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协调能力的培养研究

2019-01-28 13:00纪欣华
运动 2019年2期
关键词:施展套路武术

纪欣华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

武术套路作为体育竞技项目中的一种,尤其注重展现技巧。技艺高超的武术套路演绎一方面需要运动员具备深厚的武术技术功底,另一方面需要运动员具备反应能力、平衡能力、空间定向能力以及专项感觉能力,做到“手、眼、身、步”的有机协调。因此,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教练对运动员开展静态和动态状态的协调性训练尤其关键。通过训练不仅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运动神经的控制能力,不断地优化运动员的稳定能力与平衡能力,最终使得运动员施展出专业的、娴熟的武术套路。

1 运动协调能力与武术套路的关系

运动协调能力在武术套路施展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务必要引导运动员将力量素质和协调性素质训练融为一体,进一步充分调动协调性素质对于力量素质的推进作用,通过两大素质的不断练习使武术套路施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武术套路动作更具节奏感、衔接更加顺畅。具体来看,运动协调能力对武术套路的施展具备如下作用。其一,通过在武术套路训练中开展协调训练,可以同时有效提升运动员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专项素质和专项技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二,协调训练还能够促进运动员全方位的感知能力,具体包含体感、视觉感受、听觉感受等,进一步促进运动员神经和肌肉的协调,最终提高武术套路的施展水平;其三,协调训练还可以有效地提升运动员的关节稳定性和控制中心运动能力,进一步引发核心肌肉工作性能的优化,进而不断完善运动员施展的各类武术动作。

2 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协调能力培养

2.1 培养反应能力

反应能力决定了人类神经和动作对于指令的应答迅速,反应能力与运动员协调性能密切相关,在实际的训练中,可以灵活地采用运动感觉法、信号刺激法、移动目标练习等多样化的方法强化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其中,运动感觉法是指教练引导运动员用最大化速度完成指定动作,具体包含3个步骤:第一,运动员用最快速度回应信号指令;第,教练对比运动员实际反应时间和预估反应时间,将对比结果告知运动员,进一步提升运动员对于时间判断的准确度;第三步,运动员通过重复练习不断缩短自己对某个指令的反应时间,不断提高反应能力,进一步强化协调能力,强化自身对于武术套路的“感觉”。而信号刺激法则是指通过突然给出信号的方式提高运动员对于突发信号的反应速度,常见的有喊号抱团游戏和喊号接球游戏等,可以在放松运动员身心的同时通过游戏提高运动员反应速度。通过上述方法的灵活运用,可有效提升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和协调性能。

2.2 培养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具体包含静态和动态2方面的平衡能力,是指人类用于克服身体处于偏离舒适位置状态而产生的反力。这种反力主要通过肌肉的力量来实现,在武术套路施展中,静态和动态的平衡对于“手、眼、身、步”的有机协调来说是必要的技术支撑。例如,武术套路中跳步提膝直立平衡、盘腿半蹲平衡、扣膝平衡和燕式平衡等都动作对运动员平衡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练必须引导运动员开展重复性的针对训练,才能有效地锻炼运动员的运动器官性能,通过多元化的支撑、轴、面的练习,保证运动员做到武术套路施展过程中保持静态和动态的平衡,进一步保证动作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为做到“手、眼、身、步”的有机协调打下良好基础。

2.3 培养空间定向能力

空间定向能力内涵为:运动员对于外界空间方位以及对于自身运动空间方位的判断能力,寻本溯源,运动员需要通过对每一个动作的精准把控来提升自己的空间定向能力,进一步更好地施展手法与步法,更灵活的实现“手、眼、身、步”的有机协调。在日常的训练中,教练可以通过诸如顺逆时针的立体旋转、利用器械辅助动作的完成和各种跳跃的辅助动作等来强化运动员的空间定向能力,通过张弛有度的训练不断地强化运动员对动作位置变化以及运动空间的控制,使运动员更加有把握地在规定的空间范围内施展各个动作,并娴熟地展现出动作中“手、眼、身、步”的协调。以旋子动作为例,运动员必须掌握起跳位置、方向和时间,通过对上述要素的精准把握进一步施展相应的手法、步法和眼法,最终规范地、高超地完成整个动作走向。

2.4 培养专项感觉能力

专项感觉能力需要在运动员的专项武术套路训练中得以启蒙和优化,专项感觉能力与具体的武术套路类别以及运动的场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对一些涉及舞刀弄枪的武术套路训练,运动员则要在这些训练中不断与刀、枪、剑和棍等器材磨合,熟练地将器材的舞动融合到“手、眼、身、步”的协调体系中去,不断培养专项感觉能力,使专项武术套路的施展更加专业和娴熟。

3 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协调能力的培养策略

武术套路训练,一方面具备审美性项目特征,另一方面也具备者多元动作组合串联的特点。在武术套路施展过程中,运动员身上的所有肌肉都要相互协调参与动作的完成,武术套路无论是对于力量、速度,还是对于柔韧和耐力均有着较高的要求,运动员不仅仅要保证形态优美,还要做到武术套路动作的协调。细化来看,包括肢体与躯干的协调、身体与器材的协调、形态与神态的协调、团队内个体之间的协调等。为不断提高武术套路训练的成效、增强武术套路施展过程中的表现力,如何有效地提升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员的运动协调能力成了关注的热点。因此,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教练一方面要有针对地传承优秀的传统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还应结合武术套路训练特征,不断探索提高运动员协调能力的策略,促进运动员做到“手、眼、身、步”的有机协调。

3.1 强化身体素质,提升协调能力

一般来说,人体肌肉活动中如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础性性能被称为身体素质,或者是运动素质。经过科学的身体素质锻炼,在不断优化肌肉构造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有效地提升肌肉协调性能,因而在日常的武术套路训练中,教练务必要把强化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放在一个核心位置,保证每个星期开展1~2次以强化运动素质为目标的课程,在课程中应尽量设置和武术套路训练相关的训练项目。具体来说,考虑到武术套路中频繁出现的起伏转折、蹿蹦跳跃等动作套路,这样的动作对运动员提出了较高的身体平衡性能,因而在开展强化身体素质的训练中,就要考虑到这个需求,灵活设置与之对应的训练动作,如双脚跳以及前后左右单等,进一步优化运动员身体平衡性能,最终强化其肌肉协调性。与此同时,可以设置单个组合限时反复训练或者超套路的训练方法来强化运动员的耐力。此外,教练还可以通过构建一系列条件反射,进一步优化运动员协调性能。这种基础条件反射可以来源于其余运动类型,如体操、舞蹈等与武术套路训练息息相关的运动类型,以多样化的运动项目为启发,提炼出丰富的条件反射训练内容,一方面为传统的武术套路训练注入了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为提升运动员协调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注重基本功锻炼,练就协调能力

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协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运动协调能力的培养有赖于运动员坚实的基本功底及基础动作。具体来说,基本功底包含腰功、腿功和肩功等,基础动作则包含手法、步法、腿法及平衡和跳跃等。为有效地练就运动员协调能力,教练必须将基本功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扎实有序地开展关于基本功底及基础动作的训练,将基础动作的力道及施展方式剖析透彻。例如,武术套路中的冲拳动作,其力道的把控就尤其重要,冲拳动作的每一拳都要做到先柔后刚、用力顺达,要通过冲拳动作展示出武术的“寸劲”,通过“寸劲”的展示,可以烘托出武术的协调统一并宣扬处武术气势。反之,如果“寸劲”展示不到位,则会导致武术套路展示的死板与无力。在武术套路训练中,运动员务必要将基础动作了然于心、幻化与形,将基础动作逐一高标准、高效率地掌握并熟练地予以组合串联,最终展示出娴熟的、高超的、有力的、连贯的武术套路。基本功底及基础动作的锻炼不是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的,正如一句老话“拳打千遍, 其理自现”,教练必须将日常训练中引导运动员勤加练习基本功,通过技术的“存储”,进一步练就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最终展示出连贯的武术套路。

3.3 采用“先形后神”的训练方式,优化协调能力

“先形后神”通俗来说即为“先易后难”,这里的“形”主要是指武术套路的外在形态,即为人们常说的架势,关于武术“形”的训练比较偏于外在。对于运动员来说,“形”的训练较为直观,易于理解,容易实践,然而关于武术“神”的训练比较偏于内在。对于运动员来说,“神”的训练较需要深入的领悟,较为明显直观的一个训练因素即为施展武术套路过程中的眼神,具体包含“看”“见”等眼法类型,通过不同的眼神,可以将武术中“攻”与“守”的内在含义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形”和“神”训练中,应该把“形”的训练放在初始阶段,教练员一方面可以通过具体的语言详细的描绘武术套路动作,并做出标准的示范动作;另一方面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运动员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得运动员对于武术套路的外在形态建立基本的认识。在这样的前提下,方可进一步开展“神”的训练,将运动员眼法的训练有机地交织在武术套路基本动作训练之中,利用从简至繁、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将“形”和“神”融合统一,促成运动员在“手、眼、身、步”方面的有机协调。例如,“并步直立左右双摆掌”这样的较为基础的动作需要做到眼神伴随身体变动,“并步直立穿掌”接“提膝亮掌”这样的较为复杂的动作需要做到眼神依此看右手、看左手,再看右手,进一步在右手抖腕之时往左侧转头,双眼注视左前方。

3.4 心理与智力多重培养,完善协调能力

如果将运动员坚实的基本功底及基础动作作为提高其协调性能的基础,则运动员心理与智力的培养就是完善其协调能力的有效动力,考虑到上述因素,教练在开展运动员协调性能的训练过程中,务必还要对他们开展关于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培育,保证运用员具备优良的心态和对于武术的热爱与激情,进一步促进他们自发主动地投入到武术套路训练中去,充分领悟出其中协调性能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中,教练应适当向运动员讲解一些武术理论知识,让运动员在理论层面深入理解协调的内涵,进而在实际练习中将动作的协调施展到位。武术理论知识涉及两大层次内容,其一是聚焦在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该类知识可以促进运动员掌握专项技术特点,深刻领悟武术套路施展中“手、眼、身、步”相互协调的技术要领和力道把控方法;其二是与武术相关的文化知识,具体包含本土文化、武术传统理论等知识,该类知识可以促进运动员在完善武术套路协调性能的同时有机的传承中国本土文化,体现出武术套路的文化本质与本土特色。

猜你喜欢
施展套路武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再见吧,猫毛
变“废”为“宝”施展错题“魅力”
眼下有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