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然
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的浪潮更为猛烈,政治格局也是风云突变,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世界人民该何去何从?我国又该如何在这国际局势中带领人民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1]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汲取传统“中和”文化的智慧,高瞻远瞩地为全球治理开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中和”文化深厚的底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越来越为世界人民所认可与支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源于我国的“中和”文化。我国传统的“中和”文化历经历代学者的打磨,拥有了丰富的思想内核,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中和”文化是我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文化维度的表现。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天人合一”观点的学者是宋代儒学家张载。从“气本论”出发,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我与也”,即“四海之内皆是同胞兄弟,人与物皆为侪辈”。[2]“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将万物融为一体,注重万事万物的可调和性,这为万物可“中和”的思想铺垫了理论基石。《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指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执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羹”何以成?须各类谷物与作料的融合。也就是说,各类谷物与作料天然“同一性”的存在才能熬制一锅美味的羹。以“羹”喻“和”形象地展现出了“中和”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另外,“致中和”也是“天人合一”境界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荀子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致中和”使万事万物化零为整,化分为合,化“偏”、“过”为“中”,这规范了自然、人伦之秩序,使得天人合一,而万物和谐。
基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文化以事物的整体性为逻辑起点。那么,整体的内部出现对立时,如何使得事物复归“中和”?唯有“执两用中”才能化冲突为和谐。“执两用中”源自于《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孔子在继承“允执厥中”思想的基础上,赋予其更为丰富的意义。在《论语·子罕》中,孔子说道:“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扣两端而竭焉”。孔子之言意在于指出唯有“扣两端”,即执两用中,方能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才能真正致知,到达内心的平和。“执两用中”的智慧在《论语》中随处可见。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唯有执“学”与“思”之中,才能豁然开朗,实现认知与能力的协同。值得注意的是,“执两用中”的前提是要恪守礼节。《论语·学而》中就有佐证,“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固然,达到中和状态乃世人之追求,但是,若以不合理的方法寻求“中和”是不可取的。唯有合乎礼节的“执两用中”才是“致中和”的必然路径。
“中和”文化的精髓是“和同之辩”。了解“和同之辩”,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三个概念:“中”、“和”、“同”。“中”在《说文解字》中是指“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和”在《说文解字》中,原作“咊”,从口而禾声,意为“相应也”。“和”与“中”虽皆含有“合宜”、“和谐”之意,但二者也有不同之处,即“和”与“中”是事物谐和状态不同维度的展现。“同”在《说文解字》中意为“会合”。若万事万物都“同”则“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中和”文化主张“中和”,倡导“殊途同归”,即在多样性中寻求契合的同一性。总的来说,“中和”文化中的“和同之辩”启迪世人要在事物多样性之上实现万物和谐,即在“各美其美”的基础上实现“美美与共”。
“中和”文化以“生”为终极诉求。“中和”文化求“中和”,但并不止于“中和”,而是以“和”求“生”,这是中华文化智慧之处,是中华民族先辈对自然世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同事物的协同融合会促使新事物的产生。新事物是多样旧事物共性的产物,具有不可比拟的创新性与优越性。关于“中和”之“生”的论述在《中庸》《礼记》等古籍中均有体现,例如“致中和,天地位矣,万物育矣”(《中庸》),还有“和,故百物皆化”(《礼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我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人类命运问题[3]极具中国特色的回答。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而每一个维度都是“中和”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创新性展现。
而责任共同体的构建需以“中和”文化的“天下情结”来铸造。
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础的“中和”文化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凸显万事万物休戚与共的关系。这其间蕴含着“天下情结”。“天下情结”意味着彼此不可推卸的责任,意味着每个个体的人都应该胸怀天下,关注天下安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和”文化所蕴藏的“天下情结”在“责任共同体”的理念中得以展现。责任共同体,意味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更意味着我们对彼此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4]建立责任共同体要求世界各国要守望互助,同甘共苦,勇担道义,互相扶持,精诚团结,共渡难关。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5]责任共同体的构建离不开“天下情结”。唯有“天下情结”才能将世界各国串联到一起,真正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构建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利益共同体的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打造需借助“中和”文化“执两用中”之智慧。“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倡导在恪守道义、礼节的基础上寻找矛盾双方的最佳调和点以实现彼此和谐的发展。这一点在当前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中得以彰显。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出现使得国际局势重新洗牌。借助知识经济奋起的后发国家不满旧的政治经济秩序,而与既得利益国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对这样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为世界各国提出了中国方案——利益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上指出,“独行快,众行远。面对世界经济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做好朋友、好伙伴,积极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努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6]构建利益共同体的难点在于一方面要合理处理各国之间的利益纠纷,兼顾各国利益;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道义与利益的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中和”文化中“执两用中”的方法论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新一代领导集体借鉴“执两用中”的智慧提出新型的义利观,即“在同发展国家打交道的时候,坚持道义优先,更好地重视和照顾他们的需求”。[7]新型义利观倡导在处理当下各国的利益冲突时要坚持道义优先,兼顾彼此的利益。在尊重和关照各民族、各国家的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寻求彼此利益的“中点”,做到不偏不倚,保护各国的核心利益,不放弃彼此正当利益;倡导在处理当前各国利益与人类长远利益的冲突时,要紧抓二者利益之“中点”,以可持续的眼光公平公正地有效分配现有资源。
价值共同体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超越性,只能说它主张超越‘冷战思维’,摒弃‘意识形态挂帅’,号召一种‘尊重多样化社会制度’,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极具包容性的人类国际交往价值观”。[8]搭建价值共同体的“元”问题是如何在多样的文化、多元的价值观中寻找人类共同的价值诉求。“中和”文化中“和同之辩”的思想正是化解这一难题的良方。“和同之辩”的精髓在于尊重差异,进而异中求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9]这启示我们打造价值共同体同样需要尊重文化差异性,进而在多样的文化中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具体来说,第一,正所谓“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的差异性是文化丰富多彩的前提。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才使得各文明获得绵延的动力。第二,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各大文明存在着共通的价值理念,比如对和平的向往,对发展的渴求。在差异的文化中寻找共通的价值理念,生成新时代全球共同的价值观,这样才能真正构建价值共同体,为人类共同应对当前国际难题提供精神动力。
发展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汲取“中和”智慧对当今国际社会发展提出的美好倡议。以“共同体”的方式谋求世界的发展,这是“中和”文化中“和实生物”精神内核在当代的创造性展现。“共同体”意味着世界各族人民、各个国家亲诚惠容,团结一致。“和”则能“生”这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人类不断前进增添了信心。就当下来说,打造发展共同体,一方面满足了世界人民对发展的诉求,有利于世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当前打造的“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就是最有力的佐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10]“一带一路”命运正在实现沿线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解决沿线国家就业等众多民生难题,缓解了旧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带来的全球性冲突,比如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浪潮、难民问题、环境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为构建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推动全球治理的民主化奠定了基础。
在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不断努力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描绘的宏伟蓝图越来越清晰可观。目前,我们已经构建了中阿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这些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当下的具体化表现。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我们也遇到了全新的机遇与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需进一步挖掘传统“中和”文化,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惠及世界人民。
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经在国际社会取得了较高的认可度。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传统“中和”文化的产物,其主张人类道义,倡导“天下情结”。
要进一步加强世界各国对世界整体性的认同,进一步传播中华传统“中和”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将传统的“中和”文化结合时代特征以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促使世界人民接受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现实,帮助其摒弃利己主义的资本逻辑思维、零和博弈的思想,鼓励其参与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工程里,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普惠作用得以发挥。传统“中和”文化走出“国门”一方面要借助海外孔子学院等教育机构。在孔子学院的课程里融进传统“中和”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让海外的学生理解、贯通“中和”文化,为其日后接受、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思想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国外留学生到我们国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我们“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魅力,加强对世界整体性的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11]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进一步推动世界民主化治理的进程。这需要打造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意味着公平公正,即每个国家享有应有的发展权利;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意味着共商共建,即面对全球性问题,每个国家都平等地享有发言权与投票权,不存在大国“一家拍板”的霸权现象;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意味着合理得当,即全球资源的分配既要在当前国际各国中分配得当,也要在当前与未来的分配上合理。显然,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构建离不开借助“中和”文化“执两用中”的方法论。运用“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在了解各个国家的发展现状,了解“南北差异”、“南南差异”、“东西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双方利益的“中点”,即利益的最大化、矛盾的最小化的节点,以此制定合情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价值观的认同。价值观的认同是加快世界人民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前提。那么,如何寻找世界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心圆”呢?这需要深入领悟“中和”文化之“和同之辩”的精神内核,进一步促进各大文明的融合。第一,“和同之辩”思想启迪我们要尊重世界各大文明。各大文明均是各族人民祖先智慧的结晶,都是历史深厚的积淀。因此,文明没有优劣、高低之别,只有特色之分。尊重各大文明,才能看到各大文明的闪光之处,才能找到彼此文明的交汇点,才能挖掘出世界人民共同的诉求与价值观。同时,还要明白各大文明的共存性,正如古语有云“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第二,加快世界文明的融合度,寻找世界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以此来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这要求我们要在保护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找“同一性”来实现世界人民价值观的“中和”,而不是做“文化的殖民主义”或者“同化”其他文明。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国际社会发展前景科学的规划,是破解当前全球性问题创新性的中国式方案。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现实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需要进一步加强其逻辑框架建设与进程规划。那么,如何进一步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逻辑体系的科学化?如何进一步细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规划?这需要汲取“中和”文化的智慧。传统“中和”文化中“和实生物”的思想告诉我们唯有“中和”才能出现创新性突破,才能衍生出具有优越性、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生事物。就当前来说,要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会真正落地生根,需要进一步“中和”世界各族人民的智慧。只有融汇世界人民的智慧,与世界人民共同谋划,方能进一步突破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所遇到的挑战,让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人民对未来的期盼相对接,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真正落地生根,惠及全球。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各族人民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2]历史终将走向世界的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借助传统“中和”文化所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对这一规律的科学把握。相信我们同世界各族人民能够一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