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星月 (浙江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310000)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文化传播越发便捷,交流也越发频繁,异域文化也显得越发独特神秘,所以以异域题材为核心的影片在好莱坞影坛上越发风行,《艺伎回忆录》就是一部西方导演以银幕为画布,绘制的一副异域奇观。然而,不同文化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隔阂。
如果《艺伎回忆录》是没有三位华人演员的加盟,可能对中国来说,这部影片不会溅起这么大的水花。大部分主流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或多或少的会提到某种民族情结——出演艺伎是否等同于卖国,但均用客观理性的笔触来调和民间激进的言论。
导演罗伯·马歇尔曾解释过选角原因:“在电影《卧虎藏龙》中,章子怡的表演、性格都和小百合有某种相似的地方。与之相比,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我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就觉得她的脸型很小,她的脸非常有魅力,很适合在镜头中出现。”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在西方人的眼中,东方女性的主要特征就是黄皮肤、黑眼睛和黑头发,无所谓是日本人或者是中国人出演角色。但是中国人对此却不接受。由于民族情感问题,很大一部分的中国民众对于章子怡出演《艺伎回忆录》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反感与抵制。1
引发争议的一个主要源头在于对“艺伎“一词的理解。不太了解日本传统文化的民众大多会认为艺伎是能歌善舞的性工作者,因而对演员产生非议。“艺伎”一词源自日语的“geisha”——能歌善舞的职业艺人,而非青楼妓女。根据上海译文出版社和讲坛出版社的《日汉大词典》释义,日语的“geisha”,对应日文汉字是“芸者”,对应的中文便是我们惯用的“艺伎”,具体的解释为“以唱歌舞蹈为宴会助兴的职业妇女”。
这个日本古老的职业源自于17世纪末,至今任有数百人在支撑。女童自小被送入艺伎馆,接受关于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歌舞表演的相关培训。日本传统文化中的艺伎高贵而又优雅,娇美而又柔顺,和服的后领有意开得很大,露出脖颈和一部分香肩,增添女子的性感和香艳的特点。踩着碎步款款展露风姿的艺伎堪称日本女人中的典范,和服、黑髻、白面、绸伞、高底厚跟的木屐,精通琴棋书画、茶道花道、能歌善舞,极具古典教养。2她们在成为正式的艺伎之前,需要接受一道仪式,就是《艺伎回忆录》中所表现的“水扬”仪式,从而正式踏上职业生涯。自此以后,艺伎化身为社会名流,穿梭于上流社会各类应酬场合。在她们的职业生涯中不得结婚,也不卖声,但需要寻找一位影片所表现的“旦那”男性资助人。
日本艺伎职业的出现据考证是受到我国唐宋时期教坊文化的影响,这两者都拥有类似的表演形式与行业规定,不过艺伎仍然是日本独有的一种职业,它在日本本土文化的熏陶下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很难用我们固有的文化来对其进行价值评判。在历史上,日本文化并没有经历过类似我国宋明理学禁欲的时代,这也造成中日双方对性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日本艺妓文化中,“水扬”与寻找“旦那”均不属于卖身系列,这其中的文化差异差异并不能从“伎”和“妓”两个字的不同来解释清楚。
其实早在《艺伎回忆录》之前,日本文化就已经多次收到西方世界的青睐,像《杀死比尔》系列影片和、《最后的武士》等影片都向西方观众揭开了一部分日本传统武士道文化的神秘面纱,也让日本文化可以有机会站上世界舞台。但是对于《艺伎回忆录》这部影片,日本媒体并没有对其有着与之前两部影片相同的赞誉。
从大环境来讲,日本主流媒体对该片关注度不高,其中主流影评大都是负面评价,该片在日本上映期间未形成话题,票房也仅为《最后的武士》的六分之一。
日本民众在观看《艺伎回忆录》时,电影大环境的制作场面、演员的表演演技、情节的故事脉络、道具的历史考证其实都不是最主要的,文化内涵才是他们所关注的焦点。然而《读卖新闻》曾经评价道:“影片不仅看不到对日本传统的艺伎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及发展的挖掘,也没有办法通过影片看到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尊敬。”
从主流的媒体到民间评论,日本民众大多对于《艺伎回忆录中》三位主角都不是日本演员这一事实感到难以接受,并且影片除了开头部分,基本通篇采用英语对白,对于日本来说,这是连形式上的日本元素都荡然无存。
况且由于此前阿瑟·高顿的同名小说在日本备受非议,书中小百合的原型岩崎峰子甚至起诉该小说对艺伎的曲解伤害了艺伎行业,继而推出了自己的回忆录。因此,日本民众并不期望改变自这本小说的《艺伎回忆录》能真实的表现艺伎文化,媒体讽刺道:“影片并没有像《最后的武士》那样拘泥于时代的考证,而是很好地考证了小说原作。”《艺伎回忆录》是一部以日本文化为卖点的影片,剔除了历史和背景元素后,剩下的元素只剩下演员和舞美,在这两点也被扭曲后,日本媒体评论界的口诛笔伐自然就蜂拥而至了。一位影评人曾经这么评价:“这不是日本,而是JAPAN。”
美国对于《艺伎回忆录》的影评相较于中、日两国更显商业化。对于美国媒体而言《艺伎回忆录》可能是带有东方神秘面纱的好莱坞流水线上的又一个成品。美国知名的烂番茄影评网站显示,在该网站对于《艺伎回忆录》的146篇评论中,51篇是新鲜番茄,其余91篇是烂番茄。从中不少重复评论出现在多篇影评中,例如:“出自好莱坞大手笔”、“渲染浓郁的异国风情和华丽的视觉特效”、“内容为俗套的灰姑娘爱情和女人间的勾心斗角”、“徒有虚名,缺乏戏剧冲突和真情实感”等。
在大多数美国评论看来,美国好莱坞式的电影模式以及现代快餐文化的盛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快节奏的表现方式是票房的重要保证,然而《艺伎回忆录》本身就是一部自传体的影片,故事情节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平稳,表现形式用一位老妇人的旁白来贯穿全文,使得影片本身的商业性就大打折扣。
作为一部西方人拍给西方人看的异国文化的电影,对于中国人或者日本人出演日本艺伎问题,西方世界不认为有什么矛盾,影评人詹姆斯·博拉迪内里说:“most Westerners won‘t know the difference.”(大多数西方人不知道其中的差别),然而作为好莱坞历史上少有的全亚洲演员阵容,美国影评人很重视其中的台词问题,主流媒体的评论也讽刺演员讲英语不熟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多数舆论主要是以主流文化的姿态来审视这部异域风情的影片。后殖民主义学者爱德华·萨伊德在《东方学》中曾表达过这样一种观点,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认识是建立在西方对东方世界霸权主意的基础上的,西方世界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解读东方文化。3
在每篇影评的后面,影评人都会提及《艺伎回忆录》文化方面的背景和现实情况的冲突,影评人承认《艺伎回忆录》所展现的不是地道的日本文化,而是西方人眼中的艺伎文化,并且电影改编自虚构的小说,并非是关于艺伎文化职业的纪录片,所以历史和文化上的真实与否就不太重要了。
《艺伎回忆录》主要糅合了东方的文化元素和西方的商业元素,但其中暴露的不同国家对于文化的看法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纵观这场影片三国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现在是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但各个民族对此依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防御和抵触心理,三国的媒体对于《艺伎回忆录》基本都是站在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情感立场上对电影进行解读,所以,表面上看这部影片反映的是个体对于影片的看法,实际则是三个国家在文化接受和认同方面的差异。
注释:
1.滕梁莹.《艺伎回忆录》中的文化问题[J].大众文艺,2015,(6):109.
2.郑静.《艺伎回忆录》:西方视野下的“窥视”与“满足”[J].艺苑,2016,(4):55-57.
3.费蓉蓉.《艺伎回忆录》——一个由西方制造的东方传奇[J].电影评介,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