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县定远中学 吴 坦
通过教学最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了解电场力做功的特征:在匀强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的功与电荷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有关,跟电荷经过的路径无关。这是建立电势概念的根据,重点是和学生讲清:对于非匀强电场,该结论同样适用。由于电荷有正负,当正负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对于电场力做功的正负问题,要使学生搞清楚,因为这个问题与电势能和电势有密切关系。
由于静电场和重力场都是有势场,它们在很多方面性质相同,同时,学生对于在重力场中移动物体做功和重力势能都比较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将两种场进行类比,以帮助学生理解电势能的概念。在类比之前,最好先复习一下物体在重力场作用下移动做功和势能变化情况。然后,再用它来和静电场进行类比,最后过度到研究电荷的电势能。
要使学生明确:电荷q的电势能是由电荷与建立电场的电荷Q所共有的,通常说“电荷的电势能”总是指电荷q与电场的相互作用所共同具有的电势能。此外,电荷q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还与该电荷的电量、位置和种类(即正负)这三个因素有关。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正、负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电场力做正功还是负功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使他们从功与能量关系上来理解电势能的增减。例如,+q受电场力作用沿着电场方向移动,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q逆着电场方向移动,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q受电场力作用沿着电场方向移动,电场力做负功,电荷的电势能增加;-q逆着电场方向移动,电场力做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然后说明,电势能的变化正是以电场做功来量度的,电场力做多少功,电势能就增减多少,可与重力场做功进行对比,使学生容易接受。
当学生对电荷的电势能有力较明确的认识后,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作如下的讨论:
如有正电荷q在电场中的某点,它具有的电势能为Ep;当电荷的电量增加为2q时,其电势能就变为2Ep,当电荷的电量增加为3q时,其电势能就变为3Ep……,但是,对电场中某点来说,比值,……与电荷无关,而是仅与电场的性质有关的不变量。在电场中的不同点,这个比值不同,因此这个比值可以用来描述电场能的性质,我们把比值定义为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即,如同场强E一样,也反映着电场的性质。
学生往往会认为:电势与电荷的电势能成正比,和电荷q的电量成反比,其实在电场中某点所放置的电荷的电量q越多,q的电势能也越大,所以EP与q的比值为一定值,即电场中某点的电势是恒定的。因此电势也和电场强度一样,它和检验电荷的大小及有无都没有关系,而是电场的又一重要客观特征。
电场中电势相同的点构成的面称为等势面。等势面的引入和电场线的引入一样,能使学生对整个电场电势的分布有形象的了解。
对于“在同一等势面上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等势面一定和电场线垂直”以及电场线“总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等结论,都可以根据等势面的定义和电场力做功的知识由学生自己得到,不必一定由教师过多讲解。
1.当学生对电势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就可自然地得出A、B两点的电势之差就叫电势差这一结论。电荷q在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
2.在进行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的教学时,首先要总结一下电场强度和电势差都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电场强度是从电场力的性质方面来描述的,电势差是从电场力做功的电场的能的性质方面来描述的。这两个物理量从不同的侧面来描述同一电场,而且力和功本身又有密切联系,因此。电场强度和电势差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联系。
在推导E和U的关系式之前,可以让学生将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面都形象地画出来,如图所示,以帮助学生对电场强度和电势差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通过对AB、AC、AD方向电势降低的分析,着重指出:场强的方向就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对于电势差和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式的推导,学生是不难接受的,重要的是要使学生理解它的物理意义。
公式UAB=Ed是在匀强电场中推导出来的,只适用于匀强电场的计算,不能用于非匀强电场的计算。公式中的d不是任意两点间的距离,而是沿电场方向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对AD或AC来说,此时d不是AD或AC线段的长度,而是它们在沿电场方向上的投影。
因为电场强度难以直接测出,而电势差却很容易由实验测得,根据就可以算出电场强度的值,所以这个公式在实际应用上是很重要的。
应该说明:电场强度的单位也可以用v/m来表示,它与N/c是相同的。
以上是笔者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的一点感悟,欢迎同行不惜吝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