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池州日报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时刻牢记党媒责任,高度重视、科学谋划,不断创新升级传播方式,积极构建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抗洪救灾报道立体网,提升了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打赢抗洪救灾攻坚战凝聚了强大动力,彰显了党报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2019年5月25日6时至26日16时,池州遭遇今年入汛后首轮强降雨,全市共14个站点超250毫米,一时暴雨如注,河水猛涨、山洪暴发、低洼区告急,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受灾群众紧急大转移……
灾情就是命令。池州日报社党组闻“汛”而动,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按照统一部署安排,《池州日报》、池州新闻网、“掌上池州”客户端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30余名记者放弃周末休息,临危受命,奔赴抗洪救灾战场,并首次启用“中央厨房”,即时推出报道,在这场突发而至的暴雨面前,打了一场漂亮的新闻宣传战。
这次之所以快速、有序、有力地完成抗洪救灾报道任务,主要是归功于池州日报社一直以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将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当作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效平台,把做好抗洪救灾报道作为“转作风、改文风”的一个特殊考场、作为检验报社采编队伍建设成果的一块试金石;更是得益于近年来报社创新升级传播方式,制定了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按照“移动先行、网站跟进、报纸提升、全媒联动”的工作思路,积极构建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抗洪救灾报道立体网,彰显了党报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时间倒回到2016年7月份。连日的倾盆大雨,使池州顿成泽国,一片汪洋。7月2日,市防指启动防汛预案提升至Ⅲ级应急响应;7月3日,提升至Ⅱ级应急响应。池州日报社第一时间转发市防指通知,要求全体人员放弃双休,到岗到位,整装待发。
7月3日,池州日报社党组召开紧急会议,党组书记、社长查江华及时传达最新汛情雨情,动员部署抗洪救灾报道和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并成立由报社“一把手”任组长、负总责,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分头负责的抗洪救灾报道指挥协调小组。按照会议部署,报社编委会立即启动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急机制,制订报道计划。紧急动员会决定:为第一时间向广大群众和外界传递池州汛情,按照“移动先行、网站跟进、报纸提升、全媒联动”的工作思路,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报道矩阵。抗洪救灾报道打破媒体和部门界限,统一调度人力、物力、财力,发挥整体优势,形成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池州新闻网、“掌上池州”客户端、微信、微博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密切配合的全媒体报道格局。
按照统一部署安排,日报、晨刊、新闻网、客户端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30余名记者放弃周末休息,临危受命,分赴抗洪救灾一线采访。同时,所有媒体后台编辑,也在报社集结,根据各自分工,迅速到岗开展编辑工作。《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及时开辟了《坚决打赢防汛抢险这场硬仗》专栏,池州新闻网和“掌上池州”客户端第一时间在首页置顶位置开设抗洪救灾特别报道专题网页。
前线记者实事求是报道灾情;蹲点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民政、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后方记者及时协助前方记者认真核实数据;后台编审人员科学把握尺度,正确引导舆论,确保抗洪救灾正面报道不出现负面效应。抗洪救灾报道中,池州日报社各媒体刊发的近千篇新闻,无一差错。
抗洪抢险报道中,池州日报社一线记者克服路途被洪水所阻、通信不畅等实际困难,深入抗洪第一线,不顾辛劳,连续作战,深入挖掘抗洪抢险救灾中涌现出的感人故事和先进典型,用镜头、用笔、用心记录着抗洪抢险中一幕幕惊心动魄、温暖感人的画面。
前方是一线记者冲锋陷阵,后方是编辑人员的努力坚守。新媒体的编辑全员上阵,从接收前线稿件、整理编辑、审核、发布、全媒体推送、外媒转发、论坛转发、回复评论、转发各大微信群……全部流水线作业,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后台编辑工作量要比平时多出两三倍,编审人员全身心投入,加班加点,精心编辑排版。在这场大型抗洪救灾报道的战役中,池州日报社的编辑记者用行动证明,只有脚踏实地深入现场、深入群众,新闻作品才能有力度、有温度,党媒的声音也才能越来越强,影响力越来越大。
池州日报社记者采访救援人员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洪灾当前,池州日报社按照全社一盘棋的要求,打破内部部门界限,《池州日报》《九华晨刊》、新媒体中心统一调度、统分结合、共享资源、各具特色,共同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工作,奏响了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交响乐”。
7月4日起,打破报纸报道常规,版面设置、稿件编排都围绕抗洪救灾这个主题展开。《池州日报》每天拿出两个以上版面,开辟《坚决打赢防汛抢险这场硬仗》专栏。《九华晨刊》拿出3个以上版面,开辟《众志成城抗洪抢险救灾》专栏,对各地各部门抗洪抢险救灾进行报道。池州新闻网全面启动新媒体集群,开通了“汛情直播”平台,开设了“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这场硬仗”专题,同时通过微博、微信及时发布信息。稿件采写上,一线记者将新闻视角聚焦到抗洪救灾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抗洪救灾中涌现出来的正能量上,并及时将前线情况反馈给后方编辑,确保了全面客观地报道全市汛情灾情和避险救灾、抗洪救灾情况。
池州新闻网和“掌上池州”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主动发挥网络应急平台功能,担负起池州所有抗洪救灾新闻和信息的官方统筹发布。池州新闻网和“掌上池州”客户端第一时间在首页置顶位置开辟抗洪救灾特别报道专题网页,第一时间向读者、向广大人民群众推送省、市领导对池州市抗洪救灾工作做出的指示和要求;及时发布一线记者从前线发回的即时新闻;统筹推出各县、区官网、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公众号的有用信息。同时,在内容推送上,还特别注重服务性。新闻网和客户端第一时间跟进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权威声音,24小时不间断发布由他们提供的重要信息,并将天气预报、洪峰信息、延误列车、停电公告、防疫知识等信息编排搭配,延伸角度,制作成便民服务形式的推文,为受雨水困扰的居民带来实用性帮助。在报纸难以迅速及时发送到基层干部群众手中的情况下,新媒体发挥出跨越时空的优势,在帮助灾区干群第一时间掌握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稳定民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此外,不少身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池州人也通过新媒体了解家乡情况,一些网友通过掌上平台,了解家乡灾情并组织开展慰问活动。
全媒体上阵,全方位采访,立体式传播,奏响了一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大合唱,营造了齐心协力应战强降雨,众志成城抗灾救灾的良好舆论氛围。
洪水来袭,雨情水情汛情险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是军民抢险的行动指南,救援行动的开展和救灾物资的发放是灾区群众的定心丸,抗洪抢险救灾的先进典型是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排头兵……需要报道的内容太多太多。《池州日报》加强调度和策划,在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工作中努力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做出彩。
抗洪抢险救灾期间,《池州日报》始终保持每天有一人以上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值守,及时传递市防指发布的《汛情日报》和有关命令、通知等其他信息。两名记者负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会议活动报道,确保重要会议活动和抗洪抢险救灾信息在次日见报,并且做到规定动作到位无遗漏。
为了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现场报道等自选动作,池州日报社纸媒和新媒体做到一天一调度,确保每天都有记者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针对突发情况,做到临时紧急调度,确保记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在报道形式上,消息、通讯、评论、图片、微视频等体裁丰富;在报道内容上,除了介绍各地受灾情况外,重点采写军民抢险救援动态,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践行“两学一做”的先进事迹,普通群众自觉行动参与救灾救援的动人故事等。从7月7日起,组织刊发我市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系列报道,分为防汛篇、抗洪篇、雨水篇、救灾篇四篇。从7月9日起组织三篇评论员文章,进一步鼓舞士气、提振信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报道范围方面,池州日报也做到了各县区全覆盖。
这次抗洪抢险救灾,报社先后派往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一线采编人员达598人次,《池州日报》刊发稿件281篇(幅),《九华晨刊》刊发稿件250余篇(幅),池州新闻网新媒体集群刊发稿件2700余篇(幅),总点击量达196万余人次。一篇篇文字,一幅幅图片,一个个短视频,描绘了一幅池州军民抗洪抢险救灾“战洪图”。
媒体融合大势所趋,全媒体报道已然不是什么新鲜事。当众多全媒体报道铺天盖地涌来,地方党报应该做更多反思,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怎样改变,才能让报道更快、更权威、更全面、更优质?池州日报社近年来开展抗洪救灾专题报道,不断创新升级传播方式,积极构建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抗洪救灾报道立体网,提升了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打赢抗洪救灾攻坚战凝聚了强大动力,彰显了党报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