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深度学习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在教育部新一轮课改的契机下,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为了避免旧式的、空洞的、乏味的理论式说教,为了激活学生本身的智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量引入了情境教学模式,即通过设置情境和探究问题,让学生基于情境,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讨论探究,从而更好地体验、理解情景,生成智慧,加以总结形成理论,即深度学习过程。因此对于情境的设置和探究问题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情境不真实,问题设计不明确,都会导致偏离教学内容,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这一课为例,探讨设置真实有效教学情境和设计有效导学探究问题来步步推进教学的实践体会与思考。
关键词:第二曲线;深度学习;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英国管理思想大师查尔斯·汉迪把从拐点开始的增长线称为“第二曲线”,他说:任何一条增长曲线都会滑过抛物线的顶点(增长的极限),持续增长的秘密是在第一条曲线消失之前开始一条新的S曲线。然而,这个时点又恰好接近顶峰,事物发展处于此时点也就是处于黄金时代。这就是成功的悖论和曲线逻辑:使你达到现在位置的东西不会使你永远保持现在的位置,如果你过度相信和依恋导致你成功的逻辑,那么成功的逻辑必然会把你带向失败或平庸。持续地按一种路径“追求卓越”的曲线,恰恰是一条追求平庸的曲线。
【案例理念】
1. 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核心,学生发展为根本。做到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基于课本而又宽于课本,实现学习开放;发挥教师主导性,立足教材而又超越教材,实现教育开放。
2. 深度学习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反思、有下沉、有探索、有顿悟、有上浮,不是停留在知识符号本身,而是着重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究,着重知识带来的意义感和自我感。
【案例设计】
(一) 导入新课
视频【一步登天——走向现代文明的独龙族】以高黎贡山隧道的修建开通为主线,揭示出了国家的民族政策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机结合,使得独龙族人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二) 进行新课
1. 结合时代发展的阶段,设置三个情境,突破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这一重点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一:【旧时代、新中国】用两组配文字照片,展示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独龙族人一夜千年,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情境二:【修路搭桥、曙光初现】视频回顾20世纪90年代,云南省委省政府解决了独龙江的交通问题,修建了独龙江公路。进入21世纪,更是加大了对独龙江的关注力度。实施独龙江公路改造工程,打通高黎贡山隧道。如今,公路已经修好,隧道已经贯通,独龙族人和外界联系的“桥梁”搭建成功。
情境三:【过去还在、未来已来】视频展示今天的独龙江水滔滔不息地流淌着,山林里的植被依然茂盛,各种珍稀植物数不胜数。它从未改变。学会生产发展自己,是独龙族人最大的收获。因地制宜大面积种植的草果和重楼、独立养殖的独龙鸡、独龙牛和独龙蜂都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各种技能培训在年轻人中火热展开,越来越多的独龙族人能够走出山林,同外面的世界一起生活;电接进了山里,手机信号覆盖,在村里就能轻而易举与外界联系,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女孩们不用再感受老一輩纹面的疼痛,年轻人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独龙江乡的变化翻天覆地,从生产到生活,从物到人,无一例外,终于一起奔向了“外面的世界”。
2. 头脑风暴: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结合上述社会现象讨论对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理解。
3. 视频《精准扶贫》,助力同学们加强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理解。
(三) 总结全课,师生共同完成。
(四) 视频《独龙族全国人大代表段秀英》畅谈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担当。
【案例反思】
这一课内容的教学存在两个难点:一是本课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不足,认知积累不够。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式,学生肯定感觉乏味。二是当前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过长,缺少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经历。因此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落在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上。介于两种原因,我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精准扶贫政策推进这一契机,以“独龙族的变化”为主线,国家时政大背景和日常生活小背景设置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并针对情景精心设置问题。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阐述与解读。所以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模式的可行路径应该是在继承浅层学习课堂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方面的策略:
第一,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是深度学习的前提。深度参与最佳的切入点是问题导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升华最大的是课程资源,课堂上老师精心设置的优质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与教材、学生与自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思维碰撞,借助灵动的对话、交流、反馈,学生的知识会得到互补、提高,求知的欲望会更强烈,探寻事物本源,思考问题的能力会明显提高,学生的情感会得到升华,独立人格会得到有效培养。
第二,给予学生深度引领是深度学习课堂的关键。深度引领的关键是引领学生知其所以然,引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在相似的情境中举一反三,从新情境中辨析出特殊因素,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评精神,不要满足现状。要敢于挑战课本,挑战权威。集思广益,有利于方法拓展,从而形成创新能力。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任何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育人”,就是苏格拉底说的帮助孩子“找到麦田里最大的麦穗”。深度学习的课堂以此为宗旨。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汉迪.第二曲线[M].团结出版社,1997.
[2]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M].2017.
作者简介:
于志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第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