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枣庄高新支行
引言: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因受到国家政策变化、员工业务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容易产生诸多经营风险。如果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与防范,不仅会对商业银行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不利影响,极有可能使得商业银行出现经济损失,同时也直接制约着商业银行的长效发展。因此落实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意义重大。
信贷风险是目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种常见经营风险,其主要指的是信贷者无法按照约定及时偿付贷款,从而使得商业银行资产受损。通常,如果因借款者缺乏良好的资质水平,出现恶意拖欠贷款等行为而使得商业银行被迫面临较大信贷风险,此种风险也被称之为客户风险或道德风险[1]。而如果银行本身在开展和处理贷款业务时,未能对贷款者的资质信息、偿还能力等进行充分调查了解,进而做出错误的信贷决策决议,由此产生的信贷损失及风险也被称之为贷款决策风险。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这一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出银行当前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水平,如果商业银行中的不良贷款率逐年提高,则表明银行目前面临着较大的信贷风险,必须尽快加强经营风险管控。
现阶段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类型还包括操作风险。该风险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内部因工作流程不明确、工作人员操作失当出现违规放贷等行为以及其他外部事件而使得商业银行出现直接或间接资产损失。如果在商业银行当中,工作人员缺乏较高的职业素养,未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规范操作或是商业银行中的监管人员未能充分履行其监督管理职能,缺乏较高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意识,习惯采用被动落后的管理方式方法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商业银行出现操作风险的可能性。另外,受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影响,外部环境逐渐复杂,商业银行中的人员流动明显增加,也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内部管控的难度。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另一大经营风险即为利率风险。由于市场上的利率并非始终固定不变,其在频繁变化的过程中势必会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收益,进而使得商业银行收益的实际值与预期值之间容易出现较大偏差。虽然眼下我国通过出台各种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用以稳定市场利率,但银行在反应时容易出现迟滞性,加之在新一轮改革的带动下,商业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甚至有恶意竞争的现象出现。受此影响,银行贷款利率一再降低,如果银行自身经营风险管理能力不足,无法提前对经营风险进行防范,则极有可能因受到各种风险的负面影响而使得银行始终无法获得理想的经营管理成效,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认为,在新时期下商业银行想要切实完成经营风险的管理与防范工作,首先需要主动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树立起较高的主动风险防范与管理意识,并在充分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实际与发展要求,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下,制定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为商业银行各项经营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指导与制度保障。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统一明确,并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具体操作标准进行统一细化,同时也需要一并明确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应负职责、工作范围等,并围绕目前商业银行中潜在的各种经营风险,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2]。例如针对商业银行现有的绩效考核制度,其需要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与防范能力、对国家最新政策内容的掌握情况等一并纳入到绩效考核范畴,并将员工的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成效与其奖金福利、职位晋升等切身利益相挂钩。以此有效调动员工的内在积极性,强化其风险意识。其次,商业银行需在内部积极利用微信工作群、官方网站等各种传播媒介,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与防范的重要性的宣传,使得全体员工均可以自觉配合监管人员协同落实银行经营风险管控工作,为商业银行实现稳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加强信贷者信用评估
为有效管理和防范商业银行中存在的信贷风险,商业银行应当高度重视对信贷者的信用评价,从根本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一方面,在受理信贷者业务申请时,商业银行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并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现代信息技术,从各种渠道全面获取企业信贷信息与信用信息,对企业的资信水平、偿还能力等进行客观分析,从而可以为商业银行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决议提供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积极学习国外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中的先进经验,建立起相应的信用评级制度。即依照企业自身经营情况、所处行业类型等,在对客户进行有效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客户信用等级评分表。并将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作为具体评价指标,对于风险评级较低者,商业银行需要对其谨慎放贷或不予放贷。而如果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申贷者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有不良信用记录,则需要直接将其拉入商业银行黑名单中拒绝放贷。对信用等级较好的客户,商业银行应在结合其经营情况、申贷需求等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其制定相应的信贷方案,从而可以在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信贷风险全过程管控
商业银行在实际开展信贷业务,落实信贷风险管理与防范工作中,需要按照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对信贷风险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如在贷前阶段,商业银行可以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参考国家相关政策信息对申贷企业或申贷项目的发展前景、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具体类型进行客观评估,并提前制定好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在贷中阶段,商业银行需要切实依照国家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强化贷中授信审批管理。要求商业银行运用市场调研、实践调查等多种方式对与信贷项目有关的各种资料文件的合规与合法性进行全面审核,同时精准判断信贷项目的收益与存在风险,由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审定贷款授信方案。在贷后阶段中,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利用电话回访或微信等方式,主动与申贷者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申贷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等,实现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动态化管理。
1.优化操作管理
针对眼下在商业银行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首先需要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与银行经营风险管理、防范有关的专业培训教育活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自觉树立起正确的风险意识,并掌握更多先进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技术手段,严格遵循既定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国家相关规程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从根本上降低银行出现操作风险的可能性[3]。其次,在商业银行中也需要积极引入现代企业中的责任制,对银行各项业务中的主次要责任人及其需要承担的风险管理职责、负责的风险防范范围等进行明确规定,以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规范性。最后,商业银行也应当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银行内部运营风险管理与防范情况,一旦发现有工作人员出现违规放贷、风险管理不到位等情况,需要立即追究其相关责任并按规定予以严肃处理,使得商业银行中的经营风险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深入落实。
2.防范利率风险
对于商业银行中出现的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应当在主动了解市场需求与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围绕资金价格核算开发更多高素质客户。要求利率管理人员在随时掌握国家最新利率政策的同时,灵活运用各种专业工具精准测算资金价格,以客户实际需求为基础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利益回报策略。如商业银行可以依照客户贡献率,抽取部分利润作为奖励回馈,使得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黏度均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帮助商业银行防范利率风险。面对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需要在对资金价格走势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观察的同时,对银行现有各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并积极运用手机客户端、建立微信 公众号等方式,主动为客户提供包括投资理财等在内的多项便捷服务,根据客户的实际资产水平、金融需求等,在对利率、信用等予以充分考虑下有针对性地向客户推送金融服务产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主动学习其他优秀银行的成功案例,发展更多资信评估与补充保函等全新表外业务,使得商业银行可以更好地应对利率风险。
结束语:总而言之,针对目前在商业银行中经常容易出现的信贷风险、利率风险与操作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在充分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国家相关规定要求,主动完善银行风险管理机制,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并通过对信贷业务实现全过程风险管理、重视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风险管理与防范培训等方式,有效降低商业银行出现经营风险的可能性,促进商业银行在新时期下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