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收入群体的合作差异综述

2019-01-28 08:04:42盛嘉琪浙江理工大学
消费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禀赋范式人群

盛嘉琪 浙江理工大学

一、引言

通常的,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情境,我们总是对富人存在一种刻板印象,认为他们越有钱越吝啬,将自身利益视为重中之重。财富的差异,似乎将个体的捐献等合作行为趋于两极化。联邦银行对2013至2015两年间的数据分析发现,澳洲低收入者平均每年捐款286澳元,中等收入者每年的捐款仅为222澳元,高收入者的捐款则为306澳元。若考虑捐赠金额与家庭总收入之比,在此样本中,显然是穷人最慷概、中产阶级其次、富人最吝啬。

那么,高收入的人群真的比低收入的人群更加吝啬吗?对经济不平等的认识提高了人们对收入和行为间关系的兴趣,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开始将研究重点转向高低收入人群的合作差异性行为。

对不同收入的合作研究通常选用的实验范式为最后通牒博弈(Ultimatum Game)和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最后通牒博弈实验中的两人需分4马克。一人为提议者,提出一种分配方案。另一人则扮演回应者,若接受分配,则两人均获得分配提议中的金额;若拒绝分配,则两人都未有收益。独裁者博弈是最后通牒博弈的修改版,回应者只能选择接受提议。

二、不同收入群体的合作差异

Buckley和Croson(2006)等人通过研究指出,在公共物品困境中,拥有资源禀赋较少的个体通常比拥有较多资源的个体表现得更为慷慨。还有研究通过实验发现,高收入的人群会从孩子那里拿走更多的糖果(Piff PK,2012)、对癌症患者的同情程度更低(Stellar JE,2012)、且对处于困境中的陌生人给予更少的帮助(Piff PK,2010)。以上的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高收入的人群要比低收入的人群更吝啬,亲社会程度更低。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有两个方面。首先是从进化观点来看,Rao(2011)认为当人们身处劣势时,彼此帮助能起到适应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其生存机会,使得个人的基因信息得以延续。他认为,劣势观点更为简洁乃至更为广泛地解释了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机制。另一观点认为财富催生权力感,权力感使得个体认为应该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好的待遇(Campbell, 2004)。等级较高的个体亲社会性较低(Piff, 2010),更加自私和不道德(Dubois, 2015),并且对他人的痛苦表现较少的同情心(Stellar, 2012)。

但随后也有Stéphane(2015)等人提出,这一结论是有限定条件的。他们认为,在经济高度不平等的区域,收入和慷慨间呈负相关,但这种联系在较为公平的地区被削弱甚至扭转。采用全国代表性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实验范式为改编版的独裁者博弈。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不平等改变了收入与慷慨之间的关系。在经济高度不平等区域,高收入人群更为吝啬;在经济较平等区域,高收入群体表现得更慷慨。这一调查研究结果也与Akihiro Nishi(2015)发表的结果类似,此研究发现,当禀赋高度不平等,且被试的禀赋水平可见时,高禀赋的被试合作水平较低。

那么,为什么经济高度不平等会降低高收入群体的慷慨程度呢?Stéphane认为,经济高度不平等可能会引发一种权力感,因为高收入群体认为他们和其他人之间的社会地位差距巨大,从而导致更多下行社会比较。此外,经济高度不平等可能会导致高收入群体担心失去特权地位。与这种解释相一致的是,美国高度不平等区域下,高收入群体赞同精英工作将推进经济发展。

当然,也有研究者认为收入水平不同的群体,其合作水平并未存在显著差异。Whillans等人(2017)就认为,财富与人们自我观念的差异有关。其研究结果表明,当团体强调追求个人目标时,富裕者更愿意捐献;而当团体强调追求共同目标时,贫穷者更愿意捐献。说明财富资源本身不导致自私或慷慨行为。

三、讨论

综上,研究者们关于不同收入对人群合作行为的影响并未达成一致的认识。Buckley等人使用修改版的公共物品游戏实验范式,即将初始禀赋进行不平等分配,发现拥有资源禀赋较少的个体通常比拥有较多资源的个体表现得更为慷慨。Piff PK和Stellar JE等人的研究结果同样支持这一结果。之后的Stéphane则在这一结论前加入限定条件,认为只有在经济高度不平等的区域,收入和慷慨间呈负相关,但这种联系在较为公平的地区被削弱甚至扭转。Akihiro Nishi的结果同样支持这一结论。当然,Whillans等人就对此提出异议,认为财富与人们自我观念的差异有关,财富资源本身不导致自私或慷慨行为。以上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结果或许是因实验范式和实验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但总而言之,这些争议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究合作差异的机制提供基础。

四、小结

不平等是各种社会问题的根源,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收入不平等问题正在逐渐加剧。所以,探究不同收入群体间的合作水平差异显得尤为必要。虽然现在研究者关于不同收入对人群合作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未达成一致的认识,但不同的争议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平等收入对合作水平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禀赋范式人群
在逃犯
讲故事的禀赋——梅卓长、短篇小说合论
阿来研究(2021年2期)2022-01-18 05:35:40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4:08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我走进人群
百花洲(2018年1期)2018-02-07 16:34:52
财富焦虑人群
基于禀赋压力系统分析的水资源承载与分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