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慧娜 彭立平(通讯作者)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乃至万千家庭关心的大事,同样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截至 2018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了 800 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了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是严峻。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信息网络的逐步覆盖,大大助推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对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而言,这既是机遇,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民族地区,因地制宜,面对机遇和挑战,创新、助推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和论述。
“互联网”[1]是一种新形式的自我发展,是互联网思维的新成果,它推动了经济模式的演变,促进了经济实体的发展,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从字面上来说,“互联网”等同于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但不是两者之和。正确认识应该是“互联网+”是借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帮助,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共同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它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重视互联网技术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整合信息媒体,将互联网广泛融入经济社会创新的各个领域。
“互联网+”把就业、创业的概念从集体劳作生产演变为个体就业,其创业空间和就业空间是无法比拟的。而那些贴近平常百姓的衣食住行的行业,将通过互联网集聚成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在乡村或者城市,足不出户,仅仅依靠一台电脑就能实现就业创业。并且网络的开放性和低成本是其在社会上受到广泛追捧的最重要的原因。由此可见,“互联网 +”创业将逐渐成为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首要选择。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习以为常的“衣、食、住、用、行、乐、购”方式都受其影响。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滴滴出租车”“共享自行车”“淘宝”“美团”“饿了么”等软件,这些都是“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扩大就业创业机会的成功代表。它们的广泛应用不仅促进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在互联网时代下创业,为民族地区高校毕业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创业的新思想、新创意。在毕业生实际求职过程中,特别是带有肢体等先天残疾以及女学生的毕业求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各种应聘困难。随着“互联网+”这一理念的出现,为以上困难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就业新契机,“互联网+”新网络创新思维的出现,打破了民族地区高校先前由于地域、交通、资源匮乏等瓶颈,除此之外,不同用户之间在网络上发布信息与接受信息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地方性民族高校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就不会受到身份、时间、地域等的限制,从而地方性民族高校大学生可以在平等的环境下进行就业创业。因此很多在校大学生主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管理等IT热门职业相关的专业课。不难发现,发展迅猛的“互联网+”给予擅长网络信息技术的优秀毕业生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自主创业事业的发展。
“互联网+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正一步一步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政府各部门、全国大小企业着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对产业、市场、人才和区位的发展都有积极影响。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市场的发展潮流,从而进入新的网络平台就业创业。为了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一些传统企业正努力探究具有自身特点且符合大众消费的“互联网+”新模式。比如:在“互联网 + 农业”模式下,民族地区大学生利用地方特色通过朋友圈卖产品。以吉首大学为例,很多同学就在朋友圈中卖起了湘西的特产(红心猕猴桃,腌制腊肉,黄金茶,自酿的蜂蜜等等),据说如收入十分可观,月达两三千元,这对于大学生来说可以基本解决自身的生活费。在“互联网 + 教育”模式下,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可以把一些教育信息制作成视频和课件,在线辅导孩子各科学业,解决家长为孩子请家教的问题,还可以整合优秀的线下资源,由于通过网络不需要考虑地域限制、信息传播广度与成本等问题,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用途的最大化。在“互联网 +医疗”模式下,病人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挂号,买药,这样解决了求医排号时间长的问题。通过以上的实例,我们知道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在探索时,应寻求最佳的切合点来创业就业。
众所周知,我国在很早以前就有高达6.3 亿的上网用户,在全球位于首位。2015 年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大约 749 万达到了历年的最大值。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民族地区高校如何通过“互联网 +”助推广大的毕业生就业创业,将是一项长期性与迫切性共存的重要工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民族地区高校相比于一般地区的高校,自身资源短缺、条件有限的现状,有关创业指导的教育尚徘徊在起步阶段,所以民族地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仍有很多无法与时代发展特点相适应,以及与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就业创业发展需要不匹配的地方:第一,缺乏对就业创业工作的正确认识,仍然采用过去陈旧的创业就业指导模式,忽略将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起来的作用,因而影响到了实际工作效果。第二,在创业就业课程的安排方面不尽合理,往往将理论作为重点,不利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第三,民族地区高校创业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有待提升,不能够为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提供贴切社会实际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往往将形式化教育作为重点,进而影响到民族地区大学生正确就业创业观念的形成。
当今时代是一个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新常态下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发展就必须要注意“互联网 +”网络的风云变化,并切实意识到下几点:第一,很多创业者只是对成功的店商经验进行简单复制,没有体现其创新的网络运营特点,这样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会很容易淘汰。第二,很多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创业就业盲目跟风,虽然开发的是自己的项目,却缺乏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项目没有创新点。不能及早发展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出在市场中所占份额,往往会死得更快,而具备了核心竞争力则成长迅速。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讨论,我们知道机遇显然大于挑战。所以作为地方性民族高校毕业生中的一员,我们更应该把握机会,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提升自我的创业就业能力。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政府应加强“互联网+”创业就业制度法规的建立健全,通过这些条文规范的约束力,使得相关管理机构和社会企业团体等为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政策支持。比如:增加政府扶持和资助力度,放宽民族地区大学生创业的限制条件,给予优惠政策和各种服务措施,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加大就业创业宣传工作力度,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多媒体等各种平台,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宣传服务。同时,搭建求职网、开发学习APP和开展跟踪扶持服务等措施,组织GYB、SYB创业培训,尽最大的限度为地方性民族大学生创造条件,去鼓励他们进行创新创业。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合理利用周边有利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安排学生去企业见习或者实习,进行实践、接受培训,借助这种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交互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的能力。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企业需要的人才应该是综合素质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全面型人才。基于这一现实需求,民族地区高校也应做出有关人才培养的相应调整。地方性民族高校在培训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时,同时将企业当成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通过了解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模式,加深学生对自身职业选择和创业思路的认识,高举发展创新创业的民族特色旗帜。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发展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关系。而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事业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的基础上,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发展就业导向型、创业入门型教育模式,积极探索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元化教学课堂。通过教师的悉心教导和学生的自主发挥,提升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开发毕业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全面高质的优秀学生。在学生的专业课培养方面,加重培训、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地操练,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对自己也有更清晰的认识。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举办创新创业比赛,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鼓励学生利用学校的资源,自主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利用榜样示范作用,开展创新创业讲座等等。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的创新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需要借助“互联网 +”的大趋势,将“互联网 +”和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双创”相互融合,有利于地方性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打破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难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