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在各机关报中占的比重很大。会议作为一种重要的客观存在,报道它有合理性。但是,目前,很多会议新闻用模式化的写作方式来报道,没多少新闻性,读者不太喜欢看,影响了报纸的形象乃至党和政府的形象。这种问题是“四风”问题在文风中的表现,在当前宣传思想战线开展践行“四力”教育实践的形势下,这个问题更是与形势格格不入,必须坚决改进。
长期以来,对会议新闻的写作,很多机关报和记者形成一种模式:什么会议召开,议程是什么,回顾了什么,部署了什么,什么人参加,什么领导出席,什么领导指出了什么。
对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的会议,因为全社会关注有很大的新闻性,这种模式是应该使用的。但是,把所有的会议当新闻,不顾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就会议报道会议,一味地模式化写作,是没有必要的。
有些会议主办者认为自己的会议是大事、是政绩、是重要新闻,想宣传,记者认同乃至迎合会议主办者的这种心理,没有真正认识到我们做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新闻应该从群众的角度去写作这个道理。
有些记者不明白报纸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性和功能,不考虑新闻的实用性、可读性,也不学习调查因而不知道社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知道什么叫新闻,也就写不出新闻。
有的记者开会迟到早退拿个材料,有的记者不去会场收集素材,有的记者不好好听会、记笔记、看材料,即使到了会场也在玩手机、读闲书、拉闲话,不知道会议的重点,有的记者习惯于写模式化的会议新闻,懒得动脑筋。
虽然记者作为会议新闻的写作者,责任重大,但是报社领导、编辑与有些会议主办者的观念一样,官本位思想严重,新闻观念有失偏颇,特别是把关不严,也是造成模式化会议新闻泛滥的重要原因。如果报社领导、编辑要求高、把关严,记者写的不好,稿件就见不了报,被逼之下也许能写出好稿。
会议新闻写作要创新,必须克服上述问题,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1.明确会议的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对会议的定义为:“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所以很多会议本身不是重点、不是新闻,而商议的事情才是重点、才可能是新闻。会议组织者、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2.明确新闻的意义
我们的新闻是为了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也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因此,会议主办者首先要改变观念,不能因为会议没报道、领导名字没出现就不高兴,也不能因为会议在版面上的位置不好、领导名字没放前面就不高兴,也不能因为没按模式写就觉得没报会议、显不出自身的重要性。事实上,现在各级、各部门机关报主管者都制定了改进会议报道的规定,因此,报社领导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上级有关会议报道改革的规定,而且要敢于创新。记者也要更新报道理念,做会议新闻写作改革的先锋。
会议新闻创新总的原则是把新闻性放在第一位,找出真正的新闻点。具体写作时有如下方法:
1.在没必要写会议议程时,可写会议中的主要内容、重点内容。2018年11月28日,“发现花垣”电商扶贫论坛暨品牌发布、产销对接会举行,新华社记者张玉洁没有写常规的会议新闻,而是选取了会议中的主要内容写了一条消息:《中国电商扶贫联盟将为贫困地区农产品搭建产销对接桥梁》。
2.有些会议新闻必须按程序去写,这时可突破新闻的惯性思维,写一个或几个会议中透露的重要信息。2004年7月15日,浙江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会上脱稿讲话,给领导干部语重心长地算了“三笔账”——经济账、法纪账和良心账,《浙江日报》记者周咏南敏锐地抓住了这一亮点,在写了一条常规会议消息的同时,写了一条《习近平告诫领导干部——要算一算“三笔账”》的新闻,没有使这一重要新闻淹没在常规会议消息中,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反响,《报刊文摘》全文转载,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3.有些会议从主办方讲,没有新闻价值,但参会者中可能有新闻。这时就无须写台上的会议主办者,转而写台下的会议参加者。重庆日报社记者陈钧参加2012年度重庆市出口知名品牌授牌大会,按照一般套路,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会议,但记者利用茶歇,与几个获得授牌的企业负责人聊天,得知昌元化工是全球行业冠军后,立即补充采访,写出了《昌元化工力压美国百年老店 掌握全球高锰酸钾定价权》,该消息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4.不以“会”为重点,而以会议上的“议”为重点。2019年,我社第二党支部到樊登读书会吕梁分会举行“三会一课”活动,一个没有级别的党支部会议在市级报纸上是不能按常规会议新闻报道的。笔者在参加过程中,发现大家的发言直指学习形式和内容的作用、价值,觉得是一个亮点,就撰写了《“这个学习形式挺好”——吕梁日报社第二党支部参加樊登读书会学习侧记》。
5.不写会议本身,写与会议有关的、会外做的工作。2007年,吕梁市检查严重违法排污企业关闭取缔情况,在孝义市的汇报会上,我社记者李小明听到该市依法取缔的内容,就和该市法院的同志联系,写出了《孝义:市政府起诉排污企业》的消息,并获得了山西新闻奖一等奖。
1.关于会议和新闻
在现实中,有些会议还是要报道的,但其中的新闻却有被掩盖、冲淡的可能,这种情况就可以分别写。有的虽然写一条,但会议信息可以用从什么会议获悉等方式透露会议的召开。
2.关于领导和新闻
有些会议领导参加了,不报不合适,这种情况下可把领导名字由导语改到结尾,或者可以把领导作为非会议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引述参会领导一句话,从而达到露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