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修订的课程目标,连续三点强化思维训练,呼唤语文背后的思维,期盼语文教学的春天能真正到来!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尽管高考的形式在不断改变,但语文终究是“语”和“文”,其实质应该是不变的。让我们在高三复习中,将思维训练与语言表达同步并举,并根据学生特点有所强化和侧重,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吧!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与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作者简介:

张庚秀,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探究农村中学语文素养的提升方法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