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防洪报道成媒体融合 “阅兵式”

2019-07-24 06:24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6期
关键词:鸭绿江阅兵式丹东

按气象预报,今年6月至8月,辽宁丹东市降水总量预计比历年同期偏多二至三成,鸭绿江干流可能发生中等量级洪水,支流可能发生中等以上量级洪水,防汛形势严峻。丹东市市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总指挥张淑萍在6月14日召开的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上发出动员令:即日起丹东进入防汛战时状态。丹东日报社及丹东报业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旗下《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丹东发布、今日丹东、丹东新闻网等媒体对这一会议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全方位报道,这标志着今年丹东日报社关于鸭绿江防洪的战役性报道拉开了帷幕。连续两年来,对鸭绿江防洪工作的系列报道已成为丹东日报社媒体融合改革成果的集中展示。

一、一场突如其来的融媒体战役在暴雨汛情中打响了

丹东日报社全面推动媒体融合改革是从2017年初开始的。确切地说,融媒体战役的样板是从鸭绿江畔、大洋河岸一场暴雨汛情中冲刷打造出来的。

时间倒回2017年8月初。8月3日夜间到8月5日,丹东经历了近五年来最大汛情的严酷考验。鸭绿江畔告急,大洋河岸告急,拥有近百万人口的丹东城告急,全市迎来了50个小时防汛抗洪的过程。丹东日报社坚持移动优先,由丹东发布等新媒体率先推出防洪报道内容,全媒体各路记者统一为新媒体平台供稿、供图、供视频,确保防洪消息及时、全景展示在市民面前。

彼时,丹东地区暴雨不停,城市内涝严重,鸭绿江畔各坝门全部封闭,大洋河沿线乡镇危在旦夕,大有“水漫金山”之势。在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战役中,丹东日报社自上而下闻“汛”而动,社党委根据市委宣传部部署要求,迅速制订周密的立体化采访报道方案,紧急调集《丹东日报》《鸭绿江晚报》、丹东发布等全社采编力量,统筹规划协调作战,形成强大的全媒体报道阵势,新媒体各平台端口24小时编发图文及视频信息,市委市政府官微“丹东发布”、报社官微“今日丹东”、新华社现场云直播平台、丹东新闻网,第一时间形成了多元化传播矩阵,将本社数十名记者从防汛抗洪现场发回的大量文字、图片、视频传播到终端,充分彰显了丹东日报社全媒体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的媒体优势。

抢险救灾

图片由作者提供

二、防汛报道中全方位联动新媒体先行

发布”为核心,丹东新媒体全面入驻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分发天天快报和腾讯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等新闻客户端开设媒体号,基本实现丹东新闻的全网分发、全国推送。两年来,共进行网络直播38场,内容涵盖丹东旅游、经济民生、重大节庆活动等,新媒体累计点击量破4000万次。

经初步统计,短短3天,各新媒体端口发布防汛报道近200条;“丹东发布”微信公众号及丹东发布直播平台点击量近百万人次,《鸭绿江畔、大洋河岸100个感人瞬间》一次直播报道吸引了数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同时,我们将丹东汛情及抗击洪水的相关报道分发在“今日丹东”、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今日头条、搜狐新闻等移动APP上,三天各媒体渠道累计阅读量突破百万。在当下这个情怀四溢的“流量社会”,丹报人用团队的智慧和力量,以传统新闻采编方式与现代传媒技术的亲密融合,圆满完成了新闻人理想与现实在风雨中的聚首。

两年多来,丹东日报社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坚定融合发展思路,加快拓展移动传播阵地。2017年2月起,丹东日报社在全力做好全市政务新媒体平台、市委市政府官微“丹东发布”的基础上,坚持做好丹东市社会新闻类微信公众号“今日丹东”、新华社现场云丹东直播平台及丹东纪检监察、文明丹东、健康丹东、鸭绿江之声、鸭绿江之窗、东港关注、东港新闻等10余个新媒体平台,形成强大的新媒体矩阵,总用户量目前已达到55万人次,其中“丹东发布”达到30万人次,年均点击量达到2000万次以上,稳居全省政务微信前三强。2017年至今,以“丹东

三、采编人员在练兵中向媒体融合跨越了一大步

前端记者的新闻是热乎的,后端编辑的手机是烫手的。

这几天里,新媒体编辑最大的感受就是手机烫手。由于传送大量文字、图片,尽管所有新媒体值班人员的手机从早上5点到晚上12点一直插在充电器上,但仍处于亏电状态,甚至由于处理图文视频量过大,一天内死机多次。从前端到后端,整个稿件图文的编发过程中不难看出,我们的采编人员在这次练兵中向媒体深度融合跨越了一大步。从融合之初各报刊文字上的融合,到如今拍图片、拍视频的全方位融合,甚至有记者对现场采集的视频进行了有效的剪辑,发布出去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应当说,这次防汛报道是地方报社媒体融合的一次成功战役,丹东日报社媒体融合的优势和效率首次得到了充分体现,凸显了党报官微的权威影响力和主流媒体地位。

前方各路记者从一线传回大量视频、文字、图片,使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指令通过“丹东发布”现场直播平台即时推送、发布,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即时性优势。为了让“丹东发布”推送的信息更权威、更全面,新媒体编辑等到当天所有稿件编发后,再进行挑选、汇总,于当日晚上11点左右在“丹东发布”进行综合报道推送。遇重要情况和重大信息,每天推送前,都要经由市委宣传部和报社领导在线审阅,准确、无误后推送出去。几天时间的磨合,这支年轻的采编队伍初步具备了处理应急新闻信息的能力。

从职业的角度讲,很多中青年记者是感谢这场暴雨的。暴雨燃起了记者们的兴奋点,让久居传统媒体“温床”的新闻人,对新媒体有了全新的认识,对新闻事业有了全新的认知。同样是防汛报道,同样是发生在周末(报纸休刊)的时间段,和2010年鸭绿江防汛报道相比,这次报道更迅速、更全面,影响力被无限放大,充分发挥出了融媒体矩阵的优势。“丹东发布”等新媒体3天时间点击量近百万次,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也是传统媒体人未曾想到的。

新媒体及时发声、发布,通过一组组感人至深的照片,一段段惊心动魄的视频,让广大群众第一时间、真真切切地看到省市领导靠前指挥、全市上下和衷共济的一个又一个感人场景,有效拉近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距离,重塑起党媒及时、有效、权威的强大公信力,扩大了主流媒体的强大影响力。

四、无限挖掘新媒体潜能,无限释放融媒体力量

一次媒体融合的战役,不仅让我们的采编人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认识,更让大家看到了媒体融合的力量,看到了党报官微的后劲,看到了新时期新闻事业的新希望。

1.深度融合,让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多元。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射线性的、不可选的,是单向的。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多元的,可以进行互动,能够形成信息的闭环效应。如将传统媒体的品牌、渠道、人才等优势资源嫁接到新媒体端口,并在形式上进行内容改良,可实现主流媒体的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多元。

2.传播内容需要“接地气”。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和发布者,为什么新媒体的内容广大用户愿意接受,不光是因为新媒体有可以表现的个性化表达,更重要的是因为新媒体受大数据支撑,用户可以双向选择,因此新媒体内容必须有趣、有用,必须“接地气”。这正是传统媒体需要改进和整合的地方。

3.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传播方式从定时到即时。移动性的特点是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性,这是新媒体强大传播力、渗透力的主要支撑,这更是传统媒体所不可比的;随着直播平台等全新媒体端口运用的越来越普及,新媒体的发展将到达新的水平。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到最小。

4.从形式单一到全面交融。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同时,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打破了地域化、国界化,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猜你喜欢
鸭绿江阅兵式丹东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
《鸭绿江》杂志经典插画巡礼之二十三
欢迎订刊《鸭绿江·华夏诗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丹东纺织业新引擎
一场关于Couple们的时髦阅兵式
“丹东一号”沉船水下考古
各国阅兵式上的女兵
丹东第一医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