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履行好民政兜底保障职责

2019-01-26 17:21本刊编辑部
中国民政 2019年3期
关键词:底线贫困人口救助

□ 本刊编辑部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

决胜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是补齐脱贫攻坚的短板,对贫困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对贫困群众实施精准脱贫,使他们一个不丢、一户不落。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人员特别是特困人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社会救助作为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基本制度,在这场规模空前的伟大战役中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各级民政部门要坚决落实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民政部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和有关政策,特别对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深刻剖析,扎实整改,努力将问题再聚焦,资源再整合,底线再织牢,瞄准兜住、兜准、兜实、兜牢的目标,切实履行好兜底保障职责。

按标施保,兜住收入水平。低保标准不仅影响到保障水平的高低,而且决定着政策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科学制定低保标准,进一步完善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使之与扶贫开发相衔接,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确保以县为单位的农村低保标准始终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实施分类施保,加大对重点保障对象的保障力度,确保整体保障水平得到提高。

完善认定办法,兜准救助对象。进一步实行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以“收入”为基础,适当考虑“支出”,兼顾“劳动能力”,健全低保对象认定方法,完善低保审核审批程序,将未脱贫的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核算收入时允许扣减重病、重残等家庭刚性支出,实行救助渐退等,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获得稳定可靠的社会救助,实现“应保尽保”。

强化综合救助,兜实保障待遇。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加强和拓展特困人员的救助服务,强化对特困人员的兜底保障。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认定,科学制定救助供养标准,加强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管理服务,稳步提高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落实好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逐步将救助服务拓展到低保、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使更多困难群众在得到物质帮助的同时,能够得到相应的社会救助服务,确保实现“应救尽救、应养尽养”。全面落实“分级审批”“先行救助”等政策规定,稳步提高临时救助水平,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效能。切实解决城乡群众遭遇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强化临时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作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返贫人口纳入救助范围。

健全监管机制,兜牢保障底线。继续推动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活动向纵深开展,坚决查处农村低保工作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对违法违规案件,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严查严处一起,确保农村低保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监督管理常态机制,加强规范管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发挥最大的制度效能。

社会救助作为现代社会保障的重要基石,是国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底线公平的制度安排,也是脱贫攻坚的最后一道防线。应当看到,贫困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社会救助虽然帮助依靠自身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他们本身仍是社会经济状况相对贫困的群体。而且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会产生新的贫困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会是一场“持久战”,民政部门责无旁贷,使命光荣。应当在标准制定、人群识别、家庭经济核对和精准施保等方面进行长期的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好社会救助的制度功能。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昂扬的精神状态,努力做好新时代的社会救助工作。

联系:cgeditor@yeah.net

猜你喜欢
底线贫困人口救助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真相与底线
隐形贫困人口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救助小猫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