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晨阳 济宁市育才中学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也使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小微企业起点低,经营自主,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仍有一大批有志于此的人力、财力投入进来,也可以吸收大量简单劳动力和农民工返乡。但中国现在的金融体系制约了小微企业更好地发展,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却难以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普惠金融发展的具体举措难以实施。
普惠金融,最早是在联合国2005年宣传小额信贷年时出现的词汇,是指可以负担的成本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由于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所以普惠金融的提出符合当前国际社会金融发展需求。在中国,互联网金融作为推进普惠的重要手段,从2013年开始进入爆炸式增长,而在2015年“互联网+”概念提出之后更是被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段。
首先,没有铺设成本,可以弥补传统金融机构在物理网点上的不足。有利于构建全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惠及偏远农村地区。上海财经大学于2015年发起的“千村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的宏观渗透度不高,被调查农村地区人均ATM机和POS机数量之和仅为0.0016.这表明随着我国农村信息通讯设施的建设的发展,利用成本相对较低的互联网金融手段为偏远农村地区提供服务,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存在可能。
其次,近几年,互联网平台经营主体迅速发展,从传统的电商及社交平台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也包括金融领域,越来越多的非正规金融主体涌入金融行业。其中,一家只有三岁的独角兽电商平台“拼多多”在美国上市。短期内看,社交拼团模式是拼多多的杀手锏,这是它低成本获取用户的核武器。拼多多让更多人在可承受的成本内得到更好的,做更加普惠的消费升级,拼多多联合创始人达达表示,“我们的愿景,就是服务中国最广大人群的消费升级。”
最后,各类新型理财产品为普通居民提供了理财渠道。传统的理财产品有一定的理财门槛,而线上理财的可得性高,交易手续便捷。互联网金融通过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了目标用户的下沉,使得原本被金融机构忽略的低净值人群和普通大众也被纳入金融服务覆盖的客户群体。
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成为普惠金融发展与壮大的契机。普惠金融的发展,也将着重于与科技相结合。
科技化。未来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科技含量比重会越来越大,很重要一点,它能在扩大服务广度和深度的同时,降低服务成本。所以我们一直说,技术是能够“赋能”的,它可以有效开发长尾市场。未来会有更多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工具利用金融科技工具获客、征信、客户分层及定制产品、风险评估和定价、贷后管理、不良清收、网络安全(电子签名、反黑客、反欺诈、反剪羊毛党)、消费者保护等等。
平台化。未来利用平台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综合服务、代理服务,客户通过一个平台,“一站式”解决所有金融服务需求。以浙江农信为例,他们打造了与农业生 产、农民日常生活相关的金融服务平台,更便捷地满足了“三农”需求。
场景化。金融服务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场景化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把服务链条有效地伸长,比如银行传统信贷业务,一笔贷款按照程序走完,贷给客户,就完结了,只要他能够按期还款这个事情就完成了。但在场景化基础上,可以把整个服务链条延伸得很长。例如,支付宝本身是一个支付工具,它依托场景,逐步向贷款、征信、信用资产运用等方向延伸。
综合化。我们从实践中看到,越来越多的普惠金融服务由过去单一金融机构、单一金融服务品种,发展到“跨界”,特别是借助互联网实现跨界服务。例如,我们在农村看到,很多地方已经在推进“保险(农业保险、小额信用保证保险)+供应链金融+电商”这种模式,这是在“平台化”基础上实现的更深层的综合化服务。
规范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爆,近期风险不断暴露,特别是网络借贷行业,“地雷”还有不少,还没有“爆”完。据统计,70%的网贷平台已经失败了,当然,这种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网贷行业自身的问题,而是被金融诈骗者利用,同时相关部门的规范化管理还不够到位。随着这些风险的暴露,未来金融监管将继续强化,市场主体将依法合规经营。
普惠金融的发展和繁荣是对目前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将保护小微企业与低收入个人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供的契机,未来普惠金融也会朝着科技化、平台化、场景化、综合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