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学、写作学与文艺学的辨证

2019-01-27 11:31:55杨文英扬州大学225002
大众文艺 2019年14期
关键词:写作学文艺学学者

杨文英 (扬州大学 225002)

一、目前的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文章学、写作学均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由于文章学、写作学有着不同的定义、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二者完全可以像语言学一样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

第二种观点,把文章学、文艺学并列。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文学,而文章学的研究则在非文学的圈子里。

第三种观点,把写作学等同于文章写作学,认为写作学不应该包括文艺写作学。写作学应包含文学写作,但由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偏重实用类文章写作,以至于文学写作受到忽视,把握了其中的实用性而忽视了文学性。

第四种观点,把写作学等同于文章学,认为研究文章写作是文章学。这个观点产生于1980年初,探讨“写作”学科命名之际,多数人将二者作为同一概念。有的在学者给文章学所下的定义中就只有研究“写作”部分等。

第五种观点,文章学包含写作学、阅读学。在文章学的研究过程中,既不能只注重文章写作,又不能脱离对文章的阅读,这两者的进行应当是亦步亦趋、协同合作的,写作学和阅读学应该包括在文章学之中。

第六种观点,文章学包含写作学、文章分析学。从它的研究范围来看,文章学的研究涵盖文章全过程,文章的一切运动都在文章学的研究范围内,包括前期的准备(感知等)、中期的写作、后期的研究分析,写作研究只是作为文章学研究中的一部分。

第七种观点,写作学包含文章学。有的学者认为,文章学、写作学共同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是文章写作学,所以可以将文章学包含在写作学之中,共同研究文章写作,即文章研究是写作学研究的组成部分。

以上七种观点可以归纳为四大类,对文章学、写作学和文艺学三者关系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第一类,即第一种和第二种观点,认为文章学、写作学可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它们的关系是并列关系;第二类,即第三种和第四种观点,把文章学、写作学和文艺学三者等同;第三类,即第五种和第六种观点,认为文章学是一个属概念,写作学是一个种概念,文章学包含了写作学等;第四类,即第七种、第八种和第九种观点,认为写作学是属概念、大概念,文章学、文艺学等都从属于写作学这一概念之下。尽管学界围绕文章学、写作学与文艺学展开了较为广泛的探讨和论述,但是对于三者的含义、内涵、学科性质等的划分还尚未达成统一的意见。

二、文章学、写作学、文艺学三者概念辨析

我国文章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魏晋六朝时期,就形成了探讨“文章”作法的里程碑式的著作。宋代及以后,文章学逐渐成熟。到元末,文章学获得了蓬勃发展。在一段时间的春天后,文章学研究曾出现一时的中断。进入新时期,不少学者又继续转向文章学的研究和学科建设,公开举起了文章学的旗帜,文章学研究逐渐开始有了独立空间。关于“文章学”的定义,有学者将“文章学”定义为文章写作技法方面的理论,曾枣庄认为:“文章学是研究诗文篇章结构、音韵声律、语言辞采、行文技法的学问。”有学者将“文章学”定义为研究文章写作的学问,刘家骥认为:“这门以文章为对象,研究文章写作规律与技巧的学科,可算之为‘文章学’或‘写作学’。”有学者将“文章学”定义为宋人的“笔法学”,与诗学、词学性质相似,即研究所有单篇文章写作的学问,祝尚书认为“文章学主要是解决文章如何认题立意以及间架结构、声律音韵、造语下字等等‘知之’方面的问题。” 文章尚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因此,研究文章一切运动的文章学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

杜福磊在《我国写作学建设发展的历程与未来》,把中国的写作学研究分成三个时期。进入新时期,在近三十年的现代写作学研究中,又发生六次较大规模的学术争鸣(或讨论),促进了写作学的发展。现代写作学在产生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关于“写作学”的定义,有学者将“写作学”定义为研究写作的学问,程福宁认为:“写作学是研究一切写作的共同性质、特点、规律的学问。”有学者将“写作学”定义为文章与文学的写作,袁昌文认为:“写作学,从广义来说,它既包括了文章写作,也包括了文学写作;从狭义来说,它专门研究文章的写作。”学界对于“写作学”的定义还是比较一致的,大多将其界定为研究写作的本质、特点、规律、过程和基本表达方法等的学科。

三、文章学、写作学、文艺学三者关系的辨证

(一)联系

从文字产生,人们开始了创作活动,文章便应运而生,继而人们对文章的具体写作技法、规律等开始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自古以来,流传下了不计其数、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耐人寻味,而且形式丰富多彩。M.H.艾布拉姆斯在文艺理论专著《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把作品生产、传播、接受的全过程用图表进行了清晰的概括。

余昌忠在《关于文章学科学体系的构想》中,进一步将文章系统运动过程表示为:客体→(通过实践、作用)作者(摄取、加工)→文章→(转换、输出)受体(认识、反映)→客体。

文章学、写作学、文艺学对文章的研究,包含在文章系统的运动之中,它们对文章的生产、传播、接受过程的不同环节不同内容展开了各自的研究。以《文心雕龙》为例,三者各自有各自研究的角度,文章学学者从中看到了文章架构的研究,写作学学者从中看到了写作理论、写作技法的研究,文艺学学者从中看到了文学原理、文学批评的研究。

(二)区别

文章学、写作学、文艺学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着各自的内涵和外延。明确各个学科的特性,建立各自独立的学科,有利于各学科依据各自性质更好地开展研究。

1.研究对象

文章学研究文章的本质属性、作用、意义、文章的价值观(目的性价值、手段性价值),也涉及文道、文气等诸多方面。写作学研究一切文章的写作现象和规律,研究写作这一行为的本质、特点、过程、规律。文艺学研究文学现象、本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2.研究范围

文章学的研究不仅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不仅注重文章的生产还考察文章的传播、接受。它研究文章本身,也研究文章生产的整个流程,好比厂家生产产品,除了对产品本身的质量追求,也需要进行市场调研、满足用户需求、把控产品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文章学研究的范围最为广泛,其次是写作学、文艺学。文章学的对象是整体,是所有文章,包括文学文和实用文。写作学的对象是写作活动、写作行为的过程,研究中当然涉及文章一般,也涉及文学作品,但那是为写作学行为过程的研究提供资料和佐证。文艺学的对象是文章中的优秀部分,是文章中的一部分。由于三者的学科性质、任务等的差异,文章学是整体性学科,而写作学和文艺学则是其中的子学科。

3.相互关系

文章学研究一切文章,文章中又包含实用文和文学文,研究文学文中文学作品的则是文艺学,所以说文章学包含文艺学。

文章学和写作学都针对文章写作展开研究,文章学注重对文章成品的研究,写作学更注重写作行为的研究,在对文章写作的研究上各有所侧重,所以文章学和写作学是并列学科。

四、小结

文章学、写作学、文艺学是同源学科,他们都是以文章为对象展开研究,都研究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但它们之间又相互独立,相互交叉。中国研究学者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积累了文章学、写作学和文艺学经典理论,今天,我们更应该虚心学习,认真梳理总结它们的基本规律,理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巧妙地古为今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当今,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写作学科作为一门应用学科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科独立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猜你喜欢
写作学文艺学学者
学者介绍
管子学刊(2022年2期)2022-05-10 04:13:10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管子学刊(2022年1期)2022-02-17 13:29:10
改革开放时代的写作学
——《当代写作学40年(1980—2020)》序
写作(2021年4期)2021-11-21 19:07:54
高校写作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路径
全媒体视野下高校基础写作课程的新构
文学教育(2021年9期)2021-09-27 13:13:52
论文艺学批评的元理论思维
学者介绍
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
论文艺学学科创新与地方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