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经济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

2019-01-26 16:52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陈云经济

□ 杨 帆

陈云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思想和实践有鲜明的中国特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思想是核心组成部分,体现在陈云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决策中,尤其在粉碎“四人帮”后连续六次的经济周期调整的经验教训,进一步验证了陈云经济思想的科学性。陈云同志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退出了对经济的直接领导,但仍在影响着其后的中央经济决策。陈云经济思想不仅具有思想史意义,且对中国目前和未来具有实际意义。

一、粉碎“四人帮”以后陈云同志主持调整第一次经济周期(1978—1982)

1、经济上的冒进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宣布结束“文化大革命”, 改变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全党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但“左倾”路线没有完全结束,在政治上仍坚持“两个凡是”,在经济上还在冒进。

1978年7-9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国务院务虚会提出要组织国民经济“新的大跃进”,想依靠进口和外债搞四个现代化,启动了打倒“四人帮”以后第一个经济周期。1976年经济增长率为负增长1.6%,1977年上升为7.6%, 为正常的恢复,1978年11.7%,开始出现投资过热,消费支出增加,财政赤字,国民收入超分配。比例失调没有缩小,反而扩大。

工农业比例失调。1978年粮食总产量超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100斤,因人口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只略高于1957年。1976到1978年净进口粮食265亿斤,消耗粮食库存几十亿斤。

轻重工业比例失调,1978年重工业投资55.7%,轻工业只有5.7%,还低于一五计划时期5.9%的水平。

积累和消费比例失调。消费基金增长缓慢改善,积累基金占国民收入比重反而提高,1976年为31%,1978年为36.5%,大大高于“一五”24%的平均水平,人民生活难有大的改善。

2、经济进入调整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左”倾路线,决定改革开放。陈云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负责财经工作。他力排众议,主张进行调整。

他在1979年3月致信中央说,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钢铁不仅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基建周期长,不仅要制定5-7年计划,而且要制定到2000年的计划。使用外债必须充分考虑还本付息的支付能力,考虑国内投资能力,做到基本上循序进行。

在1979年3月21日政治局会议上陈云做系统发言指出:第一、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9亿人口80%在农村。革命胜利30年了,还有要饭的,需要改善生活,我们是在这种情况下搞四个现代化的。第二、人口多要提高生活水平不容易,搞现代化,用人少就业难,我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搞四化搞建设,必须把农业考虑进去。所谓按比例,最主要的就是按这个比例,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第三,按比例发展就是最快的速度。过去说指标上去是马克思主义,指标下来是修正主义,这个说法不对。单纯突出钢的做法是不能持久的,钢太突出, 就挤了别的事业。第四,要有两三年调整时间,最好三年才能把各方面比例失调大体上调整过来。

陈云进一步指出:比例失调相当严重,大的基本建设项目大约1700多个,小的几万个,赶快下决心。搞不了的,关掉一批就是了,搞起来没有动力、没有原料材,这就是白搞。 地方工业、社办工业如果从大工业争原料、争电力,也要停下来。当然,我们国家先进的企业、落后的企业并存的局面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否则容纳不了那么多就业人员。

陈云说,进行这次经济调整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按比例,城镇工业、社办工业各方面大体安全下来。2000年钢产量定多少合适?到2000年还有21年,达到8000万吨就不错。要把重点放在质量品种上,真正把指定品种搞上去也是很大成绩。[1](P1473)

对于引进外资,陈云提醒人们:只看到可以借款,只看到别的国家发展快,没有看到本国的情况,这是缺点。外国技术一定要充分利用,只不过要把时间延长一点。要把增加外汇收入来源看作很重要的题目,外国人说我们支付能力差,的确差,光靠农产品出口数量不大,要多找门路,补偿贸易,合作生产,加工,订货都可以搞。

3、陈云直接领导三年经济调整

1979年3月,中央中央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八字调整方针,三年完成。在1980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从14个方面论述了经济调整的目的和手段。他指出:利用外资和引进新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不过要头脑清醒;经济形势不确定可引起政治形势不稳;要改革但步子要稳。问题复杂不能要求过急。我们这次调整是清醒的,健康的调整。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是必要的,并不是多此一举。

陈云着重谈了压缩基本建设:计划提出明年基建投资是250亿元,财政部提出170亿元,不管哪个数字都比1978年的450亿元、1979年的360元减少了。基本建设战线太长是一个老问题,必须是没有赤字的。在财政平衡基础上,看能提出多少钱用于基本建设,反对借过多外债来填补基本建设赤字。

可不可以用发票子的办法来弥补基本建设投资赤字?陈云说:绝不能这样做,这样将无以为继。基本建设年年赤字是不行的,到一定时候就会爆炸。

有人提出,有一点赤字和通货膨胀并不可怕。陈云说,如果说今年搞生产,下半年明年就见效,不可怕。基本建设是长期投资,搞赤字我是有点怕。通货膨胀,我们历史上有过痛苦教训,生产量增长了,增加的货币是正常增加,否则就是通货膨胀。

当时全党全国人民热切期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大多数人头脑不清醒,进行调整难度很大,1980年经济继续过热。1980年12月邓小平讲话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云同志负责财经工作,提出了调整方针,去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对此做出了决定。但因全党认识很不一致,也很不深刻,所以执行得很不得力。”[2](P354)

中央决定进一步调整,1981年经济增长率降低到5.2%。这次经济周期共5年,经济增长上升2年下降3年,波动幅度6.5个百分点。多亏陈云力排众议,及时制止了经济进一步过热。1981年12月政府工作报告做出总结:自中共中央1980年12月做出进一步调整国民经济的重大决策后,短短一年取得显著成效。财政赤字1979年170亿元,1980年127亿元,1981年进一步降低到27亿元,财政信贷基本平衡。整个经济形势比预想的好,我国国民经济开始走上稳步发展的轨道。

二、 20世纪80、90年代的宏观调控对陈云经济思想的验证

(一) 20世纪80、90年代四次经济周期

1、第一次经济周期(1982~1986年)。三年经济调整成功,为经济顺利发展奠定了基础。1982年经济增长率9.1%,1983年10.9%,1984年15.2%。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1985年又增长13.5%。1986年3月“七五”计划决定两年调整,第一季度工业生产回落,地方政府认为有经济滑坡危险,强烈要求放松银根。1985—1986年宏观调控无法到位,1986年增长8.8%。这次经济周期共5年,经济增长上升3年下降2年,波动幅度6.4个百分点。

2、第二次经济周期(1987~1990年)。1987年经济增长率为11.6%,1988年11.3%,预算外投资膨胀无法控制。1988年9月抢购风以后,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以后两年改革建设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但1989年出现政治动荡,宏观调控不能有效贯彻。直到1989年11月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三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

1989年经济增长率降至4.1%,1990年3.8%。这次周期共4年,波动幅度7.8个百分点;上升1年下降3年。这是80年代10年三次调整的总结果,最终是以政治、人事、经济、法律手段的综合使用,终于结束了10年来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经济过热与通货膨胀,但必然导致经济过度紧缩。

3、第三次经济周期(1991—1996年)。1991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9.2%,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1992年初小平南巡讲话,在“发展是硬道理”口号下,地方政府突破了几乎所有经济控制。投资饥渴、急于求成、层层追求高速度再次出现。1992年经济增长14.2%,物价上升5.4%,1993年经济增长13.8%,物价上升13%,投资消费双膨胀,煤电油运原材料供给紧张,金融秩序混乱,人民币黑市汇率贬值到1:11,如果再不控制,3个月内滑落到1:15,已有预期。

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16条措施,朱熔基副总理兼任人民银行行长,以整顿金融秩序为重点治理通货膨胀,打击北海房地产泡沫。紧缩调控政策在1994年下半年曾发生动摇,但最终得以坚持。1993~1996年,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回落1个百分点,1996年为9.6%,这次经济周期历时6年,前半期由于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而超强增长,后半期采取“软着陆”,因此时间较长,波动幅度 4.6个百分点。

人民币在1994年以并轨为名一次贬值50%以上,促进了出口。存款利率提高到11%,3年保值补贴率达到20%,国内通货膨胀受到有效控制,物价在1996年回落到6.1%。

4、第四次经济周期(1996—2000年)。1997年突然爆发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国际投机资本集中冲击香港,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支持港币和港股,对国内经济形成紧缩效应。此时对于199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质疑才烟消云散。多亏我们提前紧缩,在突然遭受外部冲击时,政府有较大政策空间进行干预。

1997--1999年经济增长率下滑,为8.8%、7.8%、7.1%,从1993年算起,连续下滑了7年。前4年是主动调整,后3年是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改革深化到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层面,也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于是,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发行6000亿国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深化住宅改革,刺激房地产业发展。2000年经济增长率回升到8%,2001年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又下降到7.3%。“七上八下”相对平稳,相对于世界经济仍是“一枝独秀”。1996~2001年经济周期6年,波动幅度小于80年代。

(二)20世纪80年代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成就巨大,但宏观调控不成熟。地方政府成为利益集团的经济冲动,成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阻力,这是新的问题。国务院新的领导人及其中青年经济学家,刚接受西方经济学,食洋不化,认为陈云思想保守,没有作为指导思想,致使1986年紧缩流产,1987年接受通货膨胀无害论,不懂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盲目宣传价格闯关,造成抢购风,以后出现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波动。上世纪90年代改革的深化与偏差引起社会不稳定,但宏观调控成功实现软着陆,坚决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经济波动性明显小于计划经济时期,也小于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

对比两个时期,可以得出的经验教训是:

1、党中央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是成功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效益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但在宏观调控方面有教训,认识长期不能统一,在地方政府强烈发展冲动下,中央调整力度不够,10年矛盾越积越多,最后在政治强控之下进行一次总的紧缩,又使经济增长率下降过度。

2、价格改革时期必须控制总需求。中国物价上升在1979-1985年主要是成本推动型,即价格改革和汇率贬值造成。1985年以后价格改革方针从“以调为主”变成“以放为主”,扩大市场调节。消费品价格在1985年上升6%,1986年8.8%,1987年6%,1988年7.3%,需求拉动因素越来越大。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会抵消价格改革的成果,造成“比价复归”,价格改革就没有止境了。

1986年后出现各种价格轮番上升,价格与工资轮番上升,物价上升与汇率贬值互相促进,人民币贬值提高了进口价格,以成本推动方式推动物价上升。投资,消费和出口同时增长,促使总需求全面扩张。

1990-1992年中央在政治强控的背景下,彻底压缩了总需求,经济增长率下降到4%,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禁止,不得不放开取消多种价格补贴,放开由市场调节,价格改革自动成功,正所谓“有意插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严格控制总需求以后,价格改革引起的成本提高不能向市场释放,不能转化成物价上升,而是转化为企业亏损。大家担心的3000亿居民存款成为抢购的“笼中猛虎”,后来增加到十几万亿,至今增加到百万亿,都没有再出过笼。90年代中国经济“软着陆”进行5年,亚洲金融危机又造成新紧缩,但许多实质性改革如国企、住房、教育、医疗改革,却在更加广泛的范围内展开了。

3、必须控制通货膨胀预期。1988年7月份物价上升19.3%,此时决策者犯的错误是: 没有控制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反而加大了“价格闯关”的宣传。

1988年5月19日,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朝鲜政府军事代表团时指出,中国的改革要“过五关斩六将”,物价改革虽然风险很大,但非搞不可,“要迎着风险、迎着困难上”。 5月24日会见外宾时谈到,当时的经济形势很好,具备了价格改革的条件。6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改革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评论员文章。7月1日《人民日报》说“只强调价格改革如何困难、要冒风险,这恐怕不太全面”,“应该正面大讲特讲:价格改革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对经济体制改革是个推进,而且会对政治体制改革产生积极影响,消除人们对价格改革的过分紧张心理。”“经济增长速度较高时,调整难度较小,成功把握较大。” 8月中旬政治局会议认为进行价格改革,“时机是有利的”,大张旗鼓宣传“长痛不如短痛”,甚至成立宣讲团,到处进行“改革再教育”。

1988年8月19日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价格闯关的消息。当天就出现抢购。有的人一下子买200公斤食盐,买500盒火柴,商店被抢购一空。银行发生挤兑,有的地方银行因不能及时支付,群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倒。大家误以为9月1日物价要全面放开,新一轮大涨价即将开始,在各大中城市掀起凶猛的抢购风潮。第一,波及面广,席卷全国城市和部分乡村。第二,50个大类500多种商品,从粮食食油、高档商品和便宜货均在抢购之列。第三,盲目性大。消费者不为消费为保值,不管品种牌号质量价格,连积压多年的残次商品一抢而空。第四,8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加13%。粮食增销30.9%。棉布增销41.2%,绸缎增销35.5%,洗衣机增销130%。电冰箱增销82.8%,电视机增销56%。第五,挤兑银行储蓄存款。8月份城乡储蓄存款减少26亿元。其中定期减少27.8亿元,活期增加1.7亿元。

面对全国性抢购与挤兑,8月30日国务院召开第20次常务会议,重提“稳定经济,深化改革”,确保明年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

4、陈云经济思想的长期意义。总结这次经济调整的重大教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重视陈云经济思想。改革10年以来的成就冲昏了大家的头脑。1985年理论界出现“适度通货膨胀无害论”,认为“陈云经济思想”是计划经济下的消极静态平衡。1988年通货膨胀率高达18.5%,中央政府没有全力控制总需求,却选择强行“价格闯关”,想毕其功于一役。这个决策经济学家都不同意,更没征求陈云的意见。

当时中国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凤毛麟角,刚知道“总需求,总供给”,并不知道“通货膨胀预期”这个概念,卢卡斯的“理性预期论”在1994年才传入中国。同时我们忽视了自己的建设经验。1982年11月25日,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陈云主张两个方面要加一点儿,一是把技术改造、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一起,通通列入国家计划,这才是完整的计划。二是加强教育科学事业。

陈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政府工作报告稿时,对报告稿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主张去掉政府工作报告草稿中有一段话,否则会引起人家猜测。这句话是:现在许多产品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又从市场供求关系严重脱节,价格体系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很多改革措施都难以奏效。

这实际上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预期,陈云在1982年就领悟并提出这问题,不能不令人钦佩。可惜在改革和发展一片大好形势下,大家忘记了陈云“头脑要清醒”的教导,更不记得“不要引起猜测”的建议,犯重大决策错误就难免了。

(三)20世纪90年代成功的宏观调控

1992年底邓小平南巡,终结了4年经济调整,形成改革开放新高潮,同时出现了经济全面过热。

1992年经济增长14.2%,物价上升5.4%,1993年经济增长13.8%,物价上升13%,1994年副总理朱熔基主导宏观调控,遭到投机资本及其代言人强烈反对。一批改革经济学家集体出面,批评朱熔基复辟计划经济,并提出“工资与物价挂钩论”,“经济与物价同步增长论”,说两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不可怕,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长才过瘾。左大培发表文章“经济学界也要反腐败”,本人刚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即支持左大培,彻底反驳“经济与物价同步增长论”,强调通货膨胀不能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超过自然增长率,物价会加速上升;控制通货膨胀时,经济增长率比物价降得更快,物价与经济不可能同步增长或者下降。

左大培引入“卢卡斯理性预期论”,进一步解释了这个问题:国家增加货币发行刺激经济会产生“货币幻觉”,企业家误以为价格上升是产品有销路,因此扩大生产。但生产很快过剩,再维持高增长就需要增发更多货币,数年后难以为继。此时生产下降,但物价却降不下来,是因为企业预期到生产资料价格上升,普遍采取“限产保价”。

针对有的经济学家主张学习拉丁美洲“工资与物价挂钩”。本人指出,中国大多数农民不拿工资,只能拿粮价挂钩。用“法制手段”加速物价螺旋上升,很快就变成恶性通货膨胀了。

由于理论上的成熟,中央政府没接受新自由主义误导,以“软着陆”方式以5年时间,终于把物价控制在6% ,经济增长率降低到7%。陈云一贯反对通货膨胀的思想,得到了贯彻。 80年代和90年代宏观调控的对比,证明了陈云经济思想的价值。

三、 陈云对国民经济进行长远规划

陈云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思考国民经济长远规划的许多重大问题。

1、赞成改革开放,也主张宏观调控。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提出著名的“鸟笼说”:在计划指导下搞活,不是离开计划指导。像鸟和笼子关系,捏在手里会死,让她飞,但只能让它在合适的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就飞跑了。[3](P320)

2、确定合适的积累率。陈云指出,历史上积累率过高,有时达到 43%。和邓小平商量以后,确定25% 这个杠杠。使人民生活继续改善,适当提高消费比重。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三年内控制在500亿元左右。工业生产每年增长百分之七、八或者百分之五、六。经济结构适当调整,发展农业轻工业,增强能源、交通和建筑业,要更大程度利用对外贸易。

3、提出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1981年9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陈云指出:从全局来看,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吃饭问题。吃饭当然可以吃得好一点,特别是现在要吃的。特别是现在吃的差一点儿的,总要慢慢的让他们吃的好一点,但吃得太好了也办不到。二是总得还要有钱拿来搞建设。不建设经济搞不上去,日子就这样过去了,那就会像小平同志讲的,我们在台上的人都要下台。根据当时实际情况,赞成经济增长率定在4%。假使第一年搞了以后。还有余力,我们还可以高一点儿。如我们工作做得不足,要补上去还比较容易,因为我们头脑是清醒的。[3](P264、P268、P306)

4、关心水资源。陈云说:涉及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必须考虑长期计划。像水的问题已摆到议事日程,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人民生活要用水。有些地区水资源很紧张,如天津,北京。有水资源的工厂也应节约用水。[3](P263)

陈云对南水北调工程十分关心,提倡把种种不同意见收集起来认真研究,避免各种片面性。1978年9月,陈云得知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已确定下来,非常高兴,给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写了一封信说:这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为吸取三门峡工程的教训,应专门召开几次有不同意见座谈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这是全面看问题的主要方法。陈云在1979年6月5日的批语说:我曾是热心于南水北调的,但必须按实际情况办事。这件事有关大局,让反对意见充分发表,并结合他们的意见,如地下水库等。在南水北调进行之前做到确有把握才好。

5、城市污染问题。陈云认为从长远来看,也应提上议事日程。上海有一位同志讲要根治苏州河,陈云说:苏州河的污染是帝国主义侵略留下来的,我当学徒时看见就是黑黑的水。现在马上就要改变过来,可不容易。这件事情要摆到日程上,逐步解决。[3](P263)

6、坚决实行计划生育。当时中国人口突破9 亿,关于计划生育的讨论越来越激烈。陈云谈到人口是爆炸性问题,将来不可收拾,他想了五条措施:第一大造舆论要做三五年的舆论,第二制定法令,第三加强避孕药物,第四,实行优待政策。如招工,首先要支持独生子女等。第五实行社会主义保险。有人提出:农村是养儿防老,人们最多接受:最好生一个,最多生两个的说法;不好做出只准生一个的硬性规定。陈云说:要再强硬些,明确规定只准一个。准备人家骂断子绝孙,不这样将来不得了。

1980年2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家庭婚姻和计划生育新风尚座谈会,一对夫妇最好生一个孩子,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战略任务。同年6月陈云写信给陈慕华说,我认为提倡只生一个孩子是目前第一位的工作,由此产生的一些问题属于第二位的问题。陈云1982年说:计划生育要列入国家长远规划,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为争取在20世纪末把人口控制在12亿内,国务院向人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9月25日中共中央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是一项关系到四个现代化速度和前途的重大措施。中央要求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各级干部一定要关心国家前途,对人民利益负责,对子孙后代幸福负责,透彻了解这一大事的意义和必要性,以身作则。

四、 对陈云几个重要思想的认识

(一)对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反思

陈云对于计划生育的判断出自于建国以后的人口爆炸,1949年4.5亿,1957年6亿,文革期间8亿,至90年代突破9亿,眼看就奔14亿去了,谁不害怕?当时多数专家也是这个意思,胡鞍钢在八十年代讲“三大人口高峰”,人口最高峰为20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4亿,过剩人口4亿,中国能养活的最佳人口是6亿,到8亿就很紧张,到10亿以上除非大规模进口,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

现在中国已达到这个规模,似乎问题没那么严重,这里肯定有些什么地方有误判,比如大跃进以后饿死人主要是“左”倾政策所致,并不是中国的资源不能养活这么多人。放开二胎晚了10年,计划生育委员会是不是受到陈云思想的影响,应实事求是说清楚。

真正严重的是:现在放开二胎了,年轻人却不愿意生了。真正的误判还不是忽视技术进步和国际交换,而是90后生育观的改变:生育意愿竟然大幅度降低。适龄夫妇怕生孩子,不愿为生孩子养孩子吃苦,不以孩子为乐,而以单身为乐,什么“养儿防老”,有了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不需要了。大城市养孩子成本畸高,除了暴富阶层,一般家庭也养不起两个孩子。几代人之后,中国人真要陷入老化,无可挽回,这是民族生存危机。这的确不能归咎于陈云,我们这些人也都七老八十的了,这么多年又有谁预料到了?

陈云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成为负责财经工作的最高领导人,他在1979年3月21日政治局会议上谈到成立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说:让他当主任有问题,一是体力上完全不行,二是经验还很有限,建国初期经济规模比现在小多了,现在这么大规模,这么复杂的情况我应付不了,不要把他说得这么好,也有很多反面教训,156项、三门峡是经他手的,是一次失败教训,要有自知之明。他只做最必要的工作,量力而行,为了四个现代化尽力而为。

这段话非常重要,陈云并不认为自己全知全能。实际上他的思想偏于求稳,如不把“保守主义”作为贬义词,说他的经济思想比较保守也是可以理解的。

独生子女的严重后果还需人口专家论证,我们能总结的是:世界上没有百分之百的先知先觉,绝对正确;伟大人物不可能事事正确,时时正确;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对立统一,正确决策过了一二十年可能过时,需要调整。如迷信权威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这才是陈云同志真正的思想。

基本国策出现重大失误,纠正起来很难,除去制度因素,应深刻反思认识论根源。历史教训有时会成为后代的包袱。战后德国吸取了恶性通货膨胀教训,一直保持稳健货币政策。 陈云主张四大平衡,也吸取了1949年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的教训。 三年困难时期大批饿死人,使我们总觉得人口是大包袱,吃饭问题难解决,可能是把计划生育极端化,变成独生子女政策的原因。而且把农村“养儿防老”的传统估计得过为严重,几乎没有改变的可能。才动员共产党员带头只生一个,强制堕胎结扎,的确不妥。陈云同志如在世,也不能同意这样做。

(二)关于治水与环境保护政策

陈云对于治水思路的谨慎态度,非常重要。他认为三门峡是个教训,其实后来的三峡争议更大。

治水思路,在中国以至于世界,都没有解决。第一是重视建大坝拦截,不重视挖水渠疏导;第二是重视存量,不重视流量;拦截会降低水流速度,从而减少了水的流量。

环境保护问题,在更加广泛的空间来看,是空气和水的循环速度问题,只要够快,就可以稀释污染;

南水北调,东线水量不足,中线流速不够,大西线因为地震不能贸然开工。因此,南水北调,很可能变成北水南调。中国应该考虑从西伯利亚调水。

中国粮食、耕地和水,应该多向西伯利亚着眼,在和美国关系日益恶化的阶段,中国更应如此。

陈云当年说要总结三门峡的教训,研究南水北调,重视反对意见,都是非常重要的思想。

(三)关于经济高速增长率的总调整

中国高速增长积累了许多矛盾,各方面不平衡。经济规模越大,对外开放度越高,货币发行越多,赤字和债务越多,风险越大。加上外部冲击空前严重,我们已面临“七大风险”,要求“六个稳定”,现在是依靠政府的强行管制,才保持稳定的。

中美贸易战是对中国经济的外部冲击。陈云指导下陕甘宁边区的边币与法币同时流通,应对贸易逆差等经验,就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成功经验。

目前货币超发、债务猛增、赤字财政、经济泡沫、产能过剩等问题,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要严重,而且是世界性问题,在陈云看来不能持久不管,否则要“爆炸”的。

关于形势判断。陈云一再强调“头脑要清醒”,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先要搞清“实事”,即中国实际情况。目前需要正确判断的是:中美国力对比,中国道路的特点,对外开放和美国作用,中国承受危机的能力,中美矛盾的发展趋势等。形势是越来越严峻。

人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错误判断形势,出现“左倾”冒进和重大决策失误。假话成风,人们不敢说真话,使错误长期不能纠正,直至酿成巨大损失。

陈云经济思想不仅具有经济思想史意义,且对中国目前和未来的经济决策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期望我们能从对陈云经济思想的深刻领悟中,在新的形势下,找到应付外部冲击和内部结构性矛盾的经济方法。

猜你喜欢
陈云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审计的关系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陈云:我党干部的楷模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拥抱新经济
陈云贵:你是泥土你是光