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霞 张浩
(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安徽 合肥 230071)
G60科创走廊包括上海、嘉兴、杭州、金华、苏州、湖州、宣城、芜湖、合肥等九个城市,覆盖面积约7.6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900万人,GDP总量约4.86万亿元,分别占长三角三省一市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于2018年6月成为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中的一员,迎来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合肥加入G60科创走廊,无疑有助于推动合肥对标全球科创高地、代表国家全面参与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以更高站位落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面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加快构建更加开放、包容、便捷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近期,为学习借鉴G60城市深度参与科创走廊建设、抢抓新一轮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发展机遇的经验做法,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等单位赴杭州、苏州、上海松江等G60科创走廊城市(以下简称八城市)学习考察,先后与各地有关部门座谈交流,并实地观摩一批典型。考察学习中,对八城市在参与区域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理念做法不仅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给合肥市下一步工作带来了很多启示。
G60科创走廊八城市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抢抓区域一体化发展机遇,呈现出规模向好、结构向优、开放加速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愈发明显。在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的同时,跑出具有竞争力和示范性的“加速度”。同为长三角副中心的杭州,2017年实现GDP近1.26万亿,增速达8.0%,高于全国全省1.1、0.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速、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松江借力G60科创走廊建设,大力提升配置区域要素资源的能力,2017年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1.2%,战新产业税收增长62.9%。嘉兴坚持制造业强市、服务业兴市,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民间投资占比66.4%,同比增长23.4%,增速居浙江首位;城乡收入比达1.69∶1,是全国统筹城乡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金华着力推动民营经济、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规上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的工业强镇达53个,着力培育隐形冠军行业和企业,散热器、防盗门、水平尺、真空杯等产业总产值分别占全球70%、50%、60%、70%以上;2017年出口依存度达85.6%,贸易顺差3217.3亿元,占全国1/10。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引擎”愈发给力。科技创新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水平创新供给。苏州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连续9年创新综合实力居江苏首位,2017年新材料、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等八大战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0.8%;与全国23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1800多个产学研联合体,开展12000多个项目合作;全市25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居全国首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达11.5万件、5.15万件,全国领先。“十二五”以来,嘉兴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增长了近3倍,占规上工业比重从15%提升到47.1%;全社会研究支出占GDP比重、省级高新园区数、省级企业研究院等多项创新指标居浙江前列,仅次于杭州;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2894亿元,增长35%,企业平均利润率9.8%。杭州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引领的三新经济增加值达4251亿元,增速20.4%,占GDP比重超过1/3;以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数字内容产业为代表的信息经济增速达21.8%,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
高质量发展的 “一体化节奏”愈发紧凑。从2016年沿G60高速公路两侧布局“一廊九区”,到2017年升级为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再到2018年发展为覆盖九城市的“一廊一核多城”,仅仅两年,G60科创走廊已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先后成立全国首个地市级层面实体化运作的城市一体化发展协调机构,发布协同开放、促进一体化发展的30条措施,实现九城市证照“一网通办”;跻身2018中国先进制造业十大代表性集群之首。八城市亦纷纷不落人后、主动有为,2018年10月,杭州都市圈将黄山吸收为正式成员,综合竞争力在全国18个都市圈位居第四;嘉兴率先启动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宣城率先提出“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金华牵头成立G60科创走廊首个产业联盟-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杭州、嘉兴、湖州等地纷纷成立专门负责区域合作的行政机构,落实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从调研来看,八城市一方面牢牢把握创新发展“牛鼻子”,以高度市场化为根本,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造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从而实现培育新动能、裂变扩张、赶超发展;一方面找准在区域一体化大势中的定位和抓手,把开放、合作的精神融入到全面实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推动要素结构高效优化,提升发展环境吸引力,激发转型发展内生动力。
(一)从“有”到“优”,建设高质量创新环境。纵观各地,以创新为发展主导战略是不二选择,在全球竞逐科技创新的背景下,牢牢把握高质量这一核心要求,既求“有”,更求“优”。 高质量打造创新载体。针对缺少创新资源,大手笔引进共建创新载体。嘉兴市“小城大投入”,先后引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等创新载体347家,投入40亿元建设海宁浙江大学国际校区;围绕激发创新资源高效益,苏州市定期对各类创新载体开展绩效评估,仅中科院系统,在苏协助引入各类高端人才800余人、高科技企业350户,每年为当地企业带来新增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依托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苏州中心推动200多家苏州企业与50多家研究机构开展合作。高质量营造创新生态。创新生态是涵盖科研、产业、资本、设施等在内的大系统,是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基础。杭州市通过实施“创新改革深化、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重大科技攻关、创新生态优化”五大工程,持续强化科技人才服务、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等,构建全域创新新格局。至2017年底,国家级孵化器数量连续5年位居全国省会、副省级城市首位,日均诞生600余家企业,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75709、42227件。高质量集聚创新人才。人才是核心的创新要素,嘉兴市创新“一院一园一基金”模式,以共建的创新载体(院)为平台,以产业转化基地(园)为依托,以专项产业基金为助力,有效引进高端人才团队,带动柔性电子、AR/VR等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拥有“国千”215名、“省千”157名,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十强。
(二)变“虚”为“实”,实现研发成果产业蝶变。通过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在创新转化过程中的第一主体作用,使创新资源能够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落地,转化为产业资源。盯紧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衔接点,做好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升华的文章。湖州市依托共建的96家应用型创新载体,通过科技成果竞价、技术转让、委托研发、联合攻关、引进消化再创新等方式,实施科技成果市场化项目610项、新增产值200亿元。嘉兴市探索 “泛孵化器”建设,创新“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创投基金+、专业机构+、国有资本+”五类科技企业孵化模式,目前在孵企业1849家,总产值73亿元。苏州市瞄准“慢”产业,从原始技术发力,培育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产业从无到有,合计产值超千亿元,年均增长30%。加码支持,将决定产业发展方向的主动权交由市场和企业,政府在产业起步期予以适当的引导,发挥出市场+政府1+1>2的效果。金华市基于电子商务、互联网数字娱乐等产业优势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优势,科学研判,将数字经济确定为“一号产业”,成立网络经济发展局,出台浙江首个数字经济专项规划,2017年产值达到3272亿元,近三年年均增幅30%以上。反哺创新,让企业当好主角,成为产业链培育创新链的主力军。杭州市深入实施“三名”工程(知名企业、知名品牌、知名企业家),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产业,凭借阿里巴巴、网易、海康威视等一大批知名企业,率先抢占关键技术制高点,带动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带动力的产业集群。芜湖市依靠埃夫特等机器人、智能装备领军企业,加大产业链上下游海外并购,并在美国、意大利等地设立研发中心,与卡耐基梅陇大学合作完成系统开发,产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2018年12月,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联盟在芜湖成立。
(三)由“旧”及“新”,打造多维度经济引擎。挖掘契合本地的不同发展领域,能有效避免产业雷同,对平衡区域产业结构、塑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涅磐新生。正确把握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辩证关系,用“减法”造资源,松江区大刀阔斧调减落后产能,完成上海首个198区块成片减量,关停淘汰劣势及污染企业1033家,建设用地减量立项和验收7434亩,为先进制造业项目腾挪更多土地资源;用“除法”增效益,在浙江 “亩产效益”导向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基础上,嘉兴市率先推出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机制,衡量评判企业优劣、引导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项目用地亩均收入提高8倍,亩均税收提高10倍;用“加法”提层级,金华市通过推广“智能+”为传统企业搭建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塑生产模式,传统五金、家具等产业蜕变为现代五金、高端安防、新能源及关键零部件等五大先进装备制造业,2017年实现产值2276亿元,增长12.7%。打造绿色美丽新产业,实现锦上添花。八城市普遍依湖邻江,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创意等绿色产业,能够更好提升创新环境的层次。湖州市围绕打造世界级南太湖旅游胜地,引进上海长峰集团投资251亿元(均为企业自有资金)打造太湖龙之梦乐园,规模相当于4个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仅用三年建设时间建成。杭州市围绕建设“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制定出台40多项文创产业政策,数字内容、动漫游戏、影视等行业规模倍增,2017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41亿元,占GDP比重达24.2%。布局未来前瞻性产业,实现未雨绸缪。未来产业是推动创新型经济发展、谋求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战略方向,利于形成梯次发展的产业结构。苏州市立足强大的工业基础,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数字经济、纳米技术应用、生物医药等领域,将未来产业布局深度融入到企业协同创新中。杭州市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量子通信、增材制造、商业航天、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七大未来产业发力,打造之江实验室、人工智能小镇等一批未来产业发展平台,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
(四)拔“钉”抽“楔”,聚力区域一体化发展。只有打通地缘边界、体制机制等壁垒,才能真正意义实现错位发展、功能互补、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通基础障碍。交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纽带,G60科创走廊1.0、2.0版即基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便利化而激发的区域合作;3.0版“人”字形布局加大了距离鸿沟,亟需消减交通基础障碍。针对于此,上海重点推进与江浙两省的骨干路网及区域路网对接;湖州、嘉兴加快沪苏湖、沪乍杭高铁、沪嘉轨道交通对接等项目建设;杭州、合肥加快商合杭高铁等项目建设。预计到2020年,G60科创走廊将升级为1.5小时高铁经济圈。打破空间阻碍。以产业链合作为主线,以园区共建为平台,跨越行政区划的阻隔,构建区域创新利益共同体。八城市纷纷借助上海都市圈沿江、沿湾、沪宁、沪杭、沪湖廊道建设机遇,提出各自为主的廊道建设规划,由内向外延伸。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金华金义科创廊道等。宣城市以跨区域园区合作共建为突破口,加强外部空间合作,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江浙沪园区签订了共建协议。G60科创走廊依托上海市在宣城的飞地白茅岭农场等 “飞地经济”,谋划建设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基地。嘉兴市对接上海张江,合作打造全国首个跨省(市)合作的科技园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区)。突破制度限制。只有破解跨行政区划的制度性、政策性障碍,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才能真正实现以创新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嘉兴与上海率先启动科技创新券跨区域使用试点,将科技创新券支持范围扩展到技术合作开发、产品设计等12个领域,可为嘉兴市企业提供1.2万项技术创新服务,已受益企业2559家。G60科创走廊牵头达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公共平台建设、科创要素对接转移、科创园区(孵化器)互融互动等合作签约,发布《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推荐目录》、首批1796项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清单,试点科技创新券九城市互认互通,创新网上技术大市场联盟、专场拍卖会等形式推动九城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融合。
(五)自“上”到“下”,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政策牵引。2018年6月,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良好创新生态行动方案》,从7大方面、26条新举措、100余个政策点全面发力,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2018年11月9日,杭州市召开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暨争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动员大会,发布了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平台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大政策,被认为是杭州有史以来最具改革力度的政策组合拳。改革支撑。江浙沪省级层面改革走的早、步伐快,但地市层面并不满足被动的贯彻落实,而是推动改革再升级、成为改革发源地。“标准地”改革即是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迭代升级的重大举措,湖州市是全国首个“标准地”改革试点地区,出让工业用地“标准地”已占工业用地出让面积一半以上,通过“标准地”改革带动的综合性改革,如 “标准地”+区域评价 (环评+环境标准),使环评、能评、洪评三项制度性交易成本合计降低 95%;“标准地”+“345”(即亩均税收 30 万元以上、亩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400万元以上、亩均产值500万元以上),实现土地利用高效益、经济发展高质量。服务落地。苏州发展过程中“三大法宝”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中,体现营商环境的就是“园区经验”。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借鉴新加坡“一站式”服务理念,将原先分散在16个职能部门的60个大类、涵盖257个业务的涉企类事项分批划转至行政审批局,并推动审批要素深度重组、优化办理流程系统,实现95.2%的审批业务不见面就能办。杭州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推进移动办事之城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办事流程、打通“数据孤岛”,实现70%以上公民个人办事高频事项移动可办,城镇单套住宅登记60分钟领证全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100个工作日以内,涉及证照事项全部实现“多证合一、证照联办、一网通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八城市实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好思路、好做法,均能为合肥提供珍贵的借鉴。
(一)坚持创新发展,有效集聚高质量发展资源,确保在未来区域竞合进程中的话语权。受益于自身天然的资源禀赋,创新一方面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核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一方面因为与产业体系、经济生态等紧密关联,是吸附高质量发展必备的产业、土地、资本、人才资源的关键纽带。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在引领前沿的基础创新层面,围绕建设合肥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呼应新时期国家科技布局,依托省市倾力打造的滨湖科学城,进一步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努力在更多领域成为全球创新引领者,做大创新体量,加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化,布局催生量子信息、类脑智能、超导技术、高温超导储能、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精准医疗、大基因等未来先导产业;着力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样板区、新时代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策源地;在科技创新转化和应用层面,围绕提升创新效率质量,对在肥各类创新载体实行精细化管理,真正实现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运作,突出考核产业转化成果,破解科研与市场对接“两张皮”;对在肥创新载体实行精细化管理,可参考苏州等地“民办官助”的模式,真正实现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运作,凸出考核产业转化成果,摆脱一味依靠政府扶持的思想,破解科研与市场对接“两张皮”,让创新载体主动嫁接市场基因。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把产业集群发展作为实现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科创产业。抓住合肥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新能源、家用电器等世界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的先机,依托集成电路、机器人、生物医药等国家级产业集群确立的先发优势,对产业链垂直整合,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吸引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优质项目,提升优势产业的“领头羊”效应;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需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家电、汽车、机械、食品等传统优势行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促进产业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突出空间基础优势。进一步激发合肥地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地缘优势,完善铁、公、空、水多式联运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巩固提升国家级综合铁路枢纽地位,提升区域高速路网,构建高等级水运网,加密国际客货运航线,全面提升长三角区域一流交通枢纽功能。
(二)坚持协调发展,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打造G60科创走廊的要素高地。在传统意义的供给侧改革之外,合肥要在制度创新、制度供给上发力先行,构建最到位、最有效的政策体系,打造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生态、全球青睐的人才发展生态。发展更丰富的市场平台。借鉴松江的“项目审批代办”、杭州等地的“最多跑一次”、苏州的“不见面审批”,逐项梳理发达城市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因地制宜改造,实现更优的政策条款在肥落地;坚持市场化核心、法治化方向、国际化水准,通过扎实到位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疏通行政体制运行中的堵点,激发市场的澎湃活力。促进要素资源更有效率的集聚、转化、扩散,在创新领域,探索搭建区域性技术交易平台,促进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在金融领域,加强与上海自贸区、上交所、科创板、安徽股交中心有效对接,促进企业股权、资本、技术无障碍转化;在商贸领域,依托大数据打造智慧物流产业平台,着力发展新兴行业的商贸市场和会展经济。营造开放、公平、创新的市场,在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中形成自身的吸纳和聚集优势。打造更优的市场环境。发挥资本+的作用力量。促进金融资本与财政资金、税务、担保、保险跨业合作,建立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多元化支持机制。着力去除资本对接实体经济尤其是创新链、产业链过程中的阻碍,进一步优化创业投资和科技金融政策,最大程度释放国家有关税收、投资等政策新规的红利。构建覆盖创新链、产业链全周期的资本服务体系,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大力聚才引才育才。研究出台引进、培养、集聚国际国内人才的政策,确保招的来、留得住、过得好。用活本地高教资源,面向重点产业领域,完善科技、产业、教育协同融合的体制机制,科学设置专业学科和职业教育体系,培育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注重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的创新型人才协同孵化功能,在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的实践中锻炼人才。聚焦“高精尖缺”靶向引才,瞄准科技前沿和国际水准,立足全球视野,聚焦战略科技领军人才,实行更加积极、全面、开放的人才政策,形成识才、爱才、用才、聚才的人才生态环境。用更有生命力的创新创业文化实现留才,在合肥厚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土壤,人人践行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价值理念,全社会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创业者精神,用有吸引力的政策解除人才的落户、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让人才感到温暖、感受争先创新创业的激情。
(三)坚持开放共享,快速迈向高质量发展更高能级,勇做长三角一体化浪潮中的领头羊。无论是经济强市,抑或是创新资源匮乏的地区,都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参与甚至引领一体化的大势,是推动地区新一轮高效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彰显合肥担当。作为长三角最西侧的创新“领头羊”,亦是安徽对接上海、对接长三角、对接G60科创走廊的“带头大哥”,参与开放发展、区域合作,不能仅着眼于些许产业、企业资源在肥落地,而是要以“大创新、大开放、大融合”的胸襟魄力,带动合肥都市圈、G60科创走廊西端、长三角西翼地区参与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带动更广范围的创新要素流动与配置优化。拓展城市交往。找准与不同城市的互补定位,加强一对一合作的针对性,以政府间合作带动市场领域的合作,推动科创平台、科创企业、产业的跨区域对接,共同打造跨区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创新体系。建议与苏州:加大对苏州(昆山)的招商引资,吸引对外扩张的高端企业落户合肥,承接苏州的产业辐射,成为G60科创走廊东、西两端呼应的制造强市。与杭州:开展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之间的一体化战略合作,建立合作会商机制,协同推进移动办事、要素配置市场化、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改革,主动对接杭州数字经济、创意文化产业资源,推动基础科研、创新资源与杭州市共建共享,强化交通一体化发展。与松江、嘉兴:密切合作关系,共同建设G60科创走廊,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畅通对接上海的通道。与湖州、金华:依托工商联等平台,组织湖州、金华及义乌中小民营企业到合肥对接科技孵化平台、高校、科研院所,组织浙江民营企业入园区的对接活动,以商引商。与芜湖:加快与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携同开展安徽省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展示和对接活动。与宣城:将宣城纳入合肥都市圈,作为合肥、杭州产业转移的承接地,打造合肥都市圈与杭州都市圈联动发展的走廊节点。推进县域合作。相较江浙地区,包括G60科创走廊范围内,合肥以县域经济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仍不够发达,具有一定程度的后发优势,在创新试点建设G60科创走廊体制政策协同示范的跨区域园区时,能够提供更广阔的操作空间。借助G60科创走廊平台,推动四县一市参与跨区域合作,汲取浙江县域民营经济活、改革活力强的发展精髓,招引缺少土地资源的上海项目在县域合作园区落地,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