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继文 王 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一系列伟大历史性变革,创造了辉煌成就。从实践上说,70年的辉煌历史,就是探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历史。党在领导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长期奋斗中,一直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探索过程分几个阶段,却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生动展现了新中国历史前进的规律。本文联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从理论和现实结合上论述这条道路的生成逻辑和鲜明特色。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悲惨命运,几代仁人志士不懈寻找社会变革道路,曾尝试过多种方案,都失败了。这说明“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发动人民进行彻底革命,推翻强大的内外敌人,实现民族独立以及人民解放。毛泽东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科学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和前途。他指出,中国革命是新式的民主革命,既不能走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也不走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而要分两步走,即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然后实现国家现代化。这是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独创性贡献。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党带领人民开创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到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毛泽东和党中央探索如何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带领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中,先后形成两种发展思路。起初设想在较长时间内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实现工业化,再向社会主义过渡;1952年秋后提出从现在开始就向社会主义过渡,1956年实现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历史变革。
新中国成立是中华民族复兴历史上的里程碑,这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已经完成,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开始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奋斗。早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就筹划新社会的建设道路,确定继续实行新民主主义政策,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毛泽东在全会上阐发了新中国将实行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主要方针政策,指出了先实现工业化,再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方向和步骤。因为当时中国经济落后,现代工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0%左右,需要经过较长阶段的发展,才具备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49年3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定了新中国的国体、政体,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民族和外交等领域的基本纲领和政策,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提供了原则遵循。其中,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2]在政协会议期间,有人提出要多少年以后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说:“大概二三十年吧。”[3]在这前后,在党内一些场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都表达过类似想法。可见,首先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将来经济文化条件成熟时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中国发展道路的最初构想。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秋,党领导人民贯彻落实《共同纲领》,有计划地进行新民主主义伟大变革和建设。这主要包括建立和建设新政权,抗美援朝,剥夺官僚资本,实行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开展其他方面的社会改革,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在1951年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总体设想。[4]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贸易流通等行业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6%,比解放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3%,其中工业总产值较1949年增长145.1%,农业总产值增长48.4%。[5]在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同时,社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在五种经济成分中,国营经济处于优先增长地位,国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4.2%上升到1952年的52.8%,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7%上升到了27.7%。[6]这为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
1952年秋以后,毛泽东和党中央提出不是10年以后才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从现在就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10年到15年基本上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后来正式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精神是“一化三改造”或“一体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造”是两翼,二者一并部署、相互促进,前者是发展生产力,后者是变革生产关系。这一总路线的提出,意味着毛泽东和党中央改变了原先长期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指导思想,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国家发展和建设道路的重大转变。原来设想先充分发挥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性,集中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将来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现在是将实现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个重大转变有客观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力量相对强大,成为对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依靠力量;我们在发展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对它们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后,新的建设任务提上日程,需要加快发展工业,并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进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在执行新民主主义政策过程中,在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等领域,出现了公与私、计划与市场、国家与私人企业之间的矛盾,在农村产生了局部分化乃至两极分化,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主观原因是,原来认为新民主主义与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先后两个阶段,后来认为发展新民主主义就是走向社会主义;当时党内存在担心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倾向,主张趁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总的说,在新的条件下执行新民主主义政策,出现了新情况和新矛盾,积累了新经验,党中央适时改变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略步骤。
1953年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向“一化三改造”。就“一化”来说,这年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掀起大规模、有计划的建设高潮。“一五”计划的主要建设任务是经济建设,尤其是重工业建设,在苏联帮助下兴建156个大型工业化项目,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教育事业。到1956年底,“一五”计划规定的主要指标大多数提前完成,各项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建设的基础。从1953年到1956年,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9.6%,超过了“一五”计划规定的14.7%的速度。[8]1956年中国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和第一辆蒸汽机车。[9]这一年,我国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在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国的道路上迈出了转折性的一步。[10]从“三改造”来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就有计划地稳步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开始改造从实际出发,加强领导,坚持引导教育和自愿相结合,循序渐进。农业、手工业的改造主要采用合作社形式,引导个体劳动者走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则通过公私合营等形式,逐步将其纳入到社会主义经济体系。1955年8月以后,社会主义改造加速进行,出现了变革过急过快,不尊重自愿甚至强制命令等情况。1956年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87.8%;参加合作社的手工业人员占全体手工业人员的91.7%;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被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商业的轨道。[11]原计划几个五年计划完成的三大改造,几年时间就完成了,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作出的历史选择,然而这是十分艰难的任务。在中国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和新民主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创造性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在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安定、人民支持的情况下,使几亿人民进入社会主义。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场伟大变革、一个伟大里程碑,使后来中国的发展有了根本方向和制度基础。但那时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初步的,受苏联模式影响较深,主要从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方面理解社会主义,以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就是消灭私有制。因此,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以苏联为榜样,存在着所有制变革过急、公有制形式单一、脱离生产力发展要求,重工业过重、计划太死、忽视经济规律等弊病。这就决定了今后探索中国特色建设道路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从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动前夕,是党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10年。这10年的曲折探索既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也遭受重大挫折、留下了严重教训。探索中有两种思想倾向,一种是正确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思想,另一种是错误的、脱离中国实际的思想。无论是成功还是受挫折,这个阶段的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2]
1956年春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从此到1957年春夏整风运动的一年多时间,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敏锐发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思想,并进行改革尝试。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党的“八大”精神和《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文献中。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左”的思想抬头,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出现偏颇,夸大阶级斗争形势。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发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中国国情和人民意愿,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从1958年11月到1959年7月,毛泽东和党中央接受教训,纠正“左”的思想,调整政策,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所有制、分配、计划体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正确思想。但1959年8月庐山会议之后,在党内又错误掀起“反右倾”斗争,打断了纠“左”进程,导致“大跃进”之风再度刮起,使国家建设陷入极度困难。毛泽东在《十年总结》等文章和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作风,纠正工作错误。从1960年下半年起,党和国家采取调整措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初党的七千人大会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纠正错误,贯彻经济调整和改革的方针政策。在此后的几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态势良好,城乡政策符合实际,人民生活有一定改善。但在这期间,毛泽东对我国阶级和阶级矛盾的判断越来越脱离实际,越来越夸大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1966年他错误地发动“文化大革命”,对我国建设道路的探索被迫中断。
这10年的初步探索形成了下列重要思想和实践成果。
第一,明确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成功的根本经验。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之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上下功夫,走出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他明确说:“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13]在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实现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14]虽然毛泽东没有成功实现“第二次结合”,但他这方面的丰富思想为我们后来的探索指明了根本原则。
第二,明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初步规划了我国现代化的蓝图和发展步骤。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指出在将来实现工业化,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6月,他提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15]他也称这是“我们的总任务”。[16]1955年3月,他指出用几个五年计划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用50年时间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17]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认识到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国家应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向科技进军,进行经济和科技战线上的革命。他提出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发展。1964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18]当时毛泽东和党中央规划的现代化蓝图主要是“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还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现代化。
第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理论,为以改革形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关于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大量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论述,苏联在这方面没有成功经验。毛泽东深刻认识到,处理好这些矛盾需要采取统筹兼顾方法,妥善处理影响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若干重大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可贵的是,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首创性提出并阐发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以及两类矛盾理论,初步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特点和解决原则,为社会主义改革找到了理论依据。他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与剥削制度下的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它是在基本适应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由基本矛盾所决定,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他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类是敌我矛盾,另一类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方法解决,并提出了处理两类矛盾的原则和方针。这些创新思想实际上初步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依靠改革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规律,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有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第四,确定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建设方针。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思考,独立确定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建设,坚决捍卫国家独立和安全。这是毛泽东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针。新中国在处理与西方国家、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立场,与世界各国开展平等互利的经济文化交往。在此基础上,毛泽东主张争取外援,学习外国对我们有益的经验。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19]后来,他提出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思想,强调独立自主搞建设,学习借鉴外国的经验教训。这是今天我们独立走本国建设道路,同时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发端。
第五,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建设思想或设想,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提供了宝贵启示。例如,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20]关于经济建设,他提出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发展经济的观点,制定了“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的发展战略,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与商业,他提出“要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法则,作为有用的工具,为社会主义服务”。[21]在政治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22]在文化建设方面,毛泽东提出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由上可见,这个阶段的初步探索所提出的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建设途径和方针、正确思想观点,不仅在当时有创新意义和指导价值,而且是后来党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源头。探索中的失误和错误,主要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特殊性缺乏足够认识,急于求成,理论和政策脱离实际,积极的探索成果没有坚持下来,错误思想倾向占了上风。这方面的教训也成为后来探索的有益借鉴。
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着力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成功开辟并不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汲取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实行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创立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基本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新型工业化战略等创新战略,主动参与全球化,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全面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内涵。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此予以丰富和发展。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3]
这一阶段,党带领人民探索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重要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24]在这前后,我们党吸取历史上超越阶段搞建设的教训,认识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书本,也不能照搬外国模式。1987年8月,邓小平指出:“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25]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系统阐发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奠定了改革开放的立论基础。后来,党的十五大坚持和发展十三大的精神,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有一些新认识。着眼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需要,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是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经验、总依据。
第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分阶段、按步骤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强调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逐步提出从80年代初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三大正式概括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零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6]当时看,这个战略既是雄心壮志,又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既把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突出位置,还参照了国际标准。1997年党的十五大鉴于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对第三步作出新的谋划,提出了新的“三步走”战略:“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〇〇〇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27]这个新规划对“三步走”战略的创新是,对本世纪头20年的发展分两个阶段作了战略安排。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为党和国家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三,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质内涵和目标。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高度文明包括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高度民主是指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蕴含着“三位一体”的含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表达了“三位一体”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开始突出和谐社会建设,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发展为“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以后,党中央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概括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坚持这样的总体布局,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和进步的社会,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
第四,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兴国之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立国之本,以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使这三者有机统一于当代中国伟大实践。这既是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点。牢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增强我国综合实力的基础,也是保持国家稳定和改革的前提。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强大动力。通过持续改革开放,我们大力推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破除了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他落后体制的束缚,建立起富有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具体体制。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关键,也是国家长期快速发展并保持稳定的关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国家稳定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的先决条件。
第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对内走科学发展道路,对外走和平发展道路。我们坚定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依靠本国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改革健全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发挥各方面优势。我国走科学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原则,实行先富带后富战略、新型工业化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发展。同时,我国坚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参与全球发展,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方式发展自己,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我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与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机遇和挑战,利用人类文明成果,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坚持这样的发展道路,使我们能够集中力量发展自己,还能够推动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
总起来说,在这个阶段探索中,党对中国国情及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在中国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动力、途径等重要问题有了更清醒的把握。这样,就在改革开放中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这是对苏联模式的超越,也是对毛泽东探索阶段的超越,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坚定自信地走中国道路,适应新形势下国内外条件变化,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使中华民族快步走向强盛,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化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之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这一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化和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发展所处新的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出了科学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庄严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阐述了“新时代”的主要依据、重大意义、基本内涵、社会主要矛盾和目标任务。“新时代”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基本国情的总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的深化。上世纪80年代我们党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我国基本国情,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党的基本路线纲领,纠正了长期盛行的“左”的思想,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经过几十年改革和发展,我国基本国情发生显著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呈现出新特征。“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28]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适时以“新时代”概括我国发展的新阶段、新方位,并明确提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相应提出新的工作要求,使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奋进具有了新的客观依据。
第二,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贯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长远战略作出新部署。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思想,深刻系统阐发了中国梦的历史发展、主要内涵、实现路径和重大意义等丰富内容,指明了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为了实现这个总任务,大会对新时代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新部署。这就是,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分两个阶段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9]“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版,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30]这个新部署在实现现代化的步骤、时限、现代化的内涵等方面,对此前的两个“三步走”战略有新的发展,使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更加明晰。
第三,更加突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强调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标志。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得到空前加强。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31]他强调将党的自我革命与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相结合,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和旺盛战斗力,经受住“四种考验”“四种风险”,更加坚强有力、更有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党的各项建设提出了新标准。以“四个伟大”为统领,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相结合,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是新时代的重要标识和坚强政治定力。
第四,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布局,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这主要是指,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新时代中国发展有更高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公平、更可持续。贯彻新发展理念,将使我们更加明确我国发展的方向、动力、条件和着力点等,为实现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思想依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着重解决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比如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政治建设的重点是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且使这几个方面相互配合、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为了破解我国改革发展难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聚焦完善党和国家制度,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各个领域所采取的创新措施,尤其是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治化。以上几个方面相互渗透、有机配合,提升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内涵和水平。
第五,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改革发展注入新动力。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促进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进入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党中央深入研究国内外发展环境新变化,审视对外开放新机遇,确立对外开放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32]近年来,我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构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稳步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参与区域性、全球性战略合作,倡导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促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对外开放的新举措。这些新举措为我国经济新一轮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彰显了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宽广的世界视野。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新中国70年来,党和人民探索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已经经历了几个阶段,尽管期间有曲折和转折,但这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这个伟大事业具有统一的指导思想、理想目标、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发展动力等,在探索中步步前进,前面的探索是基础,后面的探索是深化。因此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乃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和探索的根本成就,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必由之路。党带领人民先后选择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历史的选择、实践的结论,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具有巨大优势,有助于国家兴旺发达。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将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