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叙事视域下管窥《局外人》的荒诞

2019-01-27 12:11朱威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000
名作欣赏 2019年33期
关键词:默尔局外人加缪

⊙朱威钱[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00]

加缪的《局外人》于1942年发表,从此,加缪的名字进入中国期刊。到20世纪80年代,大量加缪的作品引进中国,中国爆发了两次研究加缪的思潮:第一次是1984年,郭宏安先生以其编写的《与萨特有关的两位作家介绍——阿尔贝·加缪》介绍了加缪本人,阐释了加缪作品中存在的美学和哲学思想;第二次思潮发生在1993年,重点探讨了加缪作品的思想性,侧重探究了加缪的“荒诞”哲学理论。

罗兰·巴尔特在《写作的零度》一书中多次拿加缪的《局外人》作为他零度写作的例子,他如此评价:“这种透明的语言首先由加缪在其《局外人》一文中加以运用,它完成了一种‘不在’的风格,这几乎也是一种理想风格的‘不在’。”罗兰·巴尔特的零度写作理论是对萨特《什么是文学》一文的回应,在《什么是文学》中,萨特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介入式写作,但巴尔特认为写作应避开现实,朝向语言或者形式本身,朝向写作行为的本身,要求作家毫无感情的“零度写作”。后来,巴尔特追寻意义的深度阐释、文本空间的多种开放,声称“作家之死”,宣判主体灭亡,在一种破碎、边缘化的界限中玩弄着写作。在此基础上,笔者不禁想问:零度写作与表达“荒诞”这一主题是否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换一种表达手法,内容的表达和作品呈现是否会出现不一样的变化?本文立足于这一问题,针对加缪的《局外人》,从内聚焦型叙事视角、新闻式叙事语言出发,来探讨零度写作风格与文本表达出的荒诞主题存在的内在联系。

一、视角的荒诞感:内聚焦的“距离感”

内聚焦型叙事视角是热奈特在《叙述话语》中提到的一种叙事视角,指以叙事中的某个人物的视角为焦点进行叙事。借助其视角、意识,读者可以随着人物了解故事中所涉及的情景和发生的事件。《局外人》选择采用内聚焦型视角,从默尔索的视角出发讲述故事,读者跟随默尔索的经历和所思所感,直接面对和评价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与传统小说相比,内聚焦型视角虽然使文本缺少评论性或抒情性语言,但在荒诞主题的传达上更为直观,令人感同身受。

小说的第一部分从母亲去世这一事件引出各种人物和默尔索的日常生活,借用默尔索的意志和心理活动描写使读者清楚地明白和理解默尔索的人物设定:随遇而安,简单,有点麻木、冷漠但正常的人。内聚焦型叙事视角使读者和中心人物有所共鸣,同时构建了一个属于默尔索和读者的空间结构。比如,在母亲的葬礼上,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主角“我”是游离在这场事件之外的,像一台摄像机,客观冷静地看着人来人往。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描述了“读者和默尔索”空间之外的另一个空间的冷漠,在前者的空间结构里我们可以理解、包容默尔索,但由于作品中很少出现情感的描述,所以处在这个空间结构之外的群众的所思所感是未知的、陌生的。作家本身不加情感的叙述方式,使这两个空间在心理上有了距离,使读者和文本社会的距离直接拉开。如第一部分的开头这样写道:“今天,妈妈死了。”这样陌生化的叙事就迫使读者离开熟悉的语言环境和熟悉的社会,与默尔索这个中心人物在情感和意志上保持一致,只有这样,读者在阅读第一部分内容时,才能对默尔索有一个初次“审判”,即理解默尔索的人设。

内聚焦型叙事在使读者和中心人物有所共鸣的基础上,也做到了将文本分割成两个空间,即读者和默尔索的已知空间和文本社会的未知空间。两个对立的不同空间结构,使读者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保留着叙述视角带给读者的对默尔索的同理心、与社会的距离感去阅读第二部分的审判环节,当得知审判结果,即日常的冷漠态度是被判死刑的原因时,本就保持着对未知世界的怀疑和对已知世界的认可的读者,在两种认知相悖的情况下,就会反抗、怀疑世界的合理性、正确性,最后得出“世界是荒诞的”这一结论。例如,小说第二部分在审判默尔索误杀阿拉伯人时,内聚焦叙事视角和荒诞主题有了巧妙的统一。“审判”这一情节,把被审判的“我”排斥在外,登场的各位证人——检察官、律师、法官、神父,用生活中“冷漠”的态度论证“我”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而“我”对于这场审判的感觉是:“我正在电车上,面对着一整排的旅客,他们盯着新上来的人,想看看有什么滑稽的地方。”这种故意将事件中主客关系进行颠倒的叙事表达了世界的荒诞和滑稽。

默尔索对这场审判的态度、对法官的看法、对神父的反对,使读者清楚地认识到他对于世界的不公平、不合理是有反抗的,这是他认识到荒诞并对抗荒诞最强烈的体现。但是内聚焦型叙事使我们和文本社会隔绝,法官听不懂并打断了他的申诉,神父劝说默尔索坚持信仰的荒唐,以及其他登场的人把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当成“冷漠”,无不揭露了世界的荒诞性。加缪说:“荒诞产生于人类的呼唤和世界无理性沉默之间的对峙。”作品使用内聚焦型叙事视角,既让读者和“我”在情感上和意志上有了共情,也构建了内心感受与文本社会两个世界,在两个世界的碰撞和反抗中,凸显了《局外人》的荒诞主题。

二、语言的荒诞感:客观冷静的“不合理”

巴尔特认为作品不再是作家的传声筒,作品独立于作家之外,不再承担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用直陈式的语言使主体不再具备存在的“感伤形式”。加缪的《局外人》采用的大部分语言多是新闻式的语言和大量的引语或短句。新闻式的语言具备一定程度的客观性,以近乎新闻报道的语言去描述一件不合理的事件,理性的话语和不合理的现实的碰撞,使荒诞这个主题的表现力大大增强。此外,大量自由的引语和短语,使叙事思路被拆解,形成一种零碎的叙述,也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件被肢解,从而达到一种语言逻辑上的陌生化。小说的第二部分,叙事视角从默尔索转移到审判,默尔索和读者都是这次案件的记录者。处在“局外”的读者和默尔索会比在“局内”的时候更清楚地看到世界的本质。文本内的默尔索意识到了审判过程中的种种荒诞,也知道了自己是被这个社会摒弃在外的,死亡是他对荒诞最强烈的反抗;文本外的读者也看到了世界的无理性,感知到了现实中存在的荒诞,同时反思其所存在的世界。文本内外,默尔索自身对于文本社会、读者对于现实社会所感知到的荒谬感相互交织,形成了巨大的张力,凸显了荒诞这一哲学主题的永恒性。

新闻式的语言在文章中更多体现在对环境的描写上。加缪是一位很少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作家,就好比对“太阳”这个意象的描写,他用的是刺眼和火热等生活化的语言。太阳就是太阳,是客观存在的,语言只代表所指,不再具备能指的功能。在对审判这一环节的描写中,随着焦点的转移,加缪用冷漠的语言,使默尔索成为审判的观察者。审判的每一个情节都似乎与他毫无关系,他就是一台机器,客观地记录每一个部分。同时,我们并没有感受到被审判者的懊悔、怨恨等情绪,因此,与传统小说相比,读者很难体会到那种沉重压抑的氛围。而法庭上的嘈杂氛围也只是通过囚车、等待室等场景的转换,以及人物的登场来表达,没有采用指向性的语言和烘托气氛的词语,使法庭失去了传统小说中的神秘,更加偏向于生活中的客观。但是客观的表达方式和不可理解的审判结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讽刺了案件的荒谬,是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深刻揭露。当大量自由的引语和短语加入这一情节时,一场客观、合理、有逻辑的审判事件就被打破,尤其是小说叙述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默尔索的内心独白和思想活动,而这些思想活动是用自由的引语模式来表达的。其中一处是默尔索阅读狱中一份老报纸上的新闻报道时,产生了突发感想和内心评论。这种想到什么说什么,不去关注说话的环境、情景、对象的叙述语言,可以毫无保留地阐述“我”在经历这些事情时的想法。这一部分叙述省略主语,将“我”的内心与社会环境隔绝开来,更加体现了人物的冷漠和社会游离性。这种处理方式,将“我”分到两个不同的时空中,也就是叙述自我的分割。这是一个放逐式的叙事语言,“我”对自我的放逐背后,是世界对“我”的放逐。放逐感是加缪加强荒诞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加缪在叙事形式上的实验,有效深化了小说“世界是荒诞的”这一主题思想。

三、结语

《局外人》的“荒诞”主题并不是通过故事内容来表现的,而是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与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的。前两部分分别从内聚焦型视角和零度话语表达了世界的荒诞。内聚焦型叙述把焦点放在了“我”一个人身上,我的言行、意识,将我和外面的环境隔离,造成了在小说的结构中,“我”是环境的“局外人”。而且,大量引语的使用,一方面在内容上体现了“我”的冷漠,另一方面将经验自我和叙述自我通过这种方式切割,在阅读感官上造成了时间上的“局外”。再加上这一场的“局外”既传达了加缪自身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索和对社会世界的独特感官,同时也在文本之外,给了读者一个思索现实世界荒诞感的机会。这种作品内外相辅相成的叙事方式增强了《局外人》荒诞主题的表现张力,叙事行为本身也在强化主体的荒诞。

猜你喜欢
默尔局外人加缪
儿童保护没有局外人
浅析默尔索“局外人”的人物形象塑造
琴(外一首)
石头记(外一首)
速战速决经济战
加缪,一个道德主义者
加缪的沉默
罗斯福的细腻
漫画
做自己的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