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凭借宏大的时空站位和细观的问题聚焦,突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形成了丰富鲜明的理论特色,成为能够说服人、掌握人的彻底性理论。这些理论特色贯穿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执政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知以及对人类解放事业的倾注,促使该思想成为集真理性与道义性于一体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蕴藏于该思想中的理论特色,使得思想本身更加丰满和立体,成为深入理解该思想理论意蕴和逻辑理路的重要切入点。
从时间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着深邃的历史眼光。用历史的望远镜遥望历史演进,用历史的显微镜窥探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了反思过去、立足现实与展望未来相贯通。“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2]透过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相关论述,可获得对历史的初步认知。人类历史是通过继承和创造实现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一个个毫无凭借的断裂阶段的简单呈现。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建立在前一阶段创造的成果基础之上,是由一个个连续不断的阶段构成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眼光是深邃的。正如习近平所言:“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3]基于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相通性,历史眼光的完整意蕴可从继承性、时代性与发展性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继承性是对“过去”的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有对“过去”理论的继承,也有对“过去”实践的承续。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继承性活动都是能动的、批判的、反思的过程。一是该思想理论逻辑的展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4]这一论述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阐明了该思想诞生的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与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契合,等等,无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逻辑展开的有力明证。除此之外,该思想理论逻辑的展开还需从更为宏大的视角加以考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对其他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汲取都应涵盖其中。二是该思想历史逻辑的展开。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对应,主要是指实践历史的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近百年奋斗创造和积累的硕果,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于党史、国史中加以审视,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基于毛泽东,开创于邓小平,推进于江泽民和胡锦涛,发展于习近平,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5]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在历史继承的基础上创造性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新的科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迈向新阶段。如果站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高度,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发展的低潮中走来,在波澜壮阔的世界大潮中发展壮大,虽历经历史锤炼,却依旧是世界社会主义的年轻一支,既有历史的滋养,也有赢得未来的蓬勃之力。
时代性是对“现实”的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的产物。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体现在对时代机遇的把握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抓住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将“和平与发展”概括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而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的制衡力量愈加平衡,增加了和平与发展的支撑力量,使得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发展趋势。在此国际大背景下,中国感受时代脉搏,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融入世界发展大潮,借助世界市场这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积累使中国发展迈向新台阶,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充分把握时代机遇谋求新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性体现在对时代挑战的回应上。就目前世界发展现状而言,局部的冲突和动荡不断,世界经济增长尚未走出低迷期,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中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综合国力竞争和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加之,中国处于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情况下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克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短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新时代面临的重大议题。
发展性是对“未来”的阐明。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的创立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并指向未来一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眼光是面向未来的。正如习近平所言:“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找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6]显然,历史眼光最终落脚在发展性上,发展性潜藏着对过去与现实的超越,具体表现在对未来发展目标的预设以及为目标奋斗的实践中。一方面,基于历史积累和现实考量,从战略高度上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从而作出符合现实的、具体的目标预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连续而完整的现代化目标体系。在“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指明了当前的现代化定位,“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7]同时,对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进行了分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上现代化目标的预设环环相扣,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前提。当然目标的预设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但无论哪种都对人们的实践具有方向指引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化目标的预设是一种对未来发展宏图的描绘和展望,其内在的现实超越性使得目标对人们充满吸引力。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人民关于美好生活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必须诉诸实践,“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9]通过奋斗才能不断趋向未来的理想目标。即人民的美好生活只能通过人民的不懈奋斗实现,饱含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现代化目标只能在具体实践中实现,在实现一个又一个预设目标过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深邃历史眼光首先表现为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继承性;其次是时代性,但现有的社会发展条件皆源于历史,时代性与继承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后是发展性,发展性以继承性和时代性为存在前提,而继承性和时代性的深层意蕴在于发展性。总体而言,该思想的历史眼光远至历史深处,关乎时代问题,达至未来之境,贯通过去、现实与未来。恩格斯强调:“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10]我们重视历史,持深邃的历史眼光,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既不割裂历史,也不虚无历史。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眼光,要看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传承,看到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的历史镜鉴,看到新中国70年的奋斗历程,看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创造之路,更要在反思历史、立足现实中坚信美好未来的可能性。
从空间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着宽广的世界视野。该思想将坚守中国发展道路与世界发展大势有机联结。在同一空间维度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普遍联系的共时性关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尊重这一共时性关系,以宽广的胸怀和视界将民族国家发展与世界发展紧密相连。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视野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树一帜,是社会主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态。特殊性与一般性的关系中,特殊性蕴含着一般性,一般性通过特殊性来体现。据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遵循着社会主义的一般性或基本原则,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这个角度而言,具有特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具有面向世界的内在倾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进一步确证了这一倾向性,呈现宽广的世界视野。也正是基于这一世界视野,该思想准确研判了中国道路于世界社会主义、于共产主义发展中的时空定位。可以说,中国独特的发展道路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延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处于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发展之中。
世界历史理论作为马克思审视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视角,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宽广世界视野的理论前提。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折磨和扼杀中,对人类历史走向进行了科学展望。马克思基于对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把握,确立了追求人类解放事业的宏伟抱负。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是一个基于现实的人的劳动,借助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共产主义为取向,不断展开的物质生产过程。世界历史的物质性,为尊重、继承、借鉴和发展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成果提供了合法性;世界历史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依赖,决定了向开放的世界敞开怀抱才是正确的发展逻辑;世界历史的共产主义取向,意味着作为走向共产主义的年轻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值得期待。在世界历史理论的解读框架下,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宽广的世界视野加以理解。
第一,该思想主张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经历和文化积累。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而人的劳动成果以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加以保存、呈现。由于历史传统、文化经历和现实国情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在各自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明形式。尽管世界上不乏文明冲突和文明优越等论调,但多样性作为世界文明的特质,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各美其美是小美,美美与共才是大美。“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12]这一认识超越了不同意识形态文明之间的隔阂和冲突,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互动。珍惜和保护本民族文明的独特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仰仗自己的独特文明而妄自尊大和自我封闭,而应在尊重其他文明独特发展权利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正是基于对世界文明的尊重和维护,基于对各国自主选择权利的尊重,中国决不可能走西方国家的霸权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尊重各个国家根据各自历史传统和实际国情独立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制度安排,这实际上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合法性支撑。
第二,该思想强调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在改革开放中实现自我发展。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实际上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显性表现,是过去的历史积累、现实的重点诉求、未来的发展倾向的集中表现。历史事实证明:面对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不应逆流而上,而应顺势而为,对世界大势的把握和时代潮流的顺应是获得发展的基本条件。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人类历史伴随着生产和交往的扩大逐渐走向世界历史。18世纪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世界历史的真正开端,资本主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3]正当西方国家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转入世界历史进程之际,中国却固守闭关锁国的政策,对正在发生的世界形势不以为意。拒绝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带来的后果是惨痛的,落后挨打的教训是深刻的。19世纪40年代的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国门,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则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发展大势,实施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长之旅,逐渐成长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充分印证了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正确性。当今世界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已是“世界历史”性的了,全球化成为世界历史展开的外在表现。尽管目前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即使这些国家拒斥全球化,客观上还是会以另一种形式参与到全球化中来,逆时代发展大势的挣扎注定是徒劳。习近平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4]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自我发展的强劲活力。
第三,该思想倡导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由中国发起,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这一中国方案应全球治理的需要产生,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现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同处一个地球村的世界各国已在事实上真正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球经济联系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难以控制的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传播迅速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依然猖狂的恐怖主义威胁等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应对,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脱离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下独立处理全球性风险,或者独善其身。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着丰厚的理论依据,一方面,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渊源。“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15]世界历史的最终走向是共产主义社会,即“自由人联合体”的建立,这是一个交往普遍发展的共同体,是一个每个人都能够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同体。今天,随着世界历史的不断展开,具有世界性的普遍联系和交往正在形成,这是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共同体思想,集中表现在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天下观”与和而不同、和为贵的“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上。“天下观”与“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从实践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该思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实现了统筹兼顾的系统性与突出问题的针对性的统一。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该思想的生成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该思想通过对实践矛盾的把握和化解不断实现自身理论内蕴的丰富,借助问题域开拓与问题解决之间的张力得以开放性地发展。马克思曾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6]每个时代都有各自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时代进步就发生在对时代问题的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和科学解决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即问题的逻辑性结构。换个角度言,问题总是一定时代的问题,时代性是问题的本质特性。正如列宁所强调:“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7]因此,该思想强烈的问题意识,自然也映射着时代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然会面临新的时代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时代问题进行了充分挖掘,既有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系统性的整体谋划,也有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突出问题的解决策略,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统筹兼顾的系统性强调的是系统思维,该思维涉及系统与要素、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等多方面的相互关系,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由于该思维用综合性的眼光看待纷繁复杂的事物,避免了对事物细节的还原,有利于人们从整体上把握复杂事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统筹兼顾的系统思维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上。该布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领域,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为奋斗目标,从战略高度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整体规划。
作为统筹兼顾的系统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不是五个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其功能的发挥也不是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组合。该总体布局是五个组成部分的有机结合,具有不同于单个组成部分的新规定性,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该总体布局。一则,要坚持系统原则,将总体布局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要明确总体布局的各个组成要素,并将所有组成要素都涵盖到系统之中,尤其要注意一些隐性要素。隐性要素看似不重要,但却会对事物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比如,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心理因素比较隐匿,但如果文化心理有偏差,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都会对正常的文化建设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二则,要坚持整体原则,将总体布局视为一个认识整体,站在整体之外加以审视。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深入其中”,才能把握住总体布局的实质。只有坚持整体原则,才能找到一条贯穿整体的认识主线,形成对总体布局全面而立体的认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注重统筹兼顾的系统性,而且在此基础上突出了问题针对性。所谓问题实际上是实践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意识,实际上是坚持矛盾分析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坚持和运用。矛盾分析法内涵丰富,承认矛盾普遍性,把握矛盾特殊性;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习近平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18]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承认矛盾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问题导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深入的推动力,因此,要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的钥匙。同时,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要求具体工作实践的开展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只力求全面,却不提炼重点,或只强调重点,却不顾及全局,都会使具体工作实践陷入片面。因此,要注意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善于抓关键抓重点,以重点问题的解决作为整体推进的突破口,在整体推进中进行重点问题的解决。
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运用就表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提供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要紧紧抓住主要矛盾这个“牛鼻子”,有的放矢地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体到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比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依法治国任务繁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严峻,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问题困扰人民生产生活,党的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等。同时,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总体而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并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理论创新,强烈的问题意识成为其闪亮的理论特色。
从价值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涵着赤诚的人民情怀。该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而该价值立场则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来体现,达到了目的和手段的高度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以人民为中心。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党执政本身不是目的,政党执政恰恰是为了消灭执政党自身,其目的指向是人的解放。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均基于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价值立场,正是围绕人民这一中心,中国共产党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才得以展开。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0]但是强调党的领导不是目的,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谋求人民幸福,激发人民创造力等人的目标指向才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在诉求。可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具有内在契合性。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高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
第一,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决定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的确证。人民群众何以成为历史的主体?一切人类历史的前提是能够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现实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从这里出发,来阐释“历史的人民性”,把握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1]即人类创造历史以人类的存在为前提,而人类要存在,就必须满足肉体能够存在的基本需要,这就决定了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第一性,而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只能是广大人民群众。从这个角度看,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创造者。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主导下,也成为人类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
第二,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人类解放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和根本性的聚焦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指归。以人民为中心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诉求在新时代的中国表达。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要经历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自由个性形成三个阶段。而人类解放是一个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循序渐进的实现过程。因此,人类解放意味着要把人类从对物的依赖中、对商品的崇拜中解放出来;把人类从对人的依赖中、对统治阶级的服从中解放出来。即全人类要从盲目的自然力、异化的社会关系、落后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从而使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重新回到人自身,这是一个“人成为人”的过程(第一个人是片面的人,第二个人是全面的人)。全人类的解放意味着人类要挣脱旧式分工的束缚,要摆脱片面的发展状态,要打碎各种精神枷锁的镣铐,能够自由地创造适合自身发展的精神。而人类彻底解放以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为依托,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为标志。
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一方面,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要“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22]正是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正是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是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无论是经济领域的激发人民创造力搞建设,还是政治领域的人民民主的充分发展,抑或是社会领域对大众创新创业的鼓励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人民作为历史发展的目标指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的享有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要“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把握,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定了调子,即聚焦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3]中国共产党着力解决人民最为关切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环境等社会民生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将“为了人民”一以贯之。
至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的理论特色依次呈现: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世界视野、强烈的问题意识、赤诚的人民情怀。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该思想理论特色的分别阐明并不是对其理论特色整体性的否定,该思想的四个理论特色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总体而言,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该思想始终的价值立场,赤诚的人民情怀是该思想的本质特色,从整体上统摄了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世界视野、强烈的问题意识。具体而言,深邃的历史眼光在反思历史和立足现实的基础上展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宽广的世界视野源于人的发展的开放性以及世界历史的不断展开,人的普遍交往是其核心内容;强烈的问题意识所涉及的问题说到底是关于人的发展的问题。显然,人的发展是该思想的主题,赤诚的人民情怀是该思想的本质特色。同时,各理论特色之间也有着紧密关联。时空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了该思想的历史眼光和世界视野具有不可割裂性。世界上不存在脱离时空运动的事物,没有历史眼光和世界视野,该思想的生成和发展便无所依凭;没有问题意识,该思想就失去了现实针对性,没有了实质内容;没有人民指向,该思想就丧失了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主题和主体都无从谈起。因为有纵观古今的历史眼光和横跨全球的世界视野,该思想面向的问题才更为全面和聚焦,人民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才会被充分唤醒;也正是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赤诚的人民情怀,使得面向未来的目标更为明晰,走向世界的步伐更为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