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防御冠心病介入治疗致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2019-01-28 02:08赵洲锋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血小板

赵洲锋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 心血管内科,广东 汕头 515154)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趋势的愈发显著以及饮食、运动习惯的改变,我国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1]。由于该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已被患者和临床医师忽视造成误诊或漏诊,但随着病程延长和病情加剧,患者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心绞痛、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导致心源性猝死[2]。目前对冠心病的治疗除药物治疗外,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介入治疗[3],为进一步降低介入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本科近年来开展氯吡格雷防御冠心病介入治疗致心血管发生病变效果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冠心病诊断标准,均经心电图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等确诊[4];②入院就诊至发病时间<24 h;③均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治 疗;④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入院就诊至发病时间>24 h、肝肾功能异常、精神类疾病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本研究获得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12±18.22)岁,平均病程(9.42±3.41) 年,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7例,稳定性心绞痛6例,陈旧心肌梗死3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0.35±18.06)岁,平均病程(9.83±3.47) 年,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 例,稳定性心绞痛7例,陈旧心肌梗死2例。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前口服300 mg阿司匹林+250 mg噻氯匹定,术后口服100 mg阿司匹林+75 mg噻氯匹定,每天各1次,另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周。观察组术前口服300 mg阿司匹林+600 mg氯吡格雷,术后口服100 mg阿司匹林+150 mg氯吡格雷,各每天1次,其中术后第3日起调整氯吡格雷剂量为75 mg,另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周。两组患者如上方案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用药前、用药后12 h、24 h的血栓素B2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两组术后凝血功能,包括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统计两组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前后血栓素B2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两组用药后的血栓素B2及血小板聚集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前后血栓素B2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s)

表1 两组用药前后血栓素B2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血栓素B2/(ng/L) 血小板聚集率/%用药前 用药后12 h 用药后24 h 用药前 用药后12 h 用药后24 h观察组 30 160.71±20.56 83.52±11.54† 58.95±12.06† 48.86±7.11 32.85±5.20† 25.84±2.24†对照组 30 160.15±20.90 92.68±11.89† 68.45±12.66† 48.65±7.27 38.51±5.41† 32.60±2.47†t值 0.105 3.028 2.976 0.113 4.131 11.104 P值 0.458 0.002 0.002 0.455 0.000 0.000

2.2 两组术后凝血功能比较

观察组术后PT、APTT、TT及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各凝血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术后各凝血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PT/s APTT/s TT/s FIB/(g/L)观察组 30 15.14±3.15 45.05±8.62 18.09±1.21 1.68±0.47对照组 30 15.22±3.22 45.25±8.93 18.67±1.25 1.95±0.63 t值 0.097 0.088 1.826 1.881 P值 0.923 0.930 0.073 0.065

2.3 两组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介入治疗作为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段,凭借创伤小、效果显著及安全性高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患者和医师的青睐[5]。然而介入治疗本身属于有创治疗,尤其患者在治疗后仍有较大几率出现血栓形成,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引起新的并发症,严重制约患者术后恢复和身心健康[6]。尤其是临床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虽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但由于PCI技术总归属于有创手术,术中因操作以及患者自身血管条件等原因容易导致血管内皮出现损伤,或致使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以及引起血小板聚集等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新的额外的冠状动脉血栓事件[7]。因此临床上对于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应当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防御措施,以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病变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故本研究的开展符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参考性。

本研究中通过对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与对照组给予噻氯匹定进行疗效的观察比较分析,发现虽然两组用药治疗后的血栓素B2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王鸣燕[8]等的研究结果相近,分析认为由于氯吡格雷属于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能够通过与血小板表面的二磷酸腺苷(ADP)竞争性结合从而阻碍FIB与糖蛋白结合,阻止血小板聚集[9]。此外段朝霞[10]等在研究中还提出氯吡格雷能够通过控制患者体内的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PDEs)活性,但并不会对机体的凝血功能造成显著影响,因此表2结果中虽然观察组术后PT、APTT、TT及FIB等凝血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此外本研究表3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0 d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这更进一步证实了氯吡格雷具有更高的安全性[11]。

综上,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及时给予氯吡格雷,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而且还能有效改善血栓素B2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可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血小板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