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西娟
大力发展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不仅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供销合作社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
大力发展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不仅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供销合作社履行社会责任、承担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体现。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把努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细化为具体行动。顺应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积极落实《方案》要求,把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优,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系统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陕西省商贸学校、陕西省第二商贸学校、陕西省商贸技工学校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依托行业办学,及时调整办学思路,不断深化改革,克难创新,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尽管陕西省社3所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中各有优势和特色,但从职业教育全局看,整体发展依然比较薄弱,与优势职业院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办学规模有待提升。2019年中国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现状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含技工学校)学校共有1.03万所,在校生1551.84万人,每所中职学校约有学生1500名。陕西省商贸学校现有在校学生656名,省商贸技工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6人,在校生人数不仅与行业顶尖相去甚远,距离中职院校平均规模尚有很大差距。
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从学校专业设置看,部分专业设置重复。比如计算机、会计、电子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几乎每所职业学校都有,难以形成强势专业。从系统内部需求看,专业设置和为农服务联系不紧密,“两张皮”的现象比较突出,瞄准市场、瞄准需求设置的专业刚刚起步。不与市场发展挂钩,职业教育不可能发展壮大。
办学条件有待改善。学校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财政拨付经费为主要收入,制约了学校的建设发展。一方面是硬件不“硬”。学校的主要建筑均有较长历史,房屋老化、保养不善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具备一定实训条件,基本可以满足教学需要,但仍有缺口。另一方面是软件太“软”。受社会环境影响,学校对于高层次人才缺乏足够吸引力,存在教师能力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综合分析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困难和问题,陕西省社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为指引,以创建富有供销特色、骨干专业突出的中等职业学校为目标,以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坚持“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办学方向,服务市场经济、服务供销系统发展,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优化学校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努力打造新型的优质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工作中,做到“三抓”“两创新”“两加强”。
“三抓”即抓对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抓供销行业的培训;抓优质专业技能人才培育。
一要继续抓职业教育的学历提升。目前,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重研究型人才、轻技能型人才的现象仍很突出。要打破中职院校招生难的困境,就必须打通中职学校学生学历提升的通道,让学生真正就业有能力、升学有渠道。因此,3所学校应为有升学意愿和潜力的学生奠定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基础,为高职院校、应用本科提供优质生源,由此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形象,提高吸引力。
二要继续抓对供销行业的培训。当前供销合作社正处在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大田托管、合作金融、电子商务、生态文明、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回收等新业态不断出现,对系统干部培训的任务也越来越重。3所学校要努力把对系统业务培训的任务担起来,设定课题、创新方式,分专题分板块开展培训。培训方式,可面向全省组织,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接受市、县社委托,组织专题培训。
三要继续抓优质专业技能人才培育。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3所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办学理念,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升级改造、设备更新换代来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做到迎合企业办教育、对接市场开专业,根据需求育人才,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政策引导,让中高考落榜生、农村富余劳动力、退转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成为职业教育对象,能够“无门槛”进入职业学校,接受岗前、在岗、转岗培训以及继续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
“两创新”即创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一要创新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要对接市场,调整专业设置,调适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关系,做到“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当前,要重点建设茶叶专业、邮轮乘务、3D打印、报关报检、学前教育等专业,力争3年后,有2-3个专业进入省级示范专业序列,形成具有供销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二要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了师资力量、专业设置、教学设备、实习基地等多方面,哪个方面都不能缺。因此,3所学校要顺应趋势,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方式,解决人才培养中学习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问题,主动与省内外大型企业合作,建立学校实习实训基地,打造学校的王牌专业、品牌专业,提升学校专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两加强”即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学校发展的组织领导。
一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训,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制度,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校企结合、产教结合,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等级培训和技能鉴定,有效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建立起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职人员、退休人员、紧缺专业领域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的聘用机制。
二要加强对学校发展的组织领导。陕西省社应切实承担支持、保障学校发展的责任,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学校问题,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难题。积极对接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争取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供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