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9-01-28 11:20王建国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期
关键词:考核评价体系石油工程

王建国

摘要:“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本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石油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精选学科基本知识和以问题为基础整合课程内容,课堂讨论+课外分组调研式地讲授油气田开发基础中的难点,加强野外地质实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石油工程;课外分组调研;野外地质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5-0069-02

我国油气资源的供应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国内油气储层地质类型丰富多样,在产的油气田涵盖全部开发阶段,这些油气田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既懂油气地质又懂石油工程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1-2]。因此,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现状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团队的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偏于勘探,石油工程特色不足。目前的“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内容中,半数以上的学时用来较为详细地讲解石油地质的“生、储、盖、圈、运、保”等全部内容。但生油层、油气运移聚集和保存部分的内容,与后期的油气钻井和开发过程关系不大。

2.实习与实践偏少。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在大一学习完普通地质学之后有个地质实习,该实习不能满足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改变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野外地质实习的机会,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有意义。

3.考评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学校“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方面,期末笔试成绩占80%—90%,比例过高,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通过几天的考前突击也能得高分。

二、“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教学改革的策略

结合“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的课程特点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和职业发展特点,积极思考和探索,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1.兼顾石油工程行业特点,充实教学内容。(1)精选学科基本知识。要对准确认识油藏模型至关重要的圈闭、构造、储层、沉积相、非均质性等内容有所加强,在现有常规内容基础上,增加圈闭类型及其油气藏类型、圈闭特征参数及其与油气藏特征参数之间的关系;构造类型和构造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储层类型及其对流体渗流的影响;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对储層孔隙结构的影响;非均质性及其对开发决策的影响等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油藏模型的至关重要的油藏模型建立过程内容应该有所加强,重点介绍油藏构造模型、储层模型和流体模型等内容;增加沉积微相和储层属性的井间预测算法;油藏模型在钻井实时监测、开发过程中流体动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2)以问题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将知识点以问题研究过程的形式来呈现,以问题研讨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可以设计与相关专业课相结合的综合性问题,使学生能够将不同课程的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油气开发历史进程和现状,选择三类问题对目前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第一类为油气开发已经解决的实际案例;第二类为根据课程内容自行设计的反映油气开发科学原理的问题;第三类为油气生产尚未解决的实际研究课题。

2.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形式。(1)研究式讲授油气田开发基础中的难点。油气田开发基础课程中涉及很多名词和概念,文字性内容更多一些,单纯讲授这些概念,会比较枯燥无味。因此,有必要针对石油工程的学生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从石油工程专业对于油气田开发基础的需求角度出发,从他们已经了解的或者即将学习的石油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引出油气田开发基础讲授的知识点,实现该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对于难以理解的油气开发地质基础理论内容可以以讲授为主,以保证教学效率。但不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从问题发现开始,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得出要讲授的科学原理,并给学生留下思考空间,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体验问题研究的过程。主要方式包括以问题引导出科学原理的问题研究式讲授[2-3]、案例分析式讲授[4]、实际学科前沿热点课题分析式讲授[5]。(2)课堂讨论+课外分组研究。在讲授中可以穿插课堂讨论。可以围绕关键油气开发知识点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课前预习或课后复习,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讨论,学生可自由发言讨论或分组讨论。包括课堂实际案例讨论、问题讨论、实际前沿热点课题讨论等[2-5]。对于关键知识点和综合应用性、拓展性知识,组织课外分组研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研究能力。形式包括文献调研、油田或野外实践考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等。研究的问题包括已经解决的反应科学原理的问题、实际案例或者尚未解决的实际课题等。

3.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是学生三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该课程前,学生仅通过“普通地质学”和“普通地质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对油气地质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充分发挥昌平周边地区山脉比较丰富的特点,激发同学们在平时的郊游过程中发现圈闭、构造和岩石类型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更容易地接收和理解一些圈闭、构造和沉积相等方面的名词。在授课期间适当安排1—2次野外实习,让学生在野外亲自观察典型的地质构造、地层产状和圈闭形态实例,力求让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所讲授的内容。

4.完善成绩评价体系。加强过程考核。将阶段测验、分组问题研讨、分组课外作业、课外自学等活动的成绩计入期末成绩。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一般不超过60%。期末考试中采取论文撰写、论文讲解、闭卷考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评方法。

三、结语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为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研究和认识油气田地质特征的有关资料获取,掌握油藏开发地质特征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这些内容是学生将来从事油气田勘探和油气田开发不可或缺的,也是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取代。

参考文献:

[1]张士诚,等.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及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增刊):104-108.

[2]王宣赫,余一欣.“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2):14-15.

[3]牛庆玮,刘臻,王志华.“求真”理念下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2,(5):153-156.

[4]王海娟,姜海波,李淼.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石河子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7):153-154.

[5]巴永青.应用技术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29(3):69-72.

猜你喜欢
考核评价体系石油工程
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基于“责任制”的铁道通信信号专业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石油工程专业软件教学课程体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