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静
【摘要】“和谐”是为“社会”之和谐。“和谐”与教育密不可分。尤其与其中的德育联系最为紧密。本文对于青少年的德育现状、产生原因、对策、内容等做出论述。
【关键词】德育;和谐;爱;传统美德
一、德育工作对国家、民族、学校、家庭至关重要
德育工作对国家民族来讲从来就不是小事。在《少年中国说》中梁启超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栋梁。那么,我们可以补充上一句话:少年德,则中国德;少年德,则未来中国和谐。
对于学校来讲,德育工作的好与坏会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套用梁启超的话:“少年德,则学校没有打架斗殴;少年德,则学校没有扰乱课堂;少年德,则学校没有相互漫骂;少年德,则学校风气为之一正……”。
家庭美德是我们当今社会所提倡的道德要求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因为他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和未来。青少年是家庭的受教育者,同时青少年是家庭和谐的反作用者,孩子的道德水准直接影响着家庭的幸福美满。
在家庭中要让孩子知道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要培养他们具有这些品质。
二、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
“十年樹木,百年树人”。育人不是种田,不是栽树,不是一年半载就能收获的。育人是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作为教育者的家庭、学校、社会不能烦躁和懈怠。
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意识到了德育的重要,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关键在于长驻心间,关键在于时刻付诸于日常的行动,不是在母亲节去做,不是在长辈的生日做。而应时时处处听、时时处处看,时时处处做。让道德溶入生活。
三、德育工作是全社会的责任
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独生子女现象、单亲家庭现象、追星族现象、痴迷网吧现象、拇指文化现象、口袋书现象等等。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彼此衔接,以及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相互配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和谐问题。无论从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来看,还是从学校、家庭、社会的互相配合来看,一般表现为少沟通、难互动、不和谐。这种情况是制约德育工作整体效果的关键。要解决德育工作这一关键问题,就必须整体构建和谐德育体系。要遵循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按照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原理,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推进大、中、小、幼德育的纵向衔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互相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从而促进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四、德育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而应该形式多样,有血有肉
“说”永远是形式,徒具其表,没有说服力;“做”才是最好的证明。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例如:
1.进行军训。
2.开展“爱心助残”活动。
3.利用“学雷锋活动纪念日”、“清明节”、“五四”等节日。
4.开展“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餐桌和争做文明学生”的教育活动。
5.创办文学社、校广播站、校合唱团、校民乐队等等。
6.开展读书竞赛、知识竞赛、问卷考试、辩论会、演讲比赛等。
德育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随时随地都能开展。还有很多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等待我们去发现。
五、德育是“爱”的教育
有爱就有教育。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关爱活动,爱是教育的本源和灵魂。爱,就是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责任。同时,爱在责任中得到体现。爱心与责任感共生,在责任中体现;责任感因有爱而起,因有爱而动力十足。同时,我们要教会学生去爱,教会学生拥有爱心。教会学生爱父母、爱师长、爱同学、爱弱小、爱国家、爱社会……。有爱的人才能是有道德的人。试想:一个没有爱的学生如何作到有道德?
六、德育是感恩的教育
媒体上常常播放的“儿子看到母亲在为外婆洗脚,也学着母亲的样子为母亲亲自端来了洗脚水”,多么的温情,是母亲的行为给孩子上了一节生动的亲情课,这种课没有谁刻意的准备,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水道渠成。
古语有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细无声”的感恩教育才是最有效果的。
七、德育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历代流传下来的,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包含了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方面。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培养和强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用正确的思想武装青年一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努力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重在优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其中有许多优良的传统美德是极为丰富的思想宝库,其精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所在,至今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最后,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都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