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伦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
作为科研和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高等院校的人事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复杂,提升教职人员的工作质量是提高高等院校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充分调动教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激励机制顾名思义是要激发出人们的工作动机,使人们能够自主完成分内职务,并逐渐向着自身努力目标的方向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激励机制是通过外部环境的刺激,使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改变。在高校人事管理活动中,应用激励机制可以更有效进行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整合,充分满足教职工的个性化需求,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同时,激励机制也可以促进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在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激励机制理论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善,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合理应用激励机制,可以加强人们对自我的认识,使人们从根本上提升工作的热情。从现在高校人事管理文化上来看,激励机制直接与高校教职工人员的职称晋升和奖金评定所挂钩,在这种情况下,教职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必然会获得较大提升,能够充分体现其工作价值,发挥激励机制的有效性[1]。
在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充分融入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推进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在人事管理制度中,高校在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研究,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果,激励机制的引入使得高校人才竞争形式更加多元与科学,使人才招聘渠道更为透明,保证教职人员能够充分胜任自身的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其次,激励机制的运用还需要保障权力体系,重新塑造激励方法,重视起精神激励的作用,结合物质激励方法的推动作用,打造起科学专业的教师队伍。此外,激励机制的应用还可以改善高校当前的学习氛围。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和教育体系的逐步健全,高校人才通过长期的学习,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提升,而且还可以促进学习理念的转变,激励机制有利于重新塑造高校的学习氛围,从教职人员自身出发,用科学创新性的教育理念感染学生,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积极创造[2]。
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是保证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效果的前提,根据高校当前发展的情况,激励制度必须要能够公平、科学、合理,从而辅助构建公平、平等的校园文化和工作环境。根据高校员工数量、员工工作状态、员工工作内容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考评机制,注意在考评过程中避免个人意志的影响,建立起相应的员工投诉通道,以保证考评机制应用的合理性和公平性。而且,要注意考评方法的针对性和多样性,从多个角度对员工的整体工作状态进行测评,从而得到更为全面的测评数据。其次,科学的考评机制还包含完整的晋升体系,在使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教职人员自身的发展,为高校职工提供一个顺畅的职务晋升渠道。此外,高校人事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淘汰制度,使得员工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自身的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还可以体现在职工的待遇方面,根据每个人的绩效不同,合理提供有差异性的福利待遇,以维持员工的工作动力。
高校人事管理文化是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也是直接关系人事管理质量和管理效果的关键环节。人事管理中的激励文化更注重塑造人性化管理的氛围,改善传统的管理理念,推进人事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升级,优化人事管理流程,从而有效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高校教师评价时,不能只以单纯的教师教学效果和科研效果进行评价,要注重教师的软管理,通过动态调整的方式,建立起人事管理激励机制,从整体性的角度来制定教师的绩效考核标准,在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也能够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从而有利于高校教育水平持续有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技术水平,将激励机制引入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能够深入解决高校当前人事管理工作的问题,有效提升高校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高校营造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围,从而逐步推进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本文主要通过激励机制在高校人事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高校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